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一体化

搜索文档
鸿蒙电脑应用登陆平板
第一财经· 2025-07-25 00:06
鸿蒙生态发展现状 - 公司已完成鸿蒙5操作系统在手机、电脑、穿戴设备、智慧屏、车载座舱、平板等核心终端品类的全面覆盖,目前已有40余款设备搭载该系统 [1] - 鸿蒙5平板生态已引入中望CAD、WPS Office、剪映专业版、万兴脑图等PC级应用,实现多端应用协同 [1] - 行业趋势显示,移动生态一体化成为发展方向,苹果、谷歌及公司均在布局跨设备生态整合 [1] 技术突破与适配挑战 - 公司通过HarmonyOS原生框架开发PC应用引擎技术,利用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底层优势,使平板能运行全功能PC应用 [3] - 设备交互差异(键鼠vs触控)导致适配复杂度高,需专门开发桌面级UI架构(如WPS实现平板端1:1还原PC操作逻辑) [2][3] - 工业软件领域取得进展,中望CAD已在鸿蒙平板上提供接近PC端的工程绘图体验 [4] 生态构建关键因素 - 公司正推动原生开发体系成熟,通过工具链支撑复杂软件开发,形成跨设备生产力矩阵 [4] - 生态长期发展依赖商业利益正向循环,需调动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积极性 [4] - 当前竞争焦点从单一设备性能转向多端原生生态构建,公司通过打通电脑-手机-平板应用壁垒强化市场优势 [1][4]
全球可持续城市平台亚洲城市学院活动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1:31
全球可持续城市平台亚洲城市学院活动 - 活动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世界银行全球可持续城市平台联合主办,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协办,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支持,于5月12日至14日在广州举行 [1] - 来自上海、重庆、成都、宁波、宜昌等20多个国内外城市的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企业代表出席,包括法国巴黎、哥伦比亚波哥大、菲律宾碧瑶、蒙古乌兰巴托等国际城市 [1] - 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本国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案例和经验 [1] 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实践 -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强建议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统筹城市绿色、韧性、智慧协同发展,深化务实合作 [1] - 广州市委常委陈杰介绍了广州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气候适应性等方面的成效,表示将积极分享实践经验并学习先进理念 [1]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提出城市韧性建设应从空间规划着手,优化功能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1]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建设 -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小黎指出国土空间规划需从划定安全绿色发展底线、引导有序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数字化治理等方面支撑城市发展 [2]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蔡永立分享了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通过嵌套式治理机构、双层决策体系、市场化参与机制、数字化平台等创新举措推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2] 全球可持续城市平台项目 - 世界银行全球可持续城市平台负责人王雪漫表示这是该平台在亚洲首次开展的区域城市学院项目,重点关注亚洲城市独特需求,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2] - 全球可持续城市平台由世界银行牵头、全球环境基金资助,为城市应对城市化与气候变化挑战提供技术支持、创新工具及协同合作 [2] - 区域城市学院通过模块化教学为城市决策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管理工具,促进国际经验交流,搭建专家网络,协助制定城市诊断报告和实施计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