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管理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树立“碳中和”赛事标杆
经济日报· 2025-11-22 06:41
核心理念与总体成就 - 赛事以“绿色、低碳、无废、安全”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性创新实践,为全球大型体育赛事树立“碳中和”标杆 [1] - 开创全运会跨区域协作先河,实现首届“碳中和”全运会,该模式预计将在未来得到复制推广 [2] 绿色电力供应与减排成效 - 广东赛区采购18.8万张绿色电力证书,实现赛区全绿电供应,预计用电量为1.88亿千瓦时 [1] - 全绿电供应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等同于种植树木888万棵 [1] 场馆建设与改造的绿色实践 - 广东赛区90%以上场馆利用现有场馆进行维修改造提升,香港和澳门赛区同样依托既有场馆办赛 [1] - 多数场馆引入节能环保材料、高效机电设备、智慧照明系统、多场景分布式光伏等提效减碳技术 [1] -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改造后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 [1] - 香港启德体育园超过10%屋顶面积覆盖太阳能板,用于提供热水和电力,每年可减少约1000吨碳排放 [1] - 澳门塔石体育馆加装太阳能光伏板和节能照明系统,降低30%碳排放 [1] 赛事运营与供应链的低碳措施 - 赛会制服如风衣、长裤等使用环保材料制成 [2] - 广州所有场馆团餐使用可降解材质餐盒,承担保障任务的出租汽车100%为纯电动车 [2] - 东莞实现赛事筹备全程电子化覆盖,减少纸质文件消耗 [2] - 香港启德体育园全面采用经环保认证的可降解纸杯和木制餐具 [2] - 应用“微纳米级被动式制冷涂层”技术于100个志愿者服务站点,预计提供30万瓦制冷量,节约20万千瓦时电,减少100余吨二氧化碳排放 [2] 碳管理体系创新与公众参与 - 探索构建“测算—减排—抵消—认证”全链条碳管理体系 [2] - 广州赛区接收31家企业捐赠合计约38万吨碳产品,深圳赛区接收捐赠碳资产总量达10万吨,用于抵消赛区碳排放 [2] - 深圳推出“零碳全运”小程序,供市民线上捐赠个人碳账户排放量,以新颖方式参与全运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