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

搜索文档
筑牢储能安全防护网 服务能源新质生产力 英大财险推出国内首个电化学储能安全质量风险解决方案
金融时报· 2025-07-07 09:46
电化学储能安全价值新生态建设 - 电化学储能是电网灵活性调节的重要资源,直接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电力可靠供应,国内首个"认证+保险+监测"电化学储能安全质量风险解决方案发布,签署首张大型储能电站容量衰减补偿保证保险保单 [1] - 该方案通过技术赋能保险模式创新,推动行业从"低价内卷"转向"优质优价"良性发展,拉开储能安全价值新生态建设序幕 [1] 技术赋能保险模式创新 - 英大财险与泰思储能签署国内首张大型储能容量衰减补偿保证保险保单,标志着"认证+保险+监测"新型模式正式落地 [2] - 方案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储能风险管理逻辑:严苛电池性能认证将"看不见的品质"转化为"可量化信用",保险托底解决业主收益保障问题,数字化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风险监测 [3] - "三位一体"保险解决方案整合专业检测评价、智能化监测预警与自动理赔数据平台,解决传统保险对储能风险认知不足的难题 [4]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电化学储能的容量衰减与安全风险制约行业发展,导致业主收益损失担忧、金融机构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及集成商低价竞争 [3] - 创新方案通过认证分级、保险补偿阈值触发和实时监测,实现投资回报可预期,破解行业困局 [3][4] 产业链生态共建 - 英大财险联合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宁德时代、比亚迪等60余家产业链企业,发起构建"资源共享、风险共防、生态共建"的安全价值新生态合作倡议 [5] - 倡议提出四大方向:构建"三位一体"安全防线、打造智慧风险防控体系、研发专属化保险产品、培育安全价值产业生态 [6][7] 政策与行业影响 - 方案响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及金融监管总局绿色金融政策要求 [5] - 新模式将储能技术与保险机制深度融合,构建"技术防御+金融保障"双重护城河,激发先进技术应用与高质量升级需求,或成破除行业内卷竞争的关键 [8]
清越科技徐蜂凯:技术是创业的利刃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02:56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浙江清越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清越科技 专注于电化学和电催化技术应用 目标是成为全球该领域的领军企业[1][4] - 公司核心技术为"水基电化学制过氧化氢" 该技术源自斯坦福大学Jaramillo实验室孵化项目 用户只需加水通电即可生成浓度可控的过氧化氢溶液[2][4] - 公司团队由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领衔 科研成员均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 具备强大的原创研发能力[3] 技术特点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和纯度每提升一个梯度 其技术价值与应用高度便实现跨越式攀升 但生产和储运环节面临挑战[4] - 技术可生成浓度可控的过氧化氢溶液 从家居消毒到医用消杀 再到芯片制造的超净清洗 应用广泛[2][4] - 技术相比传统消毒剂更为绿色安全 分解后仅为氧气和水 特别适用于泳池等场景[6] 市场策略 - 初期采用to C策略 2022年推出家用版过氧化氢空气消毒机 首场电商直播成交额达80万元[3][5] - 疫情后转向家电领域 与头部品牌合作推出行业首款搭载过氧化氢消毒技术的洗地机[5] - 目前产品模块可定制大小和尺寸 采用"乐高式"方案 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5] 行业机会 - 高纯度过氧化氢产品 特别是芯片制造等领域依赖的"电子级过氧化氢"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 国内企业多依赖进口 市场空间巨大[2] - 公司产品已在家电 畜牧等领域取得成绩 计划到2026年实现电子级纯度突破 进入芯片清洗等高精尖领域[1][6] - 目标在家电领域保持领先 在畜牧板块拿下中国养猪行业前20的客户[6]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徐蜂凯留学归国后经历丰富 从企业咨询 新能源创业到投资人 最终选择二次创业[2] - 创业契机源于发现过氧化氢应用广泛但高纯度产品被垄断的市场痛点[2] - 建议年轻创业者要有强大技术支撑 清晰目标和强烈社会责任感[6]
宁德时代:探索大容量电芯“平衡”之道
中国化工报· 2025-06-24 10:52
电化学储能市场现状 - 锂电储能装机规模超过78吉瓦,同比增长147%,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成为装机规模第一 [2]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将增加6倍,电化学储能贡献增量的90% [2] - 行业面临纸面参数与落地现实的错位问题,部分项目宣称循环寿命1万~1.5万次但实际运行仅3-5年,年循环次数不足设计值一半 [2] 行业挑战与安全问题 - 储能电站安全形势严峻,截至2025年5月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相关安全事故 [3] - 1吉瓦时储能电站包含上百万颗电芯,单颗电芯瑕疵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3] - 当前行业缺乏快速老化和寿命检测的方法与标准,只能靠时间验证产品可靠性 [2] 宁德时代技术解决方案 - 推出587安时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系统零部件总数从3万个减至1.8万个(降幅40%),严格遵循45吨危险品运输限重原则 [4] - 电芯容量提升减少电芯数量,降低系统管理复杂度,提高制造与集成效率 [4] - 通过化学体系创新使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提升10%至434瓦时/升 [6] 587安时电芯技术创新 - 初始能量效率(RTE)达96.5%,通过三重优化延缓全生命周期RTE衰减 [6] - 首创"自修复阴离子电解液技术"和"多功能基团复配缓衰减成膜剂",构建高韧性负极保护界面 [6] - 采用先进卷绕工艺使物理切断位数量减少90倍,自放电故障率"低一个数量级",提升电站20%在线率 [7] 产品量产计划 - 587安时大容量电芯于6月10日起正式量产交付,在宁德时代济宁基地生产 [8]
华自科技(300490) - 2025年6月9日华自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9 21:08
证券代码:300490 证券简称:华自科技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3、请问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的如何,有新增项目吗?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吗? 公司海外业务增速明显,近几年一直在加大海外业务的拓展力度。在全球 碳中和背景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备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目前 海外"水光储"、"水光柴储"、"水光火储"等微电网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 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多个国家。公司在海外有二十几年的 沉淀,有非常好的技术和客户基础,我们承接了众多海外重点项目,公司中小 水电站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拥有勘 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实施、智能运维等综合服务能力,具备多种资质,无 论是新建、修复还是升级改造工程,都能提供工程总承包服务。售后服务认证 体系达七星级卓越(国内最高等级),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深厚的技术 基础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有利于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4、公司未来 2-3 年国内新能源收入会减少吗? 公司持续扩大海外业务规模,国内业务收入占比预计随之降低,但随着国 内新能源市场的不断规范和我国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目 ...
南京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5-29 08:11
电化学与酶催化融合研究 - 电化学在合成化学领域经历复兴 展现出通过电能驱动酶催化解锁非天然反应模式的潜力 但面临兼容性和异相电子转移等关键挑战 [2] - 南京大学黄小强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 通过电催化与ThDP依赖酶融合 实现醛到手性羧酸的动态动力学氧化 对映选择性达99%ee [2][4] - 该电酶法可高效合成布洛芬等10种(S)-芳基丙酸类药物 酶负载量低至0 05摩尔百分比 适用于过表达该酶的所有细胞 [4] 新型催化体系机制与功能 - 二茂铁介导的电催化重塑ThDP依赖酶 解锁α-支链醛的非天然氧化路径 机制研究显示其在底物识别 消旋加速及电子转移中具多功能性 [4][5] - 电驱动酶催化开辟不对称合成新范式 为苯丙酸类药物生物合成提供新途径 兼具精确性和高效性 [2][4] 黄小强团队系列突破性成果 - 2023年12月发表Nature论文 开发ThDP依赖酶与光催化协同体系 实现全新分子生化系统 扩展酶功能并解决手性控制难题 [7] - 2024年11月发表Nature论文 改造ThDP依赖酶构建三组分光生物催化体系 突破天然酶底物数量限制 赋能绿色生物制造 [10] - 团队两年内连续发表3篇Nature论文 交叉融合生物与化学 推动催化科学前沿发展 [7][10]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新材料助力过氧化氢合成“即产即用”
新华社· 2025-05-27 16:32
高性能电催化剂研发 - 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性能电催化剂,实现了绿色过氧化氢的高效合成,使过氧化氢合成有望实现"即产即用" [1] - 该成果由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梁骥教授团队取得,并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 [1] 过氧化氢的应用与生产现状 - 过氧化氢作为重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和环保领域 [1] - 目前高能耗的蒽醌法是生产过氧化氢的主要方法,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1] 电化学合成技术的突破 - 电化学合成技术被视为过氧化氢生产的理想方案,但催化剂在中性/碱性环境中活性低、选择性差、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长期制约其实际应用 [2] - 科研团队研发的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BTA)通过独特的层间氢键设计,催化能力精准匹配理论最优值,既保证反应活性,又大幅抑制副反应 [2] 催化剂的性能表现 - 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该催化剂制备过氧化氢的产率远超同类产品 [2] - 在生理盐水中制备过氧化氢仅30分钟后,即可对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实现100%的杀灭率,并可快速降解毒性有机染料 [2] 新材料的意义与前景 - 新材料破解了传统生产工艺的高能耗、高污染难题,在中性/碱性环境及复杂水质中展现出卓越适用性 [2] - 科研团队正加快优化制备工艺,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线,力争早日替代传统高污染工艺,助力实现"绿色化工"目标 [2]
