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两轮车中高端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供需合力拉动需求,品牌掘金中高端市场
信达证券· 2025-05-11 1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新国标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推动供需合力,激发短期需求;随着技术进步与消费者觉醒,供需共振有望打开中高端市场空间,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海外市场渗透空间可观,2024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创新高414亿元、2211万辆,欧美市场稳步渗透,东南亚市场有望受益油改电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电动两轮车:产业链高度成熟,市场规模步入稳定期 - 产业链上中下游划分清晰,整体成熟度较高,中游品牌厂商环节头部集中趋势明显;上游核心三电及配件格局和趋势各有不同,中游整车生产受政策监管,下游终端渠道以经销模式为主 [11][13] - 电动两轮车行业历经起步、初步规模化、高速发展、成熟阶段,2019年后进入结构性变化阶段,新国标和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形成供需合力,头部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获得更强优势 [15][17] - 行业整体规模(销量)逐渐趋于稳定,市占率头部集中趋势明显,头部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20][21] - 2024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总额突破400亿元,海外市场短期或有波动,但长期具备布局价值;欧美市场稳步渗透,东南亚市场油改电导向明确,但配套基础设施等瓶颈限制市场放量 [25][29] 2. 供给端:龙头优势稳固,新品牌差异化布局中高端 - 业内传统龙头陆续上市,主要布局大众化消费市场;新厂商如九号公司和小牛电动定位年轻化、智能化,切入中高端市场 [32] - 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雅迪爱玛台铃”影响力突出;对比销量,龙头稳固,九号新军突起;对比单车ASP,头部企业基本稳定,九号显著领先;对比单车毛利额,品牌溢价、规模优势是核心变量;对比单车净利额,企业间差距比毛利额更明显;对比网点&经销商数量,行业渠道为王;对比单店销量,行业已度过跑马圈地阶段,未来重心在于提质;对比渠道盈利结构,布局中高端产品有望惠及产业链多环节;中高端市场新兴品牌先发、传统品牌追赶 [38][40][44][45][49][50][54][57][60] 3. 需求端:大众市场需求稳定,结构性消费升级创机遇 - 我国电动两轮车消费分化明显,大众市场趋于稳定,质价比成为核心,消费者优先关注耐用与续航;商用场景乘即时配送东风,有望持续增长,且管理规范化推动替换需求 [67][69][73][75] - 供需共振推动中高端市场崛起,电动两轮车有望成为具备社交属性的大件电子产品;智能电动两轮车消费者市场教育尚处早期,潜力可观 [78][79] - 新势力品牌智能化领先,传统品牌奋起直追;新势力品牌重在“新”,传统品牌重在“稳”;电动两轮车产品中高端化从软、硬件双线并行;打造品牌中高端形象需从营销宣传等软实力着手 [82][83][87][90] 4. 政策催化:供需合力,龙头有望收获主要增量 - 2025年电动两轮车行业供需两端自上而下催化有望形成合力,为行业景气度创造新增量,头部企业有望收获主要增量,提升市场份额 [96] - 2024年以旧换新初见成效,2025年继续深化,补贴区域与力度有所提高;预计2025年有望为行业整体带来16%-27%增量 [100][101] - 新国标提高供给端标准,符合条件企业优势凸显,头部企业有望收获主要增量 [27][29]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有望受益国补与新国标共振的头部公司,如综合能力领先、市场基础深厚的龙头雅迪控股、爱玛科技,以及科技引领的九号公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