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裂

搜索文档
美媒:美政府公开煽动愤怒和分裂,成为恐吓氛围的催化剂
环球时报· 2025-06-18 07:11
政治暴力事件 - 明尼苏达州两位州议员及其配偶遭枪击 造成1死2伤 嫌犯车辆中发现列有70余名政界人士的"刺杀名单" [1][2] - 美国总统特朗普谴责该暴力事件 称"这种可怕的暴力行为绝不能容忍" [1] 政治暴力趋势 - 针对美国公职人员的威胁事件显著增加 去年国会警察记录到超过9000起针对国会议员的威胁 [2] - 过去5年针对联邦法官的严重威胁超过1000起 地方官员也频繁遭遇政治暴力事件 [2] - 政治暴力导致具备资格的人才不愿担任公职 认为"不值得如此牺牲" [2] 社会背景因素 - 政治极化加剧 社交媒体匿名性助长攻击行为 远程办公减少不同观点交流 [3] - 政府分裂性言论和行为加剧紧张关系 如赦免1500名"国会山骚乱"参与者 [3] - 军队介入城市抗议活动被法官裁定为"非法军事化行为" 但裁决被暂缓执行 [3] 极端主义特征 - 暴力极端分子利用多种不满情绪为其行为辩护 包括对政府干预的抵触和虚假信息泛滥 [3] - 2021年"国会山骚乱"显示部分群体在合法手段失效后转向暴力实现政治目的 [3]
洛杉矶冲突持续,加州州长痛批!抗议活动已蔓延至全美多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15:13
洛杉矶冲突与移民政策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指责特朗普派遣国民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到洛杉矶是"战争"的一部分 旨在将权力集中到白宫 [1] - 联邦执法人员的搜捕行动超出逮捕"罪犯"范围 还包括"洗碗工 园丁 打零工的人和女裁缝" [1] - 抗议活动已从洛杉矶蔓延到美国至少24座城市 包括纽约 旧金山 达拉斯和奥斯汀等 [2] 特朗普政府立场 - 特朗普政府表示将继续针对移民的突击搜查和驱逐行动 [2] -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称"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将继续执法" [2] - 特朗普不排除援引《反叛乱法》的可能性 "如果出现叛乱 我肯定会动用它" [2] 两党政治博弈 - 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把移民问题当成政治工具 互相从不同角度攻击对方 [1][2] - 复旦大学教授韦宗友认为"美国社会分裂还会继续加剧" 两党在内外政策理念上存在尖锐对立 [2]
撕裂“天使之城”:洛杉矶冲突背后的美国对立、博弈与困境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3:47
加州移民冲突事件 - 洛杉矶因联邦移民执法行动爆发持续升级的大规模冲突 街头出现车辆焚毁、浓烟弥漫、人群聚集、商家关门的混乱景象 [1][2][4] - 冲突导火索为6月6日ICE在洛杉矶县多地突袭逮捕44名非法移民 引发500名抗议者冲击拘留所 双方使用警棍/催泪弹与砖块/石块对抗 [2][3] - 特朗普7日下令部署2000名国民警卫队 国防部调动500名海军陆战队待命 8日抗议者堵塞市中心主干道 军方使用催泪弹和橡皮子弹清场 [3][4][7] 联邦与地方政治博弈 - 特朗普绕过民主党州长纽森直接调动国民警卫队 纽森要求撤回指挥权 20多名民主党州长联合声明谴责联邦"权力滥用" [1][4][7] - 加州长期与联邦政府对立 涉及山火管理、关税争端及移民政策 2023年已就关税和移民拨款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 [5][7] - 冲突反映共和党与民主党在移民政策上的根本分歧 共和党主张强硬打击非法移民 民主党倾向宽松政策 双方将事件责任归咎对方 [5][6][7] 美国移民政策结构性矛盾 - 美国现有1100万非法移民 其中700万来自拉美国家 多从事建筑、农业等低端劳动 贡献税收但缺乏社会福利 [10][11] - 特朗普政府政策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扩大逮捕范围 3月起连等待上庭的无证移民也被抓捕 另一方面推出500万美元"金卡"吸引富豪投资移民 [10][11] - 移民法长期存在种族歧视 对亚洲和拉美移民限制严格 非法移民成为政治牺牲品 近期12国公民被全面暂停入境 7国遭部分限制 [10][11] 社会分裂与政治工具化 - 专家指出特朗普借事件展示打击非法移民决心 兑现MAGA竞选承诺 其第二任期政策从防御(建边境墙)转向进攻(大规模搜捕) [12] - 两党将移民问题政治工具化 共和党塑造移民为治安福利威胁 民主党关注家庭分离等社会成本 民粹主义与本土主义思潮加剧对立 [5][7][12] - 冲突暴露美国阶层、种族和党派裂痕 哈佛等高校国际学生亦成打击目标 移民政策矛盾持续深化社会分裂 [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