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竹笋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有鲜则名,有水则灵——央视《走遍中国》走进清远
南方农村报· 2025-06-04 10:34
有鲜则名,有水 则灵——央视 《走遍中国》走 进清远_南方+_ 南方plus 0:00 (CCTV4《走遍中国》《清远不远—有鲜则名》,时长共25分36秒) 0:00 (CCTV4《走遍中国》《清远不远—有水则灵》,时长共25分34秒) 清远,有山有水 有文化,是一座 人杰地灵的"岭 南绿都"。这里 群山连绵,挺拔 逶迤,草木繁 茂,森林覆盖率 "小鸡仔们,全 军出击!"在海 拔数百米的山林 中,退役军人蓝 近70%。北江、 连江、潖江"三 江"在此交汇, 因江而盛,因水 而兴,山水相 映,让清远成为 粤北重要的水源 涵养区和生态屏 障。这里的一只 鸡、一杯茶、一 株笋,都蕴藏山 野的鲜味;一江 水、一池泉、一 道激流,跃动水 的灵韵。当生态 与产业交融,清 远正 用"鲜"与"灵"的 双生密码,解锁 乡村振兴的绿色 未来。 山野藏鲜 传统农业焕发新气象 欣欣正在训练他 的"战斗鸡军 团",这群清远 麻鸡每日攀爬70 度陡坡,训足 180天才能"毕 业"。它们每天 吃的是玉米、稻 谷与山林虫蚁, 喝的是山泉水, 羽毛如麻色绸 缎,肉质紧实、 鸡香浓郁。 蓝欣欣历经8年 风雨,将贫瘠荒 山变为年出栏30 万只鸡的 ...
又回三建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谁承想,后来我调到重庆工作。这次来丰都县采访,我心心念念再回三建看看—— 眼前所见,让我惊呼,这还是记忆中的三建吗?龙河南岸,39栋居民安置房,5栋政府、医院等机关企 事业单位房,规划大气、宽敞明亮,据说已经投用3年……旧貌换新颜,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路好,车比预计到得早。 龙河南岸,宽敞笔直的柏油路画出经纬,三层高的白墙灰瓦新砖房"落子成列"——眼前占地0.5平方公 里的"棋盘",是重庆市丰都县三建镇的新场镇。 这里,过去叫三建乡。7年前,我参加脱贫攻坚调研来过三建,当时就听当地人自嘲:"三建、三建,干 啥子事情,三次才能成!" 可不是?老三建大桥,桥墩修一半,就被洪水冲了,反复三次才落成。犹记得,当时进乡的路坑坑洼 洼,怕落石,沿途还搭着棚子。路两旁,除了龙河,便是大山,海拔从200多米陡升到上千米,贫瘠 的"坡坡田"不时点缀山间。那会儿,三建乡名列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是"硬骨头里的硬骨 头"。 那次调研,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当地"三建场镇"的故事—— 第一座场镇,建于上世纪50年代,建在山沟沟,过境公路通不到,发展严重滞后;第二座场镇,上世纪 90年代初,建到了龙河北岸,被山和水夹得狭长,居住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