Workflow
QDII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只有不到2个月了,你的基金收益落在哪个区间?
搜狐财经· 2025-11-10 09:57
2025年只剩下不到两个月,大家的基金收益如何了?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31,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从基金业绩来看,今年以来,各类基金普遍取得正收益,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获得了29.97%、26.17%的平均收益率。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51031,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同时,降息周期下,海外地缘冲突叠加关税扰动导致避险情绪升温,黄金、白银、铜等大宗商品今年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行情,商品型基金今年收益率接近 40%,其他QDII基金涨幅也达到26.46%。 此外,采用"多资产+多策略"的FOF基金得益多元配置,取得了15.84%的平均收益率,成为历史表现最佳的年份之一。 根据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已累计新开2246万户,同比增长11%,A股投资者总数逼近2.5亿,意味着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A股投资 者。从这轮"开户潮"中,不难看出今年股市的火爆。 那么,今年A股今年表现到底怎么样?你的账户跟上市场涨幅了吗? 2025年A股港股可谓是"扬眉吐气",在AI算力和创新药两大景气赛道的支撑下,科技成长风格成为最大赢家,创业板、科创50、恒生科技涨势如虹, ...
大类资产与基金周报:海外权益市场回调,QDII基金下跌1.02%-20251109
太平洋证券· 2025-11-09 22:1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这是一份关于大类资产与基金市场表现的周度报告,主要描述了市场概况和基金业绩,并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测试与分析。报告内容集中于市场数据统计和业绩回顾[1][3][8][9][26][34][42][46][51][55]。 因此,本总结将不包含“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模型的回测效果”、“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及“因子的回测效果”等章节。
中信证券(600030):2026年度投资峰会速递:轻重并举彰显龙头本色
华泰证券· 2025-11-06 19:0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AH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1] - A股目标价为42.24元人民币,H股目标价为39.34港币 [5][7] 核心观点 - 公司龙头优势稳固,各业务持续向好,综合竞争力位居行业前列 [1] - 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深化,投资业务收入稳步增长,投行储备项目充足,国际业务持续发力 [1] 财富管理业务 - 25Q3末客户资产规模较年初快速提升 [2] - 持续丰富互认基金、QDII基金、QDLP基金、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产品体系 [2] - 未来将拓展一带一路、东盟市场、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资产配置机会 [2] 投资业务 - 25Q3单季度投资类收入126亿元,同比+26%,季度环比+23%,历史上仅次于11Q4单季度的128亿元 [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季度环比增长7%至7929亿元 [3] - OCI权益工具季度环比增长18%至1006亿元 [3] - 其他债权投资季度环比-32%至386亿元 [3] 投行业务 - 2025年1-10月境内股权融资业务承销金额2187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4] - 其中IPO承销金额126亿元,排名市场第二 [4] - 债券承销金额18308亿元,在证券公司中市占率达13.73%,为全市场承销额第一 [4] - 截至10月末,境内IPO排队项目共30余单,港股IPO递表项目数行业领先 [4] 国际业务 - 25H1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净利润贡献占比约21%,较24H1的16%进一步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15/355/391亿元的预测 [5] - 对应EPS为2.12/2.39/2.64元,2025年BPS为21.12元 [5] - 可比公司A/H股Wind一致预期2025E PB分别为1.3/0.9倍 [5] - 给予2025年2.0/1.7倍PB估值,维持目标价 [5]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757.01亿元,同比+18.67% [11] - 2025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14.62亿元,同比+44.96% [11] - 2025E ROE为10.38%,2027E提升至11.26% [11]
11.6犀牛财经早报:“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激发A股旅游行情 OpenAI首席财务官称尚不准备进行IPO
犀牛财经· 2025-11-06 09:37
基金限购多起来了 QDII和量化小盘齐"刹车" 多张基金"限购令"接踵而至。整体来看,近期基金限购再度增多,既有量化小盘基金因业绩突出吸引大 量申购,也有QDII基金因重仓海外热门科技股、净值涨幅明显而受到资金追捧。多家基金公司选择主 动限购,在控制资金流入节奏的同时,也体现出对长期业绩稳定性的重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关 注绩优基金限购时,需理性看待阶段性收益差异。特别是QDII产品,其净值波动与海外市场联动度较 高,投资周期应以中长期为主,避免追涨杀跌。(智通财经)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激发A股旅游行情 11月5日,A股旅游概念板块表现活跃。消息面上,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 安排的通知。记者注意到,2026年春节假期较2025年多出一天,达到9天,成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这 一变化迅速点燃了旅游市场"热效应",各大平台票务搜索量和春节出行热度显著攀升。业内普遍看好长 假效应。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有利于大家错 峰分散出行,节中出游群体预计也会增加。单日客流量会更平衡,旅客出游也较舒适。"(人民财讯) 商业银行密集推进不良资产转让 ...
