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与产业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要在市中心打造“超大号中央公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6:29
项目规划概述 - 项目定位为深圳唯一以"生态"为主题的重点片区 将打造为"城市中央公园"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旅示范区" [1][5] - 规划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采用"山水园城 四区融合"的总体空间布局 [1][2] - 规划目标包括打造山林保育观光区 文旅体验区 绿色科技产业区等多功能融合空间 [1][2] 空间布局与功能融合 - 规划范围涵盖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山下7.7平方公里重点提升区域 包含仙湖植物园 弘法寺 深圳水库等自然人文景观 [2] - 核心策略是"融合" 包括空间融合与功能交融 旨在打造"都会中超大号的中央公园"和"透在山谷里的理想宜居家园" [2] - 将建设生态产业集聚区 构筑"藏在风景中的科创文旅乐园" [2] 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生态文旅 康养度假 自然教育 低空经济等绿色产业 [2] - 借助仙湖植物园 兰科中心的科研实力 引导生物科技 大健康等创新产业集聚 [2] - 聚焦文旅产业 打造深圳户外运动目的地 湾区康养度假引领地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地和新质文旅产业新高地 [5] 深港协同与合作 - 将贯通梧桐山-香港红花岭-香港大美督山海绿道 并计划举办"跨深港城市自行车挑战赛"等赛事 [4] - 深港协作主要围绕生态空间共育 科研创新共创 生态人文共享三个方面展开 [4] 生态保护与修复 - 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域是承载区域生态系统联通 保育的生态源点 [3] - 对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出更高标准与要求 [3] 基础设施与交通配套 - 短期计划为东部过境通道龙过水立交及衔接通道工程预计2027年2月完工 初步打通片区与城市快速路的连接瓶颈 [6] - 长期规划包括在仙湖植物园北侧新增大望立交 推进梧桐山南北侧上山道路改造 开通智慧云巴和市区直达巴士 [6] 旅游与度假发展 -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度假圈"战略规划 使大梧桐成为高品质微度假目的地 [5] - 计划建设野奢度假酒店群 高端精品民宿群 主题露营群等设施以提高对大湾区游客的吸引力 [5]
有鲜则名,有水则灵——央视《走遍中国》走进清远
南方农村报· 2025-06-04 10:34
清远生态与产业概况 - 清远森林覆盖率达70%,拥有北江、连江、潖江三江交汇的水系优势,是粤北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5][6] - 当地通过"鲜"与"灵"的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7][8] 清远鸡产业 - 清远麻鸡采用山林放养模式,需训练180天,年出栏量达1.58亿只 [11][12][14] - 清远鸡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11亿元,成为当地五大百亿"土特产"领头羊 [13][14] 茶叶产业 - 英德市每6人中就有1人从事茶相关工作,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 [19][20] - "英红九号"茶叶通过非遗传承和研学活动推广茶文化 [16][17] 麻竹笋产业 - 清远拥有99.25万亩麻竹林,年产鲜笋151.36万吨,产业综合产值109.65亿元 [23][24][27] - 麻竹笋实现深加工转型,产品远销东南亚市场 [28] 北江经济带发展 - 北江经济带建设带动沿岸渔村转型,白庙渔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9万元增至159万元 [31][35] - 河鲜餐饮、民宿咖啡等业态形成完整产业链 [33][34] 温泉旅游产业 - 三坑镇温泉开发"美人汤"等特色产品,带动周边采摘农场、有机农业等配套产业 [37][38][39] - 温泉旅游使"空心村"重现活力,实现农文旅融合 [40] 漂流旅游产业 - 古龙峡拥有6063米天然赛道,落差378米,最高时速72千米,是"中国漂流之乡" [42][43] - 漂流项目带动当地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体验 [44] 产业发展模式 - 清远通过"百千万工程"实现生态资源向产业价值转化,形成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 [46][47] - 当地保留传统产业特色的同时引入智慧农业等现代化手段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