新疆八师石河子市133团光伏配套158MW/308MWh储能电站EPC招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26 18:10
项目概况 - 八师石河子市133团光伏配套158MW/308MWh高安全智慧电化学储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启动招标,建设地点为招标人指定地点 [1][5] - 项目属于中新建电力集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新型电化学储能规划实施方案之一,规划建设150MW/300MWh储能电站,储能时长2小时 [2][5] - 储能系统采用集装箱一体化设计方案,包含29套5MW/10MWh磷酸铁锂电池单元、1套1.67MW/3.34MWh磷酸铁锂电池单元和1套4.5MW/7.2MWh钠离子电池单元 [2][5] 技术配置 - 储能电站由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变流升压系统等核心设备构成 [2][5] - 配套系统包括消防系统(气体及水消防)、照明、排水、防雷接地、集电线路、电缆沟、附属用房等基础设施 [3][6] - 外送35kV电缆集电线路工程涵盖电力电缆敷设、终端制作、试验等全流程,并需扩建瑞阳220kV光伏汇集站电气设备 [3][6] 招标细节 - EPC总承包采用交钥匙模式,最高投标限价2亿元人民币,工期需满足业主进度要求 [4][8] - 投标人需具备电力行业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或新能源发电乙级资质,以及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 [10] - 业绩要求包括近三年至少1个新能源或储能项目总承包业绩,项目经理需持一级建造师资格及安全生产B证 [10][11] - 招标文件通过中国通用招标网线上发售,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日16:00 [12] 项目背景 - 项目位于东经85°32'~85°33'、北纬44°70'~44°72'之间,资金已落实 [5][6] - 新疆近期推动独立储能容量租赁试点,乌恰已落地300MW/1200MWh构网型储能站,显示区域储能建设加速 [13]
安序源冲刺港交所: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化前景待考 电化学检测“故事”能否撑起25亿估值?
新浪证券· 2025-05-23 16:22
公司概况 - 安序源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新一代电化学检测平台开发,产品管线包括微阵列芯片分析仪、EL-NGS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盒 [1] - 核心产品AxiLona EL-100于2024年4月获江苏省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公司首款商业化产品 [2] - 2023年收入0元,2024年收入47.9万美元,两年累计亏损4632万美元(约3.33亿人民币) [2] 财务状况 - 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672.8万美元和-1500.4万美元,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3691万美元 [3] - 流动负债1.02亿美元,流动比率0.4倍,流动净负债6488.6万美元,资金链承压明显 [3] 产品研发进展 - 微阵列芯片分析仪AxiLona EL-100已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 [2] - EL-NGS基因测序仪AXP-100处于科研版本阶段,AXP-1000仍处设计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 [5] - 配套试剂盒中,病原微生物检测试剂盒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注册 [2] 技术优势与挑战 - 电化学技术相比荧光系统具备更高灵敏度、更低成本及更简化流程 [3] - 国内仅两款获批电化学微阵列分析仪,另一款为达安基因DA9100(2020年获批三类器械) [4] - 电化学技术尚未对荧光技术形成明显替代,市场接受度待验证 [4] 行业市场分析 - 中国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从2016年72亿元增至2024年374亿元,预计2030年达1536亿元,未来5年CAGR 25.8% [5] - 全球高通量测序市场高度集中,2023年前五企业占96.2%份额(Illumina占72.1%) [5][6] - 中国市场中Illumina和华大智造分别占54.2%和32.6%份额 [7] 融资与估值 - 已完成4轮融资,投后估值从种子轮52.9万美元增至B轮3.48亿美元(约25亿人民币) [7][8] - B轮融资额7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阿斯利康中金、云锋基金等 [8] - 若2026年底前未完成IPO,A-1轮和B轮投资者可要求赎回投资(年化10%单利) [8]
