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布洛芬
icon
搜索文档
医生提醒:流感高发期需警惕儿童热性惊厥发生
新华社· 2025-11-19 15:45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流感高发期,部分流感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症状,儿科专家强调家长掌握科学处置方法至关重要 [1][2] 热性惊厥症状与定义 - 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是婴幼儿在发热状态下常见的急性惊厥发作,多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体温快速上升时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相关 [1] - 典型症状包括双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发绀、四肢强直抖动、呼之不应等,多数流感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1] 家长科学处置方法 - 首要原则是保障呼吸道畅通,立即将患儿平放于平整床面或地板,移开周围硬物,松开衣领并将身体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气道 [1] - 需避免两大误区:切勿强行按压四肢或掐人中,以免造成关节损伤、骨折或加重脑缺氧;切勿在孩子抽搐过程中喂食水、退热药等任何物品,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1] 需立即就医的指征 - 患儿抽搐持续超5分钟或停止后很快复发需立即送医 [2] - 患儿发生热性惊厥时面色发青、呼吸暂停超过1分钟,抽搐后意识模糊无法唤醒,或伴随剧烈呕吐、头痛、颈部僵硬需立即送医 [2] 预防与护理措施 - 当发现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按剂量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可配合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区域进行物理降温,单次不超过20分钟 [2] - 避免酒精擦身和冰袋直接敷额,不要给发热患儿“捂汗”,应保持室温适宜,让孩子穿着宽松衣物,促进散热 [2] - 单纯性的热性惊厥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儿童造成长期伤害,但发作后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2]
亨迪药业三名股东拟“组团”减持
深圳商报· 2025-11-12 23:57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三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33% [1] - 股东宁康企管(持股5.63%)计划减持不超过1%股份(4,176,000股) [1] - 股东倍康企管(持股1.88%)计划减持不超过0.33%股份(1,392,000股) [1] - 股东雷小艳(持股3.75%)计划减持不超过1%股份(4,176,000股)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规划 [2] - 按最新股价15.50元计算,三股东合计套现金额或不超过1.51亿元 [3] 近期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11月10日盘中一度涨至16.95元/股,逼近年内最高点16.97元/股 [2] - 11月12日公司股价收于15.50元/股,单日下跌2.39%,总市值为64.73亿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主要产品包括布洛芬、右旋布洛芬、托拉塞米等 [3] - 公司是全球六大主要布洛芬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在国内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及销售规模排名第二 [3]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下降4.52% [3]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093万元,同比下降71.96% [3]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4万元,同比下降99.14% [3]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87万元,同比下降61.46% [3]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8413万元,同比下降8.68% [3]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39万元,同比下降61.3% [3] - 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87万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的151万元有所扩大 [3] - 公司营收及净利润自去年一季度开始持续负增长,主要由于布洛芬销量减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 [3]
特朗普乖乖履行承诺,中方还有三张王牌在手,每招都能卡美国脖子
搜狐财经· 2025-11-07 15:38
中美贸易政策调整 - 美国宣布自2025年11月10日起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并延长一年24%对等关税豁免期 [1] - 美国暂停对中国海事运输、国际物流和船舶制造业等行业的301调查措施 [1] - 中国停止对美国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措施并暂停对美国加征的24%关税一年 [3] 中国在关键行业的优势地位 - 中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生产电池正负极材料分别占全球市场79%和92% [6] - 中国控制全球80%精炼钴供应和98%精炼石墨供应 全球最大两家电池生产商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6] - 中国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 该领域是汽车、消费电子和国防等行业核心组件 [6] 医药行业供应链依赖 - 美国许多药品原料药或前体化学品依赖中国进口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主要成分来自中国 [8] - 美国在口罩、外科手套、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供应 [8]
美媒炒作: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掐住美国