中金财富:任命陈亮为董事长;多张基金“限购令”接踵而至,QDII和量化小盘齐“刹车”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09:16
中金财富高管任命 - 任命陈亮为公司董事长 任职日期自2025年11月3日起 [1] - 原董事长高涛于今年4月到龄退休 [1] - 陈亮现任中金公司董事长 此次兼任体现股东方对其管理能力的认可 [1] - 陈亮为券商行业资深人士 曾担任宏源证券副总经理 申万宏源集团总经理 中国银河证券董事长等重要职务 [1] 诚通证券管理层与人才建设 - 聘任席睿为公司总经理 填补原总经理离任近半年的空缺 [2] - 席睿为资深保荐代表人 拥有丰富投行一线和管理经验 [2] - 公司今年以来总经理 副总经理 董秘 合规总监等多个核心高管职位发生变动 [2] - 公司于10月下旬启动105人的大规模公开招聘 涉及投行总部 资产管理部等多个核心业务部门负责人岗位 [2] 基金产品限购动态 - 进入11月 多只基金发布限购令 QDII基金和量化小盘基金是限购重点 [3] - QDII基金因重仓海外热门科技股导致净值涨幅明显 吸引资金追捧 [3] - 量化小盘基金因业绩突出吸引大量申购 [3] - 基金公司主动限购以控制资金流入节奏 体现对长期业绩稳定性的重视 [3] 财达证券资本补充 - 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批复 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60亿元公司债券 [4] - 此次发债将显著增强公司资本实力 为业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4]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下发;多只新发基金“一日售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5:28
基金行业政策动态 -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已下发,包含69只指数的一类库和72只指数的二类库,并采取动态管理机制[1] QDII基金投资动向 - 在英伟达、微软、谷歌、三星密集投资AI医疗后,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QDII基金大幅增加美股仓位[2] - 前期表现落后的QDII基金业绩出现加速提升[2] 个人养老金基金表现 - 截至11月3日,有数据可查的28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17.45%[3] - 从各Y份额基金成立至今的收益率看,297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98%,其中4只产品涨幅超过50%[3] 新基金发行情况 - 鹏华启航量化选股和富国兴和混合两只新基金于11月4日上市后首日结束募集,实现“一日售罄”[4] - 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苏俊杰和范妍截至三季度末的管理规模均达到百亿元[4]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沪指涨0.23%,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1.03%[5] - 沪深两市成交额1.8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453亿元[5] 板块及ETF涨幅 - 电网设备、电池、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5] - 光伏相关ETF集体走强,光伏ETF龙头上涨5.59%,电网设备ETF上涨5.31%,科创新能源ETF上涨5.18%[6][7] 板块及ETF跌幅 - 保险、软件开发、半导体等少数板块回调[5] - 亚太精选ETF下跌3.56%,中韩半导体ETF下跌3.13%,多只日经ETF、软件ETF回调居前[7][8] 电网设备行业前景 - 电力供给端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特高压工程等项目增加电网设备用量[9] - 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对2025年电网投资建设给出高位续增的规模指引,预计全年电网投资持续增长[9] 新发基金信息 - 易方达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收益率[9] - 基金经理张泽峰管理多只指数型股票基金,包括易方达上证380ETF、易方达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等[10]
信用策略随笔:三季度理财“赎了”哪些基金?
