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搜索文档
省疾控发布远离虫媒传染病防护指南
海南日报· 2025-07-26 10:01
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需注意: 家里的花瓶、花盆托盘、水桶等,别让积水长时间留存,做到"翻盆倒罐" 省疾控发布远离虫媒传染病防护指南 户外着装需注意 家中盆罐勿积水 阳台、屋顶的杂物及时清理,避免积水形成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珂)暑假,外出游玩、亲近大自然是很多朋友的选择,然而夏 季户外的蚊虫、潜藏在草丛的蜱虫等虫媒的叮咬概率增多,可能引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莱姆病、恙 虫病等虫媒传染病。省疾控近日发布常见的虫媒传染病科学防护指南,希望大家健康出游。 外出穿长袖长裤,尽量选择浅色衣物,减少蚊虫"锁定";在裸露皮肤涂抹合格的驱蚊产品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流感等疾病相似,容易被忽视。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头 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因此,如有蚊虫叮咬史,尤其是近2周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区旅居史, 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 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睡觉用蚊帐,从物理层面把伊蚊挡在外面 蜱虫叮咬本身可能只引起局部轻微红肿、瘙痒、疼痛。但一旦感染了蜱传疾病,通常在叮咬后数天 至数周内(潜伏期不等)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发热(最常见);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畏寒、寒战;恶心、呕 吐、 ...
广州这13家医院成为定点收治医院→
第一财经· 2025-07-25 18:53
本文字数:501,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2025.07. 25 微信编辑 | 龙王 实习生 | 小朱 第 一 财 经 持 续 追 踪 财 经 热 点 。 若 您 掌 握 公 司 动 态 、 行 业 趋 势 、 金 融 事 件 等 有 价 值 的 线 索 , 欢 迎 提 供 。 专 用 邮 箱 : 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7月25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公布了一份关于广州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信息表, 共有13家定点收治医院。 具体这13家医院分别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矿泉院区)、广东省第二 人民医院、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五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 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这些医院分布在广州11个区 中。 近期,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蚊虫进入繁殖高峰期,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增大。防蚊灭蚊是 预防"两热" ...
对话感染性疾病科专家:基孔肯雅热以轻症为主,可防可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20:4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佳英 广州报道 7月21日深夜,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致市民朋友的倡议书",倡议书表示,广东近期蚊虫已进 入快速繁殖期,广东省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登革热疫情也进入快速上升期,号召大家清积水、灭成 蚊、防叮咬。 截至7月20日,根据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信息,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 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疫情形势引人关注,基孔肯雅热,这一源自非洲、南亚与东南亚的疾病,其关节疼痛症状尤为突出,甚 至被传"疼得直不起腰"。那么,基孔肯雅热究竟有何特性,关节疼痛情况如何?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在 传播途径和症状上有何异同?若出现发热、关节剧痛等疑似症状,应如何科学应对?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周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本次疫情呈现 明显地域聚集性,90%以上病例集中在佛山顺德。而且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相同,流行区域 和流行时间相近,临床表现亦类似。尽管报告的基孔肯雅热患者目前以轻症为主,应加强蚊媒控制力度 并做好自我防护,以减少疫情扩散风险。 "疼得直不起腰"是真的吗? 《21世纪》:广东省此次 ...
广东佛山顺德已确诊2471例,基孔肯雅病毒毒性如何,怎么防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8:25
基孔肯雅热疫情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21日,佛山市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47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1] - 7月8日一周内确诊478例,源头为境外务工返乡的输入性病例,通过本地伊蚊传播扩散 [1] - 基孔肯雅热由CHIK-V病毒引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1-12天(多为3-7天),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痛(手腕/膝/踝等小关节)、斑丘疹,多数患者5-7天恢复,个别关节痛可持续2-3个月 [1] 与登革热的区别 - 传播途径相同:均为伊蚊传播,防控措施一致(防蚊隔离+灭蚊) [4] - 差异点:基孔肯雅热潜伏期更短、传播更快;登革热为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以小关节疼痛为主且持续时间可能更久 [4] - 两者临床症状相似(发热+皮疹),但基孔肯雅热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名称意为"扭曲如被折断",描述患者因剧痛弯腰的姿态 [3][4] 易感人群与传播特性 - 需重点关注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慢病患者,易出现并发症 [5] - 病毒无直接人传人,依赖伊蚊叮咬传播,蚊虫叮咬病毒血症宿主后经8-12天潜伏期可传播,病毒在蚊体内存活时间较长甚至终生传染 [6][8] - 流行分城市型(人-蚊-人传播)和丛林型(灵长类-蚊-灵长类传播) [7] 防控与旅行建议 - 灭蚊为核心手段:清除小型积水(瓶罐/轮胎/花盆等),使用驱蚊液、纱窗蚊帐等 [8] - 病毒不耐热(58℃以上灭活)和消毒剂(乙醇/次氯酸钠等) [8] - 前往东南亚/非洲等流行区需提前查询疫情,归国后14天健康监测;中国疾控中心提示关注墨西哥、巴西等10国登革热疫情及法国属地基孔肯雅热风险 [9]
“小”蚊虫带来“大”麻烦?牢记这四点有效预防
新华社· 2025-07-17 09:21