观察者网· 2025-11-06 13:2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中国通过数十年产业政策布局,在多个关键领域构建起供应链主导地位,这些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医药原料药,对美国形成所谓“卡脖子”的能力 [1][6][9] 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全球前两大电池生产商均为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1] - 中国供应商生产了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 [2] - 在锂等原材料的精炼化工产品领域,中国企业占63%的市场份额,同时控制着80%的精炼钴供应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 [2] - 产业优势源于2015年宣布扩大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并为数百家电车企和电池厂商打开空间,2015年至2019年间鼓励本土车企使用经认证的国产电池 [6] - 为巩固主导地位,中国对部分锂离子电池制造相关技术的海外转让实施许可管理,并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6] 半导体领域 - 中国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这类芯片是汽车、消费电子和国防等行业的关键组件 [6] - 为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制造能力 [6] - 在关键矿产方面,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9%,且是全球锗的主要生产国,并已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 [6] 医药行业 - 美国药店或柜台上销售的药物,其原料药或生产原料药所需的前体化学品,往往由中国供应 [9] - 美国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就大多来自中国,中国也是抗生素原料药的重要生产国 [9] - 印度生产仿制药所用的大量原料药,其源头仍在中国 [10] - 中国在2015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列为产业发展重点,并在第十五五年规划中再次强调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 [13] 产业体系与自给自足战略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15] - 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在系统地追求经济自给自足,提出完善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增强供应链韧性,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4][15] - 除最先进芯片外,中国已相当成功地逐步将美国产品排除出本国供应链 [16]
越吃越痛!每月超10天用止痛药,可能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中国经济网· 2025-10-30 11:40
偏头痛疾病负担 -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单侧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导致患者难以正常活动 [2] - 偏头痛与21种共病相关,包括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并显著增加卒中风险1.73倍,增加隐匿性颅内病灶发生风险7.1倍 [2] - 在18至34岁年轻人群中,偏头痛是与卒中发生相关性最强的非传统危险因素之一 [2]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风险 - 每月服用常规非甾体抗炎药超过15天,或曲普坦类特异性止痛药超过10天,可能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2] - 长期应用急性镇痛药物会引起三叉神经伤害性通路的敏化,导致大脑疼痛警报系统异常敏感,头痛阈值降低,发作更频繁 [3] -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是指患者因过度使用镇痛药导致原有头痛加重或出现新的头痛,停药或减药后头痛可减轻或消失 [2] 中国偏头痛诊疗现状 - 中国约有1.3亿偏头痛患者,就诊率仅为52.9%,意味着近一半患者从未就医 [4] - 2015年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诊断正确率仅为0.8%,患者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长达4年,2023年诊断率上升至3.5% [4] - 全国已建立740家头痛中心和门诊,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初步建成头痛防控网络 [4] 头痛防控体系建设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于2022年7月启动中国头痛防控基地及体系建设 [4]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牵头发起《MOH清零项目》,计划以20家头痛中心为试点,探索动态清零管理模式 [4][5] - 项目旨在建立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的全链条规范路径,为患者提供CGRP受体拮抗剂等治疗选择,降低药物过度使用风险 [4]
中国对美国还是太仁慈了,手里攥着那么多牌都不打!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10
潜在经济与贸易措施 - 公司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从峰值约1.3万亿美元降至约7307亿美元,为世界第三大持有国 [1] - 原料药在美国进口市场中占比约60%,关键药物如布洛芬进口依赖度达95% [4] - 工业制造能力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几乎所有门类,是全球最大制造国 [4] 措施的影响分析 - 大幅抛售美债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导致价格暴跌和本金损失 [1] - 动用原料药措施可能使美国医药市场陷入混乱,推高医疗成本 [4] - 切断出口或抵制美元结算将严重冲击自身产业和就业,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8] 当前策略与考量 - 对美主要使用稀土和大豆措施,属于精准打击而非全面出击 [8] - 采取稳步小幅减持美债的方式以保护自身利益,而非一次性清仓 [2] - 人民币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体系崩溃将引发全球货币混乱 [8]
稀土只是前戏!当着全世界的面,美国学者坦言:中方还有一张“王牌”没打,特朗普无能为力
搜狐财经· 2025-10-21 20:25
