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搜索文档
我国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生态环境部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7: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引领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1] - 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建立国务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并印发实施一系列重要政策性文件、战略行动计划和重大工程方案 [1] - 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国际合作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与生物圈计划”和“昆蒙框架”协同增效 [2] 制度与政策举措 - 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设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2] -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持续开展“绿盾”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 [2] 科技支撑手段 - 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走航巡护车以及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多尺度、多层次、常态化采集数据 [2] - 建设监督性调查观测网络,通过科技赋能强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撑 [2] 国际合作进展 - 推动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深化“南南合作” [2] - 推动国际履约,协同应对生态环境领域的全球性挑战 [2]
自然资源部发布30个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人民日报· 2025-08-20 10:08
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 自然资源部发布30个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10个案例 矿山生态修复10个案例 海洋生态修复10个案例 [1]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 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超315万平方公里 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1] 国家公园体系建设 - 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 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进展顺利 [1] 国土绿化与森林覆盖 -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森林覆盖率超25% 贡献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 [1] 生态修复工程规模 - 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完成保护修复面积超830万公顷 [1] 红树林与矿山治理 - 红树林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 提前完成"十四五"红树林营造目标任务 治理废弃矿山超35万公顷 [1] 林草碳汇能力 - 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1]
自然资源部发布30个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人民日报· 2025-08-19 05:21
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 自然资源部发布30个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包括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案例 10个矿山生态修复案例和10个海洋生态修复案例 [1]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 中国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超315万平方公里 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1] 国家公园体系建设 - 中国正在建设全球最大国家公园体系 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 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进展顺利 [1] 国土绿化与碳汇成效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25% 贡献约25%全球新增绿化面积 [1] - 完成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修复面积超830万公顷 [1] - 红树林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 提前完成"十四五"营造目标 [1] - 治理废弃矿山超35万公顷 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