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
icon
搜索文档
精准“爆破”癌细胞,有了新型“特种兵”(探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16 06:11
行业技术背景 -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主要手段之一 60%—70%肿瘤患者需接受放疗 [1] - 现有放疗技术在杀死癌细胞时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 [1] - BNCT技术通过二元靶向治疗实现精准癌细胞杀灭 副作用显著降低 [1] 技术原理与优势 - BNCT治疗流程分两步:先注射含硼-10靶向药物富集于癌细胞 再进行中子照射引发核反应 [1] - 核反应释放α粒子和锂-7粒子 射程极短(不足10微米)可精准破坏癌细胞DNA [1][2] - 相比X射线"地毯式轰炸"需25-30次照射 BNCT单次半小时照射即可实现更低副作用治疗 [2] - 相较核反应堆中子源 加速器中子源技术安全性更好且成本更低 [2] 技术研发突破 - 团队突破高功率加速器中子源系统 采用强流质子射频四极场加速器技术满足质子束流要求 [3] - 开发第二代含硼药物 通过自研合成工艺提升硼药质量与疗效 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3] - 自主开发国产BNCT治疗计划系统(TPS) 采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精准计算中子能谱和剂量分布 [3] - 实现加速器中子源—硼药—TPS全流程自主解决方案 技术实力跻身全球前列 [3] 临床应用进展 - BNCT技术已应用于头颈部肿瘤和恶性脑胶质瘤等多种肿瘤治疗 [2] - 当前型式检验基本完成 动物实验进展顺利 [3] - 计划2025年底开展临床试验 推动技术服务国内患者 [3]
西安交通大学—湖州中子科学实验室团队探索肿瘤治疗新路径 精准“爆破”癌细胞,有了新型“特种兵”(探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16 05:46
行业技术背景 -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主要手段之一 60%—70%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 [1] - 现有放疗技术在杀死癌细胞同时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不同程度伤害 [1] -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属于二元靶向治疗 通过含硼-10药物富集癌细胞后中子照射实现精准杀伤 [1] 技术原理与优势 - BNCT释放的α粒子和锂-7粒子射程极短 爆破范围不到10微米 小于单个癌细胞直径 [2] - 相比X射线治疗的"地毯式轰炸"和质子重离子治疗的"远程弹道导弹" BNCT采用"预埋炸药远程引爆"模式 [2] - 治疗时间仅需半小时左右 相比传统放疗25-30次照射大幅缩短 [2] 技术发展历程 - BNCT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 治疗可行性依赖含硼化合物开发和中子源技术突破 [2] - 20世纪BNCT主要依靠核反应堆产生中子束 受建造维护限制难以医院应用 [2] - 日本在21世纪率先研发加速器中子源技术 成功应用于头颈部肿瘤和恶性脑胶质瘤治疗 [2] 核心技术突破 - 研制高功率稳定运行的加速器中子源系统 采用强流质子射频四极场加速器技术路线 [3] - 开发第二代含硼药物 通过自研高效合成工艺提升研发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3] - 自主开发国产BNCT治疗计划系统(TPS) 采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计算中子能谱和剂量分布 [3] 产业化进展 - 成功开发BNCT加速器中子源—硼药—TPS全流程自主解决方案 [3] - 当前型式检验基本完成 动物实验进展顺利 [3] - 计划2023年底开展临床试验 推动技术临床应用 [3]
进入创新通道!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7-16 12:26
研发背景与行业概况 -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被称为继手术、传统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种癌症治疗方法",针对脑胶质瘤、头颈癌、黑色素瘤等难治性癌症具有显著优势 [2] - 全球BNCT市场2023年规模约数亿美元,预计2030年CAGR达10%-15%,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欧洲 [2] - 日本住友重工和Stella Pharma于2020年推出全球首款BNCT设备和硼药Steboronine,单次治疗费用约数万美元 [2]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06年启动BNCT研究,积累了离子源及射频四极加速器(RFQ)设计与制造经验 [2] 技术原理与产品优势 - BNCT利用中子与肿瘤内硼元素核反应产生的α粒子和锂离子精准杀伤癌细胞,射程仅1~2个细胞长度,对正常组织损伤极小 [6][9] - 治疗仅需1~2次照射(传统放疗约30次),单次治疗时间约半小时,采用一器多终端方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6][10] - 硼药BPA在肿瘤与正常细胞浓度比达3:1,未来有望提升至10:1~30:1,进一步扩大适应症 [8] - 设备建造费用约2亿元,低于质子治疗(3-5亿)和重离子治疗(6-10亿),年治疗人数超2500人 [10] 公司产品进展 - 国科中子BNCT设备为射频四极加速器(RFQ)驱动,采用2.8MeV加速器产生中子束流,2025年通过中国三类医疗器械检验 [3][5][20] - 设备已完成临床设计,离子源调试达标,RFQ加速器与散裂中子源结构相同,可靠性高 [17][19] - 2024年设备开机率>95%,累计运行6694小时,单日最长打靶时长超110毫安时 [17] 产业化与临床合作 - 公司与东莞市人民医院合作建设BNCT治疗中心,总建筑面积18421.61㎡,可容纳两台设备 [12] - 东莞市政府成立专项小组推进"药器审"协调及临床试验,加速项目落地 [12] - 2022年首台设备入驻东莞市人民医院,2025年完成临床检验报告交付 [15][20] 发展历程 - 2012年高能所启动BNCT治疗端研发,2018年获批珠江人才计划项目 [13][14] - 2020年研制首台加速器BNCT实验装置,2021年成立国科中子医疗公司 [14][15] - 2021年中科院控股与高能所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产业化 [15]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日来了!现场变身“科普狂欢现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5-24 20:07
活动概况 - 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2025公众开放日吸引超过1500位公众参与,创历史新高 [1] - 活动设置2场科普报告、2大科技展馆、3大科技主题展、4大科研团队实验室和16个科普小实验 [3] 科技创新展示 -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技术亮相,该技术通过含硼药物靶向输送至肿瘤细胞,利用中子束照射精准摧毁癌细胞 [3] - 新一代硼药研发聚焦纳米颗粒、抗体偶联等载体,以突破靶向效率和血脑屏障穿透难题,中国多机构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5] - 非晶智芯团队研发的电动全地形车、超导磁悬浮展区、气压实验等互动项目吸引公众参与 [6] - 大尺寸高温超导镀膜设备、智能非晶丝材料制备系统、大尺寸单晶材料工业化制备装备等国产高端装备仪器展示 [8] - 超高真空实验室开放,配备可观察0.1nm大小原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8] 科普教育与互动 - 两场科普报告分别涵盖硼药研发和类脑智能技术革命,现场互动热烈 [3][5] - 科学街设置十多个互动实验,包括超导反重力、大气压实验等,吸引儿童参与 [6] - 三棱镜科普志愿服务队上演"科学+魔法"实验秀,增强公众体验 [6] 行业展望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期待培养未来科学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