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融合
搜索文档
草原肉库 生态奶罐 绿色草都锡林浩特市:“三驾马车”带动畜牧业提质增效
内蒙古日报· 2025-11-19 10:31
文章核心观点 - 锡林浩特市正通过聚焦“草原肉库”、“生态奶罐”、“绿色草都”三大定位,以肉业、奶业、草业为驱动,全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旨在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1] 草原肉库建设 - 以种业振兴为抓手,通过构建“繁育中心+扩繁场+肉羊核心群”联合育种体系提升乌珠穆沁羊品质,已建成种畜繁育中心1处、扩繁场12处、核心群78群,年供种能力达3000只以上 [2] - 肉牛品种改良同步推进,已建成种牛场2座,拥有西门塔尔牛核心群14个及华西牛育种群5处,推动肉牛产业链升级,牧民案例显示华西牛出栏均价从去年超1万元上涨至今年每头1.8万元 [3] - 科学布局“两区一带一心”现代化格局,包括北部肉羊纯种繁育核心区、南部肉羊经济杂交示范基地、锡林河流域高端肉牛养殖产业带及市郊精深加工核心区,以实现草畜平衡和产业生态双赢 [3] 生态奶罐发展 - 以产业园区为核心推动奶业全链升级,首放食品产业园区累计投资1.5亿元建成5.9万平方米生产空间,奶酪文化产业园引入标准化设备,目前年产奶制品约2.8万吨,涵盖13大类30余项产品 [4] - 产业链延伸至“牧业+文旅”融合,奶酪文化产业园成为国家3A级工业旅游园区,年接待游客量达5万人次,两大园区已入驻商户18家,2024年产值约8000万元,2025年1-8月产值达6400万元 [5][6] - 基层党组织引领合作模式,新成立农牧业公司通过“统销直销+电商”帮助牧户销售产品,已助5个小作坊销售30余万元,户均收益5万余元,并计划2025-2027年投资3亿元建设200亩奶酪产业聚集区 [6] 绿色草都守护 - 毛登牧场作为重要饲草料基地,通过生态保护建设36万亩生态园区,实行全封闭管护,植被覆盖率从30%提升至62%,牧草种类从50种增至200多种,今年预计打草1.6万多吨 [7][8] - 科技赋能饲草供应,水培牧草大棚采用自动化设备,每天可产2.5吨牧草,满足3000只羊日食需求并节省一半饲养成本,构建起“天然草场为主、科技饲草为辅”的供应体系 [9] - 牧草收割实现全程机械化,使用双刀打草机、高密度捆草机等设备提升工作效率,保障“绿色草都”成为草原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发展粮仓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