太平洋机械日报:LET 2025在广州盛大开幕
新浪财经· 2025-05-23 10:27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22日沪深300下跌0.06%,机械板块下跌0.98%,在一级行业中排名20 [1] - 铁路交通设备涨幅最大,上涨0.57%,锂电设备跌幅最大,下跌2.21% [1] - 个股涨幅前三:鸿铭股份(+20.00%)、华研精机(+19.99%)、东贝集团(+10.03%) [1] - 个股跌幅前三:信邦智能(-17.76%)、格力博(-8.03%)、瑞华技术(-6.72%) [1] 公司公告 - 金盾股份股东东方正证券减持1.08%股份,减持前持股7.08% [2] - 博盈特焊股东深圳润信新观象计划减持2%股份,减持前持股5.10% [2] - 博盈特焊股东前海股权投资基金减持0.11%股份,减持前持股8.10% [2] - 金帝股份拟在德国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帝科技欧洲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万欧元,由香港子公司100%持股 [2] 公司人事变动 - 国机通用董事陈晓红辞去董事、副董事长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 [3][4] - 美畅股份董事周湘辞去董事职务,仍担任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4] 行业新闻 - LET 2025和IRE 2025在广州开幕,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汇聚近600家品牌展商 [5] - 展会主题为"数智工厂·智慧物流·机器人",展示物流系统集成、AGV/AMR移动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5] - 清华大学团队在高频超级电容器研究中取得突破,特征频率突破1MHz,较商用产品高六个数量级 [6][7] - 团队提出"介电-电化学"非对称电容器概念,实现频率响应和电容密度的双重突破 [7]
太平洋机械日报:LET2025在广州盛大开幕
太平洋· 2025-05-23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5月22日沪深300下跌0.06%,机械板块下跌0.98%,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20名;细分行业里铁路交通设备涨幅最大为0.57%,锂电设备跌幅最大为2.21%;个股中日涨幅榜前3为鸿铭股份(+20.00%)、华研精机(+19.99%)、东贝集团(+10.03%),跌幅榜前3为信邦智能(-17.76%)、格力博(-8.03%)、瑞华技术(-6.72%)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22日沪深300下跌0.06%,机械板块下跌0.98%,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20 [3] - 细分行业中铁路交通设备涨幅最大,上涨0.57%;锂电设备跌幅最大,下跌2.21% [3] - 个股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鸿铭股份(+20.00%)、华研精机(+19.99%)、东贝集团(+10.03%);跌幅榜前3位为信邦智能(-17.76%)、格力博(-8.03%)、瑞华技术(-6.72%) [3] 公司公告 - 金盾股份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公司股份1.08%,减持前持股7.08% [4] - 博盈特焊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合计减持公司股份2%,减持前持股5.10%;另一股东于2025年5月22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0.11%,减持前持股8.10% [4] - 金帝股份拟在德国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帝科技欧洲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拟暂定为30万欧元,投资完成后全资子公司金帝精密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持有100%股权 [4] - 国机通用陈晓红因工作安排调整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6] - 美畅股份周湘因公司内部工作调整辞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职务,仍继续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6] 行业新闻 - 5月21日2025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LET 2025)、2025广州国际智能机器人展览会(IRE 2025)在广州广交会展馆D区同期开幕,超200名代表出席;LET 2025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汇聚近600家展商;IRE 2025重点展示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并设互动专区 [7] -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在高频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精确测定超级电容器动态响应频率的上界,提出“介电 - 电化学”非对称电容器概念,制备的微型超级电容器芯片特征频率突破1MHz,较商用高出六个数量级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