天风证券· 2025-11-03 20:44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总规模环比增长至34.44万亿元,但资产配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大幅增持现金及银行存款等流动性资产,同时减持基金和权益类资产 [1][9] - 理财对基金的持仓整体小幅下降,但在内部结构上出现重大调整,主要减持短期纯债基金等品种,同时增持二级债基和商品型基金等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产品 [2][3][4] 三季度理财资产配置总览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理财产品投资资产规模达到34.44万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1.47万亿元,杠杆率约为106.7%,环比小幅下降 [1][9] - 资产配置以债券为主,占比40.4%,其次是现金及银行存款(27.5%)和同业存单(13.1%),基金占比为3.9%,权益类资产占比2.1% [1][9] - 环比变动显示,理财增持现金及银行存款1.29万亿元,增持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0.20万亿元,增持债券0.13万亿元 [1][15] - 理财减持权益类资产0.07万亿元,减持基金0.04万亿元,减持同业存单0.04万亿元,减持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0.02万亿元 [1][15] 理财持有基金的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理财持有的基金总规模约为1.34万亿元,较第二季度小幅下降约400亿元 [2][17] - 债券型基金是绝对主体,在理财持有的基金类资产中占比超过80%,货币市场基金占比不到10%,其他类型基金占比均低于5% [2][17] - 在债券型基金内部,中长期纯债基金、短期纯债基金和指数型债基的持有比例较大,分别约为35%、17%和15%,三者合计约占理财持有基金规模的三分之二 [2][17] - 据此估算,理财持有的债券型基金总规模约为1.0-1.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持仓约4000-5000亿元,短期纯债基金约2000-3000亿元,指数型债基约2000-2500亿元 [2][17] 理财持有基金的季度变动分析 - 第三季度理财主要减持短期纯债基金,重仓占比下降7.06个百分点,估算规模减少约1000亿元;减持中长期纯债基金,重仓占比下降2.35个百分点,估算规模减少约460亿元;减持指数型债基,重仓占比下降1.03个百分点,估算规模减少约200亿元 [3][18] - 第三季度理财主要增持二级债基,重仓占比上升4.81个百分点,估算规模增加约600亿元;增持商品型基金,重仓占比上升1.98个百分点,估算规模增加约260亿元;增持股票型基金,重仓占比上升1.49个百分点,估算规模增加约200亿元;增持QDII基金,重仓占比上升1.49个百分点,估算规模增加约200亿元 [4][19] - 分析基于理财前10大重仓资产,其中基金占比在3.3%-3.4%左右,而同期理财产品总投资资产中基金占比分别为4.2%(Q2)和3.9%(Q3),重仓资产变动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体趋势,但可能存在偏差 [4][19][20]
一线房价哭了!深圳下跌41%,香港租金连涨9个月,专家1句话说透核心道理
搜狐财经· 2025-11-02 15:36
楼市风云变幻,令人感慨万千。曾经被视为"硬通货"的一线城市房产,如今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寒流。然而,就在这片低迷之中,香港楼市却如一枝独秀, 逆势上扬,演绎着截然不同的景象。 事实上,海外市场也传来了一些积极信号。美国30年期房贷利率已降至6.19%,为一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加州9月份的成交量创下七个月来的新高,纽约 和芝加哥等地的房价也快速上涨,分别上涨了6.4%和6.2%,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不仅是富豪们在调整资产布局,普通投资者也在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投资策 略。一位亲戚和老周的读者都表示,他们过去将所有资金投入国内房产,在2021年未能及时出售,导致房价下跌损失惨重。如今,他们变得更加谨慎,开始 采用"4321模型"的配置方案:40%的资金投资国内的沪深300ETF和国债,30%投资纳斯达克100和欧洲斯托克50等海外基金,20%配置债券,剩余10%购买黄 金ETF。在2023年美股反弹时,他们的海外基金收益高达15%,弥补了国内资产下跌的损失,年度收益率也因此提高了4个百分点。 当前,明智的投资者正在采取以下策略:保留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产,但将其占总资产的比例控制在50%以下;配置一定比例的资金购买港股或美股 ...
