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崛起

搜索文档
国产剧比中国电影先走一步?
虎嗅· 2025-04-14 18:34
行业趋势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长剧市场显著降温 开机剧集仅23部 为去年同期的50% 创近四年最低水平 [3][6] - 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数量持续下降 从2014年429部降至2023年156部 2024年进一步降至115部 [5] - 官方限集政策效果显现 剧集平均长度从高峰期的45集降至28集左右 [4] 内容表现数据 - 头部剧集播放量表现疲软 王宝强《棋士》集均1819.2万 孙俪《乌云之上》1227.5万 张国立《我的后半生》740万 均低于去年古偶剧《祈今朝》1490万的集均水平 [6] - 云合单日大盘初估播放量为19537万 其中《乌云之上》以2989万播放量位居榜首 市占率达15.3% [7] - 完播率数据堪忧 大部分剧集前五集弃剧率超50% 全剧完播率仅20%-30% [4] 商业价值变化 - 广告招商出现断崖式下跌 今年招商最佳剧集《国色芳华》广告时长2249秒 远低于去年亚军《与凤行》3610秒和《南来北往》2776秒的水平 [8] - 多部剧集面临裸播困境 《白色橄榄树》播出一个月广告时长仅30秒 《树下有片红房子》仅为25秒 [8] - 短剧平台快速崛起 红果短剧用户规模达1.66亿 接近优酷1.84亿 头部短剧聚合流量同比增长345% [10] 市场竞争格局 - 用户注意力转移至短剧形式 观众需求从沉浸感转向爽感 平台内容分发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 [9][10] - 长剧制作体系面临挑战 除少数精品剧场外 多数作品存在穿帮、换乘等质量问题 缺乏足够沉浸感 [12] - Netflix模式值得借鉴 通过建立最小有效叙事单元和观众分层 同时开发严肃文学、流行小说和古偶等多类型内容 [14] 转型方向探索 - 市场自我调整趋势明显 通过缩集数、提浓度、拍续集等方式应对变化 [14] - 成功案例显示高浓度短剧仍具竞争力 《我的阿勒泰》《新生》《山花烂漫时》等作品通过紧凑叙事获得认可 [14] - 需要建立内容热度、口碑与回报的三角平衡机制 针对不同观众层进行差异化内容供给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