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库

搜索文档
300元“人肉开盒”陌生人,7000个机器人在线贩卖,四部门出手整治暗网
36氪· 2025-03-28 20:39
个人信息泄露与黑灰产业链 - "社工库"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核心工具,通过境外即时通信软件公开兜售,一个名为"天网社工库"的群组有54600多名成员,公开售卖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家庭地址等隐私信息 [8][9] - 黑灰产从业者提供分级付费服务:300元可购买一套完整隐私信息,500元包月无限查询,2000元永久无限查询,支持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 [9][11] - 监测数据显示境外社交软件上有7000多个"社工库"机器人,暗网数量超过3000个 [12] - 典型案例包括:2018年铁路12306的60万账号和410万联系人信息泄露,万豪酒店5亿顾客数据泄露(确认3.27亿用户详细信息) [12] 数据泄露源头与行业现状 - 80%数据泄露风险来自内部人员,商业银行、快递企业等存在员工私自出售工作账号导致大规模泄露的案例 [13] - 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事件中71.8%涉及个人信息,总量达266.9亿条,相当于14亿中国人人均泄露19条 [15] - 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泄露主因:内部人员泄露占32.3%,合作伙伴泄露占23.7%,外部攻击仅占5% [16] - 房地产、教育、科技等行业频发数据泄露事件,2023-2024年公开处罚金额集中在5-10万元区间,最高单笔仅10万元 [20] 法律处罚与行业应对 - 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对企业系统运营者的罚款上限为5000万元或年营业额5% [19] - 实际处罚力度远低于国际标准:万豪泄露3.44亿人数据被罚5200万美元(约3.78亿人民币),而国内同类事件最高罚金仅10万元 [19][20] - 行业安全建设成本与罚款倒挂:某高校数据泄露被罚80万元后,因安全方案最低报价200万元而放弃建设 [21] 行业监管动态 - 2025年四部门将联合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借贷、求职招聘、出行购票等领域的个人信息违法犯罪 [29] - 央视315曝光云企智能、启科科技等企业通过技术手段非法抓取用户3800项标签数据 [25]
中国开盒产业链
创业邦· 2025-03-25 16:35
百度副总裁事件调查结果 - 百度通报副总裁谢广军无权限调取用户数据 [3] - 所谓"家长给的"实为红包而非数据 [3] - 开盒数据主要来源于境外软件而非百度 [3] 开盒产业链定义与演变 - 开盒是人肉搜索的升级版 本质为曝光真实身份 [4][5] - 互联网匿名时代终结于博客 QQ空间等平台暴露个人信息 [6][7][9] - 早期人肉搜索需群体协作 开盒降低门槛至一对一服务 [12][15] 产业链上游:数据泄露来源 - 黑客通过社会工程学攻击获取数据库 [18][19][20] - 脱库方式分为自发式攻击与定制化需求 [22][23][25] - 内鬼监守自盗现象普遍 涉及物业 快递等多行业 [34][36][38] 产业链中游:社工库运营 - 黑客将数据售予库主整合形成完整人物画像 [41][42][46] - 手机号成为跨数据库关联的关键字段 [50][52][53] - 头部社工库自称拥有150亿条数据或8亿人口信息 [58] 产业链下游:商业化应用 - 电诈集团为主要客户 批量采购数据 [60][61] - 查询服务商提供分层定价 如户籍10U 婚姻记录50U [63] - 模糊查询技术"猎魔"可通过弱关联信息精准定位目标 [67] 典型应用场景与危害 - 饭圈利用开盒追踪明星行程或实施网暴 [74][75][77] - 催债公司通过开盒获取债务人住址等隐私 [79] - 受害者可能遭遇寿衣寄送 网贷冒用等衍生侵害 [71][72] 数据泄露重大案例 - 2019年淘宝11 8亿条用户信息泄露 [44] - 2020年新浪微博5 38亿条数据暗网出售 [44] - 2024年蜜雪冰城等企业高管信息以2分钱/条售卖 [44] 技术操作细节 - 撞库利用用户多平台同密码习惯实施攻击 [29][30] - 洗库指转移受害者虚拟资产如游戏装备等 [31][32] - 自动化查询机器人实现24小时无间断服务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