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在校博里看见“大学之大”
中国青年报· 2025-07-28 11:53
高等教育精神传承 - 梅贻琦提出"大学之大在于大师"理念,奠定中国高等教育评价标准 [2] - 西南联大在抗战期间坚持办学,三校联合保存教育火种 [2][3] - 北航师生100天研制新中国首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展现实践创新能力 [3] - 哈工大沈世钊团队耗时8年完成"中国天眼"核心结构,体现科研攻坚能力 [3] 大师科研成就 - 童第周变卖家产购置显微镜,在菜油灯下完成世界首例克隆鱼研究 [4][5] - 戚发轫主导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培养20余名博士生并建立空间羽流实验室 [5][6] - 印象初建立蝗虫分类系统,出版200万字专著记录全球10136种蝗虫 [7][8] - 钟观光采集15万号植物标本,创建北大标本室奠基中国植物分类学 [8] 青年家国情怀 - 北大学生发起五四运动,促成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 [9] - 西南联大师生引发"一二·一"运动,四烈士中最年轻者未满18岁 [10] - 交大首位学生党员张永和发展陆定一入党,形成红色基因传承 [11] 服务国家战略 - 1950年代上海财院毕业生扎根新疆,推动边疆经济发展 [12] - 对外经贸大学校友主导中国入世谈判,捐赠签字文件成镇馆之宝 [12] - 云南师大培养40万人才,90%师范生服务云南基础教育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