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休息权

搜索文档
放假回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判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2 12:42
劳动争议案件判决 - 李女士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微信处理工作指令、修改方案等实质性工作内容 法院最终认定这些时长为加班时长并判决公司支付加班费9万元 [1][2] - 公司辩称加班须经过审核确认且李女士未提出加班申请 但法院认为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足以证明存在隐性加班事实 [1] -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强调不能因未在工作场所或未经审批而否定加班 需综合评估工作实质内容 [2] 隐性加班现象与法律趋势 - 数字化办公普及导致"隐形加班"频发 劳动者需留存聊天记录等证据 用人单位需规范用工管理 [2] - 最高法、人社部已明确"996工作制"违法 2022年北京、山东等9省份开展超时加班排查整治 [3] - "离线休息权"被视为劳动者基本权益 国家通过司法判例和政策释放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信号 [2][3] 行业用工规范与社会治理 - 法院判决虚化工作场所概念 以实质工作内容作为加班认定标准 对行业用工管理提出新要求 [2] - 国家通过抬高违法成本压缩用人单位"任性"空间 推动职场氛围向健康和谐方向发展 [3] - 中青评论指出 拒绝隐形加班是社会进步必然要求 需平衡"在线工作收益"与"离线休息保障"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