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共同体

搜索文档
促“最后一公里”变“最美一公里”(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互助活动虽好,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等问题。如何不让互助成为"一阵风""独角 戏"?形成可持续的利益联结与情感认同,让参与者切切实实有获得感是关键。 湖北秭归县滨湖社区为更好开展"银龄互助",探索推广"时间银行"模式。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失能老 年人后,可存下积分,不仅能兑换米面油,还可在之后需要帮助时用积分"购买"服务。一名68岁的志愿 者感慨:"帮助别人的同时为自己的将来存下养老保障,心里踏实。"让付出看得到、让互助有回报,方 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实现"细水长流"的互助常态。 "短短几个月,家乡美得真让人认不出来了!"看着错落有致的新房、相映成趣的绿树红花,云浮新屋村 村民张淑媛不禁感慨。如今美不胜收气象新,谁能想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过去却是"有新屋无新村", 杂物乱堆、杂草丛生。 局面是如何打开的?新屋村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党员骨干、乡贤、退役军人等成立互助工作队,筹措资 金带动村民开展"减乱加绿"系列活动。通过这支身边的工作队,当地形成"党组织领着干、党员带着群 众上"的共治局面,吸引数千人次投身乡村绿化,种植苗木780多株、建设小生态板块15个。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末梢,也是服务 ...
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原创性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 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积极推进社会治 理创新,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并展现出强大实践伟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伟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 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 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孕育形成,折射了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推进社会治 理创新的实践进程,具有丰富内涵、鲜明特色与重大实践意义。 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体系完备 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把 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 会、建设社 ...
我市召开群防群治“一呼百应”工作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
杭州日报· 2025-05-19 10:53
马小秋强调,要坚持合成作战,推动"一呼百应"防控理念、力量体系、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系 统构建全面参与、多元共治工作格局。要坚持协同应战,紧扣指挥调度、应急处置、条块协作等关键环 节,推动各类主体快速反应、联动响应,建立健全"打防管控"高效机制。要坚持实用实战,强化精准布 点、规范要素、专群结合等能力建设,着力构筑"点面结合"防控圈层。要坚持统筹备战,以问题导向靶 向推进重点部位整治、重点领域攻坚、重点矛盾化解,一体推动"抓源促治"常态长效。要加强组织领 导,厘清责任体系,强化举措落实,确保工作机制真正落地见效。 5月16日,我市召开群防群治"一呼百应"工作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平安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以及市委全会要求,全面部署"一呼百应"工作机 制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小秋出席并讲话。罗杰主持。 马小秋指出,构建"一呼百应"工作机制,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打造社会治理共同 体的具体实践,也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之 举。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践行"大平安"理念、锚定"大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