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早期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禾元生物市值超420亿,倚锋资本朱湃:生物医药早期投资受益于退出渠道多元化,稳定的IPO机制将提振市场信心
IPO早知道· 2025-10-29 13:46
禾元生物上市表现与核心产品 - 禾元生物于10月28日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765.SH,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率先上市的企业之一 [3] - 上市首日股价报收91.10元,较发行价29.06元上涨213.5%,次日进一步上涨29.5%至117.99元,总市值达421.8亿元 [3] - 核心产品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物 [3]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3] 倚锋资本的投资案例与策略 - 倚锋资本于2016-2018年投资了禾元生物,并于2020年参与北芯生命B+轮融资,2023年参与泰诺麦博B轮融资 [3] - 北芯生命已在证监会注册生效,泰诺麦博已通过上市委审议 [4] - 倚锋资本认为早期投资的重要性提升,因退出路径多元化(如海外BD交易、国资资本活动)使其风险降低,且存在更快退出机会 [4] - 当前策略一半精力集中于投资端,去年底募集两期新基金总规模约二十亿元;另一半精力集中于投后管理,已投资近100家企业,其中十几家已成功IPO [18] - 投资策略调整为:一方面继续投资商业化明确的项目(如三期临床或已获批药物),目标实现年化10%至20%的IRR;另一方面更注重早期投资,因退出周期可能缩短至一至三年 [18][19]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针对创新性强、尚无营收利润的拟上市企业,是生物医药投资的重要退出途径 [6] - 该标准重启使一级市场投资人可更关注企业本身价值,而非过度担忧投资退出问题 [8] - 科创板与港股18A为不同阶段、模式的企业提供多种选择,只要退出通道保持畅通,将支持一级市场价值投资 [9] 生物医药行业市场环境 - 一级市场募资和投资活动逐渐向正常水平回升,受多重利好影响:国际层面有美联储降息预期引发资本回流新兴市场;国内政策面去年底发布支持资本市场政策,港股交易量回升 [9] - 医药行业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明确支持创新药械,国家层面对生物医药重视度提升,2024年是中国医药企业达成出海BD交易的大年 [9] - 维持稳定的IPO发行机制对一级市场影响更大,能打破因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的负向循环 [9] 生物医药企业估值与投资逻辑 - 投资生物医药企业首要关注研发能力、管线发现能力及产品未来潜力,其次才是财务数据 [13] - 估值需按产品所处管线阶段评估,对于研发早期管线,主流判断逻辑是关注其BD预期,因跨国药企海外授权引进交易首付款可达5000万至上亿美元,总交易金额在10亿到20亿美元左右 [14] - 投资人对早期管线(临床前/I期)的估值判断越来越成熟,BD预期成为主流 [14] 禾元生物的技术平台与商业化前景 - 公司核心技术商业化路径清晰:获批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用于肝腹水手术、烧伤烫伤等危重症治疗是基本盘;基于技术平台可向医美(如胶原蛋白面膜)、营养品等消费医疗领域拓展 [17] - 禾元生物是平台型公司,具备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和植物源(水稻)生物合成平台,技术延展性强,想象空间大于单一产品型公司 [17] - 投资禾元生物时看好血制品领域,特别是重组蛋白血制品,中国是缺血大国,传统人血来源存在排斥性和疾病风险,而公司技术从水稻重组表达人血清蛋白,纯度达99.9999% [15] 并购交易市场展望 - 国内并购市场处于萌芽期,并购方包括超大型医疗企业、国资背景医疗企业和当地政府运营平台 [10] - 资本寒冬后出现优质资产抄底机会,并购交易将活跃;成功并购需被并购企业有好的产品,且并购方关注其未来并表收入和利润 [10][11] - 初创企业趋向聚焦,专注于一款产品,做到I/II期即有被并购可能 [11] 企业基本面近况 - 企业普遍恢复理性,不再给出非常高预期;退出慢于预期的企业重新评估发展和融资策略;产品不成熟的企业寻找产业方并购机会 [12] - 少数企业在资本寒冬中融资能力强、产品力超预期;对多数存续被投项目,主要目标是帮助其存活并更好运营 [12]
生物医药早期投资:如何精准锁定高潜力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2:05
生物医药行业投资逻辑 - 本土政策持续加码创新药与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认可度提升,推动生物医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黄金周期 [1] - 专业投资机构需精准识别能解决全球未被满足临床需求且符合大型药企管线选择标准的标的,这是早期投资核心准则 [1] - 跨国药企选择产品的标准是目标产品需具备至少数十亿销售额潜力,指向未被满足临床需求或能成为主流疗法的候选药物 [1] 热门赛道与创新态势 - 肿瘤、自身免疫及代谢领域仍是当前热门赛道,CNS和罕见病等领域也各具特色 [1]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呈现多元创新态势,包括跟随式创新(优化已知靶点分子)和原创性突破(本土发现生物学机制并产业化) [1] 专业机构价值 - 发掘商业价值最大化标的需依赖专业生物学、医学研究,扎实数据支撑及对竞争态势精准把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