美股市场震荡 - 美国股市三大指数齐齐收跌,有“七姐妹”之称的七大科技巨头一夜蒸发7000多亿美元市值 [1] - 铜、油、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跟着跳水,整个市场被贸易链断裂的恐慌笼罩 [1] -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否定了关税“极限施压”的有效性 [1] 稀土行业反制措施 - 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的反制措施是市场震荡的直接导火索 [1]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广泛用于芯片制造、军工雷达、导弹导航系统等关键领域 [1] - 中国在全球稀土提炼领域的份额超过八成,这种优势让美国根本无法绕开 [1] 化工医药行业依赖 - 美国进口的氢化可的松有96%来自中国,布洛芬进口来源占比90%,乙酰氨基酚有73%来自中国 [3] - 美国FDA备案的活性药物成分中,中国和印度共占82%的份额 [3] - 印度生产活性药物成分所需的原料有70%要从中国进口,所谓的“印度替代方案”本质上只是绕个弯继续依赖中国 [3] 农业及相关产业风险 - 美国农业所需的农药中间体大量依赖中国供应,化工原料供应链中断将导致农作物产量下滑 [5] - 美国2025年上半年的真实经济增长率(若剔除新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投资增量)只有0.1%,虚假繁荣经不起贸易摩擦冲击 [5] - 辉瑞、强生等大型药企38%的重大交易涉及中国药物,曾强烈反对限制中国创新药的行政令 [6] 贸易博弈格局 - 贸易博弈的胜负关键在于产业链根基的稳固性,而非表面的强硬姿态 [8] - 美国内部的利益分歧暴露,企业界、农场主、零售商等曾经的“铁杆支持者”正被推向对立面 [6][8] - 中国通过精准反制展现定力,并未急于亮出化工医药“王牌” [8]
请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不容忽视 正视“痛”点守护健康
央视网· 2025-10-20 10:51
疼痛疾病概况 - 临床统计显示50%以上的患者因疼痛就诊[1] - 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 长期忽视可能导致抑郁和睡眠障碍[1] - 成年人偏头痛发病率高达10% 多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3][4] 疼痛与疾病关联 - 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伴有骨痛可能是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1] - 喉咙 胸部 肩臂或腹部疼痛可能是心脏病前兆[1] - 腰椎间盘突出和三叉神经痛属于需要关注的慢性疼痛[1] 疼痛治疗方式 - 带状疱疹和偏头痛等疼痛及时治疗可减轻痛苦[3] - 轻度偏头痛可选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控制症状[4] - 中重度偏头痛需选择二线用药或曲坦类药物 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4] 镇痛药安全性 - 镇痛药分为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两类[6] - 非阿片类药物长期服用不会产生药物依赖[6] -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非阿片类镇痛药遵照说明书使用安全且不会引起成瘾[8] - 阿片类镇痛药在常规剂量和规范化使用情况下成瘾病例少见[8][10]
对华征税500%!美国就差临门一脚,突然发现中国还把着一个命门
搜狐财经· 2025-10-19 17:53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 - 美国参议院已达成共识,拟授权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最高500%的关税 [1] - 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计划自11月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威胁加征500%关税,试图联合欧洲盟友共同行动 [3] - 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宣布对稀土设备、部分中重稀土及锂电池关键材料等实施出口管制 [3] 美国制药行业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 - 美国市面上近700种获准使用的药品依赖仅在中国生产的化学原料 [3] - 美国抗生素原料药进口中,中国占比高达62.6% [3] - 1992至2024年间,美国抗生素年进口量暴涨约26倍,其国内制药商生产抗生素成品所需的活性药物成分超六成来自中国 [3] - 亚洲占美国原料药进口总量的比例从1992年的非主导地位飙升至2024年的75%,其中中国单国占比达到70.1% [5]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占据全球约30%的市场份额 [7] - 美国消费的布洛芬95%的原料由中国提供,氢化可的松91%来自中国,肝素中国供应全球70%-80%的原料药,美国80%的肝素需求依赖中国进口 [7] 产业链结构与替代难度 - 美国最后一家青霉素工厂于2004年关闭,现已完全丧失青霉素生产能力 [5] - 以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为例,其成品虽由印度、加拿大等国生产,但两种核心原料完全产自中国 [5] - 印度作为仿制药大国,80%的阿莫西林半成品需从中国进口,七成抗生素原料药依赖中国供应 [5] - 美国本土生产原料药因环保标准严苛,废水处理成本比中国高两倍多,加上人工费用,本土原料价格比中国贵四成以上 [5] - 建设一座合格的原料药工厂需投入20多亿美元,并等待五到十年才能投产 [9] 成本影响与行业观点 -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测算,即便只征收25%的关税,美国每年药品成本将增加510亿美元,若成本转嫁将导致药价上涨12.9% [7] - 辉瑞CEO博尔拉表示美国制药业必须与中国合作,指出中国在全球药物研发中的占比已跃升至30% [9] - 中国目前拥有约1200种候选新药,而十年前仅有大约60种,展现出惊人的速度、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 [9] 全球产业链格局 - 中国在原料药领域的优势基于完整的工业体系、成熟的技术工艺和合理的成本控制,是几十年发展的成果 [11] - 全球产业链是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其内在逻辑和稳定性 [11]
感觉痛不要忍!这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9 09:22
疼痛疾病分类与影响 - 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指病程超过三个月或原发病因去除后仍反复发作的疼痛 [2][3] - 长期忽视慢性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可能导致抑郁和睡眠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3] - 临床统计显示50%以上的患者因疼痛而就诊,慢性疼痛常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3] 特定疼痛与潜在疾病关联 - 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伴骨痛可能是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 [3] - 喉咙、胸部、肩臂或腹部疼痛可能是心脏病前兆,心源性牙痛是心脏预警信号 [3] - 阑尾、胆囊、胰腺问题及肠梗阻可能出现腹痛并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 疼痛治疗现状与药物使用 - 带状疱疹、偏头痛等疼痛及时治疗可显著减轻痛苦,成年人偏头痛发病率高达10%,多集中在20至40岁年龄段 [4] - 慢性疼痛患者就诊率不足60%,多数人因担心依赖性不敢使用镇痛药 [5] -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阿片类镇痛药对中轻度疼痛患者安全且不引起成瘾,规范化使用下阿片类药物成瘾病例少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