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

搜索文档
广东处于登革热本地疫情流行期 上周新增177例病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21:59
中新网广州9月3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日发布该省登革热监测周报,8月25日至 31日,全省共报告177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164例。 广东处于登革热本地疫情流行期 上周新增177例病例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广东是登革热高发省份,常年 均有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报告,每年5月至11月期间是常见的本地疫情流行期。 当前广东已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康敏称,市民日常应注意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同时做 好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当所在小区或社区发生登革热病例时,市民应配合防疫工作人员清理室内孳生 地和杀灭成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上述本地病例分布在广州50例,深圳31例,潮州23例,佛山14例,中山11例,汕头6例,湛江、云浮各5 例,珠海、东莞各4例,江门3例,河源、惠州、汕尾、阳江、茂名、肇庆、清远和揭阳各1例;输入病 例13例,分布在深圳3例,广州、东莞和中山各2例,汕头、佛山、惠州和湛江各1例(按照现住址统 计)。 当天,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发布8月18日至24日的登革热监测周报,显示该省该周共报告143例登 革热 ...
潮安区龙湖镇开展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21:35
活动背景与组织 - 潮安区龙湖卫生院在龙湖镇人民政府及中山结对帮扶潮州驻龙湖镇工作队支持下联合社区居委会开展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聚焦慢阻肺防治与登革热防控[2][3] - 活动由龙湖卫生院党支部书记吕雪蕊主持属于"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五进活动中进社区的重要环节通过送知识送技能送服务形式延伸健康管理至群众家门口[7][8][9] - 参与单位包括中山帮扶工作队驻市尾村第一书记宋毅洋驻三英村第一书记徐志坪龙湖镇人民政府人大副主席吴林公共服务办主任曾碧君龙湖卫生院院长蔡界新书记吕雪蕊及龙湖社区居委会书记李桂华[4][5] 活动内容与实施 - 龙湖卫生院住院部医师沈光浩科普慢阻肺发病机制及早期典型症状如活动后气短晨起咳嗽痰多并现场演示吹气测试肺功能检测仪筛查等初筛方法邀请居民体验增强早筛早诊意识[18][19][20] - 龙湖卫生院防疫组讲师柯银叶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科普解读传播机制典型症状防控要点及防蚊灭蚊技巧通过查清防标准化流程演示强化清除积水消灭成蚊个人防护三位一体防控意识[21][22][23] - 医务人员向居民发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手册及"两热"宣传单等资料300余份为150余人次提供量血压测血糖服务同时中山结对帮扶工作队及龙湖社区居委会赠送防控物品和礼品[25][26][27] 活动目标与未来计划 - 活动旨在将专业健康指导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提升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与能力落实早防早治科学用药健康理念共同建设健康社区[9][11][12] - 龙湖卫生院院长蔡界新强调当前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高发季蚊媒传染病防控不可忽视此次活动是登革热防控科普下沉社区的具体举措[13][14][16] - 龙湖卫生院未来将聚焦辖区群众健康需求创新科普形式深化五进健康教育宣传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15][29][30]
武汉疾控发布致广大市民倡议书
证券时报· 2025-08-07 17:12
疾病背景与传播现状 -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 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3][11] - 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 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11] - 武汉与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频繁 存在从广东佛山等地输入并引起本地传播的较高风险[3] 传播特性与临床表现 -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白天叮咬传播 吸血高峰分别为早上6-8时和下午5-7时[11]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 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11] - 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咳嗽或打喷嚏发生人际传播 没有"人传人"迹象[12] 高风险人群特征 - 新生儿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更易受病毒侵害[12] - 老年人感染后病情可能加重且并发症风险较高[12] - 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后病情恶化风险高[12] 防控措施建议 - 清除可能积水的容器 水生植物定期换水 储水容器严密加盖[3][4] - 安装纱门纱窗 使用蚊帐蚊香 外出穿浅色长衣裤并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剂[6] - 避免在蚊虫出没高峰时段(上午7-9点、下午5-7点)于树荫草丛等潮湿处逗留[6] 就医指导与处置要求 - 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2][7] - 小区周边出现病例时应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处置工作[2][7] - 目前无针对性抗病毒药物 以对症治疗为主 重症和死亡风险相对不高[12]
武汉疾控发布致广大市民倡议书
中国基金报· 2025-08-07 13:56
疾病传播风险背景 -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属于蚊媒传染病 当前夏季是蚊虫孳生活跃季节 [2] - 武汉与东南亚 非洲 美洲和珠三角等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频繁 输入性传播风险较高 [2] 环境管理措施 - 清除可能积水的容器 如废弃轮胎 花盆托盘 垃圾桶等 水生植物需定期换水并清洗根部 [3] - 管理储水设施 水桶 水缸 水槽等储水容器需严密加盖并定期换水 [4] - 疏通沟渠 填补建筑凹陷 确保排水畅通 减少积水死角 [5] 个人防护方案 - 居家安装纱门 纱窗 使用蚊帐 必要时使用蚊香和驱蚊液 [6] - 外出穿着浅色长衣长裤 裸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剂并及时补涂 [6] - 避免在蚊虫出没高峰时段(上午7-9点 下午5-7点)于树荫 草丛 水边等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6] 健康监测与就医指引 - 出现发热 关节痛 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7] - 小区或周边出现病例时 需积极配合相关处置工作 [7] 社区协作与信息管理 - 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清洁活动 互相监督周边卫生死角 [8] - 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疾病防控知识 不信谣不传谣 [9]
广东通报:第30周,全省报告119例登革热病例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09:36
登革热疫情监测 - 2025年第30周(7月21日至7月27日)广东省共报告119例登革热病例 [1] - 本地病例102例,主要分布在广州35例、云浮17例、佛山16例、中山15例 [1] - 输入病例17例,主要分布在广州5例、东莞5例、深圳3例 [1] 疾病特征与防控建议 -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导致,经伊蚊叮咬传播,症状包括发热、皮疹、肌肉骨骼关节痛,严重者可致死 [4] - 广东省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建议市民清理积水、清除杂物、做好个人防蚊措施 [4] - 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提供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配合防疫人员清理孳生地和杀灭成蚊 [4] - 前往流行地区需做好防蚊措施和健康监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