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疟疾
icon
搜索文档
“小”蚊虫带来“大”麻烦?牢记这四点有效预防
新华社· 2025-07-17 09:21
蚊媒传染病现状与防控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需警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蚊媒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2021年宣布消除疟疾,2006年全国疟疾病例6万多例 [2] - 全球化与气候变化带来新挑战,2024年全球登革热病例达1400万例创历史新高,边境地区面临输入性风险 [3]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疫情 - 夏季南方省份登革热本土疫情风险上升,广东顺德出现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均为轻症 [5] -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1-12天,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腕关节剧痛是重要特征,与登革热症状相似但关节痛更显著 [5] - 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东南亚疫情持续活跃,多数患者为轻症约一周可治愈 [5] 预防措施与建议 - 清除小型积水容器是根本措施,伊蚊幼虫孳生于瓶罐、轮胎、花盆等积水处 [8] - 个人防护包括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液、安装纱窗蚊帐,减少户外草丛逗留 [8] - 前往东南亚、非洲等流行区需查询疫情信息,归国后14天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8]
被蚊子叮咬后离死亡有多近?
虎嗅· 2025-07-10 17:04
蚊媒传染病的全球危害 - 蚊子每年导致全球78万人死亡 位居最致命动物榜首 [1][5][6] - 蚊媒传染病包括登革热 疟疾 乙型脑炎等 轻则发热头痛 重则凝血障碍或脑炎 [9] - 全球登革热病例近50年激增30倍 与气候变暖 经济全球化及旅游业发展相关 [11] 中国蚊媒传染病现状 - 中国登革热病例2023年起急速增长 疟疾以境外输入为主 乙脑病例控制在较低水平 [9] - 白纹伊蚊已分布25省 埃及伊蚊集中于广东海南 并向云南扩散 [12] - 中国虽获消除疟疾认证 但非洲东南亚输入病例仍构成潜在威胁 [13] 中国蚊虫分布特征 - 蚊子最多省份包括云南 四川 重庆 湖北 浙江 江苏 山东 河北 辽宁 打破南方潮湿地区蚊子多的传统认知 [16][17] - 中国已知蚊虫达46属418种 主要种类为淡色/致倦库蚊 三带喙库蚊 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 [19] 蚊虫活动规律 - 库蚊活动呈双高峰模式 黄昏19:00-21:00和凌晨4:00-6:00 [20] - 中华按蚊夜间觅食高峰为19:00-21:00 凌晨有小高峰 [21] - 白纹伊蚊全天均可吸血 被称为"劳模" [21] 蚊虫演化与叮咬机制 - 蚊子起源于2 5亿-2 01亿年前 最早化石为1 3亿年前黎巴嫩琥珀 [24] - 叮咬后红肿程度与唾液过敏原含量正相关 过敏原越高炎症反应越剧烈 [25] 防蚊措施 - 体温高 气味重 汗液多 深色衣着者更易被叮咬 [27] - 有效防蚊方法包括使用驱蚊液 勤洗澡 穿浅色衣物 减少剧烈运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