夏季气温攀升、降雨量增多,蚊虫活动愈发活跃。中国疾控中心16日发布专门健康提示,提醒公众 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要警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做好清除蚊虫孳生地、防蚊灭蚊等预 防举措。 什么是蚊媒传染病?"小"虫子可能带来哪些"大"麻烦?人类和蚊虫的斗争是否随着气候环境变 化,"打怪升级"? 不可小看的蚊子—— 使人寒战、贫血的疟疾,使人抽搐、意识障碍的乙脑,使人高烧、全身剧痛、皮疹的登革热……蚊 子虽小,却可能通过叮咬传播多种致命传染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蚊媒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在2021年宣布消除了疟疾。 然而,全球化时代的"蚊虫迁徙"和气候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给蚊媒传染病防控带来了全新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报告登革热病例数为1400万,创历史新高。 蚊子的跨境流动,使我国亦面临较大"外防输入"压力。昆明海关公布信息显示,云南等边境地区不 仅有跨边境输入的疟疾病例,也有感染性按蚊飞越国境传播的风险。而气候变暖、降水增多等气候变 化,为登革热媒介伊蚊,提供了更加适宜生存的条件。 刘起勇指出,气候、环境、自然灾害、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
广东佛山顺德区确诊478例 小心这种由“花蚊子”传染的病
央视新闻· 2025-07-16 10:08
基孔肯雅热疫情通报 -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1] - 截至通报发布,顺德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均为轻症病例 [1] 基孔肯雅热疾病概述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2] - 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 [2] 感染症状 - 感染后通常3-7天内出现症状,包括高烧急袭(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 [4] - 剧痛缠身: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 [5][6] - 皮疹显现:高烧数天后,过半患者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 [7] - 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 [7] 与登革热的区别 - 两者均由伊蚊传播,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初期都有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8] - 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8] 防护措施 - 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 [10] - 清除积水:定期清理小区各种外环境自然积水,居民定期清理自家庭院和室内可能积水的容器 [11] - 清除杂草、卫生死角和垃圾 [13] - 物理隔离:安装纱门、纱窗,检查门窗缝隙,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 [13] - 休息时使用蚊帐,确保蚊帐的网眼足够小 [16] - 外出防护: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蚊液 [17] - 婴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以物理防蚊手段为主,包括穿着宽松的防蚊衣裤,婴儿车上可以使用纱巾或专用的小蚊帐 [19] - 灭杀措施:室内灭蚊以电蚊拍、灭蚊灯等为主,可辅以电蚊香等 [20] - 蚊虫密度较高时,或本地有蚊媒传染病流行时,需使用正规的卫生杀虫剂产品对蚊虫进行控制 [22] 被蚊子叮咬后的处理 - 不要反复抓挠,以免引起局部感染或过敏性皮炎,一般10~15分钟后痒感会明显消退 [22] - 可用肥皂水或盐水清洗止痒,若红肿扩散、渗液不止,或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2] 当前季节提示 -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需做好防蚊措施 [24] - 出现症状尽早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24]
暑期登革热进入高发季!发热皮疹怎么办?专家支招→
央视新闻· 2025-07-12 10:58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召开主题发布会,相关负责人通报,暑期人员流动增加,高温多雨,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预计 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风险将会增加。 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李艳:患者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或者轻症,少数发展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严重者甚至死亡。 老人、孕妇以及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登革病毒后,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 在这里也提醒公众,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如果伊蚊分布地区的市民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感染了登革热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近期,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已经进入夏季登革热高发期。发布会上,相关专家介绍,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导致,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 传染病。我国常年有登革热输入病例报告,每年夏秋季在部分南方省份会发生本地传播疫情。 国家疾控局新闻发言人 席晶晶:随着夏季蚊虫进入活跃期,部分南方省份发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本土疫情的风险逐步上升,发热伴血小板 减少综合征等蜱传疾病,在局部地区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手足口病 ...
被蚊子叮咬后离死亡有多近?
虎嗅· 2025-07-10 17:04
蚊媒传染病的全球危害 - 蚊子每年导致全球78万人死亡 位居最致命动物榜首 [1][5][6] - 蚊媒传染病包括登革热 疟疾 乙型脑炎等 轻则发热头痛 重则凝血障碍或脑炎 [9] - 全球登革热病例近50年激增30倍 与气候变暖 经济全球化及旅游业发展相关 [11] 中国蚊媒传染病现状 - 中国登革热病例2023年起急速增长 疟疾以境外输入为主 乙脑病例控制在较低水平 [9] - 白纹伊蚊已分布25省 埃及伊蚊集中于广东海南 并向云南扩散 [12] - 中国虽获消除疟疾认证 但非洲东南亚输入病例仍构成潜在威胁 [13] 中国蚊虫分布特征 - 蚊子最多省份包括云南 四川 重庆 湖北 浙江 江苏 山东 河北 辽宁 打破南方潮湿地区蚊子多的传统认知 [16][17] - 中国已知蚊虫达46属418种 主要种类为淡色/致倦库蚊 三带喙库蚊 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 [19] 蚊虫活动规律 - 库蚊活动呈双高峰模式 黄昏19:00-21:00和凌晨4:00-6:00 [20] - 中华按蚊夜间觅食高峰为19:00-21:00 凌晨有小高峰 [21] - 白纹伊蚊全天均可吸血 被称为"劳模" [21] 蚊虫演化与叮咬机制 - 蚊子起源于2 5亿-2 01亿年前 最早化石为1 3亿年前黎巴嫩琥珀 [24] - 叮咬后红肿程度与唾液过敏原含量正相关 过敏原越高炎症反应越剧烈 [25] 防蚊措施 - 体温高 气味重 汗液多 深色衣着者更易被叮咬 [27] - 有效防蚊方法包括使用驱蚊液 勤洗澡 穿浅色衣物 减少剧烈运动 [27]
巴西今年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超143万例
快讯· 2025-06-02 23:02
巴西今年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超143万例 智通财经6月2日电,根据巴西卫生部发布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6月2日,巴西今年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 例上升至1430300例,死亡病例上升至1075例,另有818例疑似死亡病例在调查中。目前,巴西登革热最 严重的地区分别为圣保罗州、米纳斯吉拉斯州以及巴拉那州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