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车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YU7上市在即,核心产业链梳理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动汽车行业 - **公司**:小米、无锡振华、富特科技、拓普集团、晶端科技、华阳、德赛、沪光、极氪、银轮、博隆精工、松原股份、商络电子、华达科技、东安动力、秦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小米汽车交付预期**:2025 年交付 45 万辆,其中 YU7 车型约 30 万辆,其他型号如 Ultra 等 15 万辆;2026 年达 75 - 80 万辆;从 2024 年 3.7 万辆增长显著,为供应链带来增长机会[1][3] - **新车发布会信息**:2025 年 5 月 22 日晚举行,新车型为第二款车,定位中大型轿跑 SUV,预计售价 30 - 40 万元,与特斯拉 Model Y 竞争[2] - **无锡振华情况**:小米汽车冲压件主要供应商,2025 年小米业务收入占比近 20%,全年营收 5 亿元,一季度业绩 9500 万元,二季度预计超 1 亿元,廊坊工厂投产后盈利有望提升,市值约 80 亿元,对应 17 倍市盈率[1][5] - **富特科技情况**:三电系统领域市占率超 10%,2025 年总收入 26 亿元,小米业务占比 23%,未来第三款车推出后,小米业务收入贡献有望接近总收入一半[1][6] - **拓普集团情况**:小米业务占比从三四个百分点提升至 13 - 14%,未来随着第三款车及海外布局,2026 年后小米业务占比或与赛力斯持平,达 30% - 40%[1][7] - **晶端科技情况**:独家供应小米汽车差速器总成,单车价值约 200 元,通过合作拓展其他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1][9] - **华阳情况**:汽车配套产品从速 7 仪表盘升级到 VPD 产品,单车价值从 1000 元提升至 3000 元以上,2025 年配套比例约 4 - 5%,2026 年可能提升至近 10%,估值约 20 倍,全年增速预估 30%[4][11][12] - **德赛情况**:有望成为小米类似理想汽车的大客户,座舱域控和支架域控价值量可能达 15000 元,2025 年小米收入贡献占比 20%,可能迅速成为德赛第二大客户,估值约 20 倍,全年增速预估 30%[4][12] - **小规模单品类供应商情况**:沪光提供线束产品,每辆车价值约 1000 元;极氪提供车载冰箱、扶手、中控等部件,与小米合作从第一款车延续到第三款车,并扩展至机器人端[8] - **电动车供应链情况**:涉及银轮、博隆精工等公司,产品单价低,新车型有新增供应商,武汉和北京第三款增程式电动车将带来供应链增量,供应链延续性强,但单车价值量可能波动[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VPD 产品是 HUD 产品的延伸,通过三个光机将投影投射到挡风玻璃上,是全球首款应用该技术的汽车,市场关注度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