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压力指数

搜索文档
张瑜:供改的压力度量
一瑜中的· 2025-03-21 15:14
核心观点 - 报告构建盈利压力指数定量评估供给侧改革压力,该指数可动态更新并解释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时点与行业选择[2] - 2024年三季报显示工业企业盈利压力指数升至6.7%,虽较2021年持续上升但仍低于2015年同期的10.5%[10][20] - 电源设备行业当前盈利压力指数达2000年以来最高值,已具备2015年供改行业特征;煤化工、结构材料、普钢接近但未突破前期高点[11][21] 指标构建要求 - 合格指标需满足:2015年处于局部最高点(理想为2000年以来最高,次优为2011年以来最高),且能横向比较行业间压力差异[4][14] - 2015年工业企业盈利压力指数达15%,为2000年以来次高(仅次于2008年),2011年以来最高值,符合指标第一要求[6][17] 盈利压力指数模型 - 计算公式:abs(亏损企业亏损额)/[abs(亏损企业亏损额)+盈利企业盈利额],取值0-1,数值越大代表行业盈利压力越大[5][16] - 经营利润数据剔除营业外收支、所得税等非主营业务影响,聚焦核心业务盈利能力[5][16] 2015年供改行业验证 - 横向排序前五:黑色金属冶炼(72.9%)、黑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58.6%)、煤炭开采[7][18] - 纵向筛选显示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三大行业2015年盈利压力均为2000-2015年期间峰值[7][18] - 实际政策选择钢铁+煤炭为主(明确3-5年去产能目标),有色为辅(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要求≥80%),与模型结果高度吻合[8][9][19] 当前行业压力分布 - 中信二级行业中:煤炭化工、普钢、电源设备、兵器兵装、光学光电、结构材料等盈利压力指数均超20%[11][21] - 电源设备(含风电/核电/太阳能/储能)成为唯一纵向横向均达标的行业,其压力指数创2000年以来新高[11][21] - 普钢、煤化工、结构材料(水泥/玻璃)价格指数持续走弱,需关注2024年报是否突破历史压力峰值[11][21] 历史供改政策对照 - 2016-2018年煤炭行业累计退出产能8亿吨,钢铁去产能1.7亿吨,有色行业重点调控电解铝产能利用率[15] - 政策文件显示供给侧改革明确量化目标:煤炭5年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钢铁5年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