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公园体系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虎豹翻倍 猿声重现!卫星俯瞰中国“最美国土”生灵复苏
央视新闻· 2025-08-20 01:35
据国家林草局消息,我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批国家公园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120余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生态系统得到大尺度、全要素整体提升。 ·三江源国家公园有力维系了"中华水塔"乃至亚洲水生态的安全命脉。 ·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了我国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的完整统一、相互贯通。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虎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几近灭绝的海南长臂猿成为全球长臂猿中唯一持续增长的种群。 ·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了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成为全球同纬度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基因库。 目前,我国已搭建起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四梁八柱",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将稳妥有序推进新的国家公园,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世界最 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万米高空卫星视角看国家公园 从卫星视角 俯瞰中国的国家公园 打开这本立体地理画卷 ↓↓↓ 三江源国家公园 全球海拔最高世界自然遗产 被誉为"中华水塔" 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 随着第一批五个国家公园建设全面推进,这片"最美国土"正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沃土。 从卫星图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央广网· 2025-05-26 11:50
国家公园体系建设 - 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将生态最重要、景观最独特、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2] - 2021年10月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1] - 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制定出台创建设立、监测评估、资金项目等制度办法标准[2]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大熊猫、藏羚羊等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2] - 海南发现2个新物种和35种全国新物种,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 -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2024年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5%[3] 保护措施与监测 - 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活动轨迹、收集粪便样本、分析食源结构和健康状况,定期调查竹子生长情况[1] - 安徽铜陵段实施"十年禁渔"管控,加强非法采挖江沙管理,确保约60头长江江豚的栖息地健康[3] -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4] 政策与规划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布局全球最大国家公园体系[4] - 国家林草局将结合"十五五"规划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题研究,全面提升保护能力和水平[4] - 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入河排污口整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