公募基金单季度盈利首次突破2万亿元;次新主动权益基金积极建仓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5:12
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管理资产净值合计36.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QDII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为9106.21亿元、5.95万亿元、4.31万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4.21%、7.28%、3.64% [1] -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规模分别为7.2万亿元和14.67万亿元,环比分别减少0.09%和0.96% [1] 公募基金产品盈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单季度利润为2.0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行业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 [3] - 截至三季度末,行业年内累计盈利扩大至2.72万亿元 [3] - 权益类产品为盈利主力,三季度利润达1.84万亿元,占全行业盈利近九成,其中股票型基金单季度盈利超过1万亿元 [3] “固收+”基金及新发产品动态 - 2025年以来“固收+”基金(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合计首发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有产品首发规模突破50亿元 [2] - 多只二级债基产品首发规模显著,富国稳健添荣突破35亿元,天弘稳利回报超20亿元,国泰稳健添利和财通资管鸿曜90天持有首发规模均超10亿元 [2] 主动权益基金建仓与业绩 - 可统计的111只首次披露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7.65%,属中性偏上水平 [4] - 前海开源研究驱动(崔宸龙管理)于2025年6月初成立,截至10月28日收益率超46%,三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0.24% [4] - 嘉实成长共赢(李涛管理)于2025年6月中下旬成立,截至10月28日收益率近47%,三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2.55%,增持AI算力芯片和光通信等领域 [4] 基金经理持仓动向 - 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和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于三季度末新进成为灿芯股份第四和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174.58万股和122.28万股 [5] - 灿芯股份是一家提供一站式定制芯片及IP的高新技术企业 [5] 股票市场及ETF表现 - 2025年10月30日,沪指跌0.73%,深成指跌1.16%,创业板指跌1.84%,沪深两市成交额2.4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656亿元 [7] - 能源金属、钢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游戏、电源设备、煤炭等板块回调居前 [7] - 稀有金属相关ETF集体走强,最高涨2.77%,游戏相关ETF则进入跌幅榜前列 [8]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6.74万亿元新高点
证券日报· 2025-10-31 07:57
公募基金总规模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达36.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自2025年4月底以来,总规模已连续6个月刷新历史纪录,接连突破33万亿、34万亿、35万亿和36万亿元关口 [1] - 权益类基金是推动总规模持续攀升的重要力量 [1] 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结构 - 截至9月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05万亿元,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9万亿元 [2] - 开放式基金在总规模中占比约九成,其数量和规模均较8月底增加,数量增180只,规模增5204.26亿元,但份额略有减少 [2] - 封闭式基金的数量、规模和份额均较8月底出现收缩 [2] 各类基金规模及月度变动 - 截至9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为5.95万亿元、4.31万亿元、7.20万亿元、14.67万亿元和9106.21亿元 [2] - 9月份,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则出现回落 [2] - 股票基金规模较8月底增长4042.17亿元,份额增加1575.42亿份;混合基金规模增长1515.45亿元,但份额减少616.13亿份 [2] - QDII基金9月份获投资者净申购385.17亿份,规模增长1133.04亿元 [3] - 货币基金规模较8月底减少1423.3亿元,份额减少1424.22亿份;债券基金规模减少63.11亿元,份额减少891.81亿份 [3] 新基金发行布局 - 9月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新增106只和43只,权益类基金共计新增149只,在当月新增基金数量中占比超过80% [3] 历史增长趋势 - 自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已累计12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4] - 从2024年2月底的29.3万亿元持续增长至2025年9月底的36.74万亿元 [4] - 截至2025年9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较2025年4月底增长13766.58亿元、7306.93亿元、6467.38亿元、6749.61亿元和2665.97亿元 [4] 市场驱动因素 -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与权益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市场情绪升温密切相关 [5] - 在无风险利率下行、流动性保持宽松、企业盈利预期好转、资产重估的背景下,股市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5] - 险资、ETF、理财资金预计仍将是确定性的增量资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