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搜索文档
从“人工采样”到“天地一体”,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50年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环境报· 2025-07-21 08:09
发展历程 - 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历经50年发展,建成覆盖全省20.56万平方公里的"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测网络 [1] - 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1975-1978年)奠定基础,成长期(1979-2012年)建立三级监测体系,跃升期(2012年至今)实现自动监测网络全覆盖 [1] - 监测领域从单一介质、单一污染物拓展到多要素、复合污染协同监测 [1] 政治引领 -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监测体系建设纳入全省发展规划 [2] - 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省人大出台《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规定》 [2] - 全省116家监测站党组织在重大生态保护任务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2] 监测网络建设 - 大气监测:813个多类型站点构成"地面站点-卫星遥感-移动监测-预报模拟"立体矩阵 [3] - 水质监测:277个手工断面+143个自动站组成地表水监测网 [3] - 土壤监测:712个点位(基础点/背景点/风险监控点)构成监测网络 [3] - 生态屏障:秦岭区域采用环境DNA技术监测珍稀物种,建成6个重金属水质自动站保障南水北调水质 [3] 应急能力 - 配备9套移动应急平台,组建两支常备队伍,装备核辐射应急车/走航质谱车/无人机等 [4] - 定期开展水污染/有毒气体泄漏等应急演练 [4] 科技创新 - 创建痕量污染物高精度分析重点实验室,臭氧预报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 建成二噁英实验室,布局新污染物监测,推进碳监测试点 [5] - 联合科研单位研发监测设备仪器 [5] 运维管理 - "十四五"投入2.7亿元保障226个省控空气站点运维,数据传输率超99% [6] - 建立"监测锁定-执法跟进-整改反馈"闭环执法模式 [6] 人才培养 - 10届监测技术大比武培育技术骨干,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和"三五人才"培养计划 [7] - 15名专家受聘高校研究生导师,与西安交大签署监测预警研究协议 [7] 数据质量 - 出台《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等文件构建"不能假"制度体系 [8] - 严查人为干扰数据行为形成"不敢假"威慑,开展宣贯月活动营造"不想假"氛围 [8] 未来规划 - "十五五"将构建"数智驱动、天空地一体、全域协同"监测体系 [8]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体系!陕西优化排污许可审批联审联查
中国环境报· 2025-05-26 12:04
排污许可证审批机制优化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通知优化排污许可审批联审联查工作机制 推动实现"一证式"管理效能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 [1] - 由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审批行业排污单位涉及新改扩建项目的重点管理类排污许可证申请 并根据需要开展排污单位现场核查 [1] - 构建"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责任体系 从源头杜绝"带病审批" 执法部门配合开展排污许可证申请事项涉排污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现场检查相符性情况核查 [1] 审批流程优化 - 要求3日内完成材料审核 明确受理结果 5个工作日内完成联合审查 全流程压缩至45个工作日内 避免企业"多头跑 反复改" [1] - 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的应及时对接说明情况 不得自行处理 [2] 信息共享与监管协同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各部门及时通报联审联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明确解决措施 [2] - 执法部门结合监管执法情况及时反馈排污许可证落实方面存在问题 为其他部门优化固定污染源环境管控要求提供依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