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S)
icon
搜索文档
遭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诉讼,蔚来回应:源于不实指控,无事实依据
凤凰网· 2025-10-16 21:41
事件背景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起诉蔚来,指控其通过合作伙伴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并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 [1] 公司回应 - 蔚来回应称案件源于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报告中的不实指控,并非针对近期经营状况 [1] - 公司强调2022年8月已完成独立内部调查,相关指控均无事实依据 [1] - 蔚来表示作为三地上市企业,始终严格遵守合规和企业治理要求 [1] 业务模式辩护 - 蔚来称其电池租用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购车和用车体验,并推动了动力电池寿命的进步 [1] - 公司将继续推动电池技术进步与商业模式创新,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良性发展 [1] 机构观点 - 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大和资本等机构发布报告不支持灰熊的报告结论 [1] - 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指出灰熊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的担忧毫无根据,商业模式的元素被严重误解 [1][2] - 上述机构认为灰熊提出的质疑是对BaaS模式的误读,混淆了相关概念和数据 [1]
蔚来高管回应遭证券欺诈指控
财联社· 2025-10-16 20:14
股价波动与市场事件 - 蔚来汽车港股10月16日收盘报49.28港元,单日下跌8.99% [2] - 股价下跌的直接诱因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于8月将蔚来汽车及其CEO李斌、前CFO奉玮告上美国法庭,指控其涉嫌证券欺诈 [2] GIC指控的核心内容 - GIC指控蔚来通过其关联公司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 [3] - 蔚能成立后,蔚来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从28.5亿元大幅增至66.4亿元 [3] - 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累计买入5445万股蔚来ADS,据估算其投资损失可能达5亿至20亿美元 [3] 公司回应与历史背景 - 蔚来汽车一位高管表示,此次诉讼是2022年灰熊做空报告的后续事件,并质疑近期有人炒作该事件 [3] - 针对2022年灰熊的做空报告,蔚来已完成独立内部审查,审查由独立委员会在第三方专业顾问协助下进行,结论是所有指控均不成立 [3] - 美国证券交易所曾就蔚能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向蔚来发出问询,但后续未有相关行动 [4] 投资机构观点 - 包括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大和资本在内的多家投资机构发布报告,不支持灰熊报告的结论 [5] - 德意志银行指出灰熊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S)的担忧毫无根据,其商业模式被严重误解 [5] - 花旗银行表示,BaaS商业模式及向蔚能销售电池包的收入确认已在港交所上市过程中经过尽职调查,并接受定期审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