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智能(AI4S)

搜索文档
上海探索试点“科学数据银行” 科技服务业企业纳入“沪科专贷”“沪科专贴”支持范围
解放日报· 2025-05-23 09:41
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 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强主体、补链条、改机制,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科技服务业是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等特点 [1] - 行业通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服务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科技创新资源开放 - 探索试点"科学数据银行"模式,建立高校院所间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 [1] - 推动大数据、大模型在科技研发细分领域的垂直应用,提升AI4S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1] -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计划基于1500万份生物样本库探索"数据驱动的生物样本库"新范式,借鉴英国生物银行模式 [2] 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 - 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集聚区"体系化布局机制,强化技术与市场可行性"双验证"功能 [2] - 市科委研究制订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方案,鼓励高校院所搭建早期成果池并筛选"种子"清单 [3] - 在市场验证方面建立从技术经理人到项目经理人的全过程服务机制,加强创业孵化与投融资对接 [3] 企业融资支持措施 - 将科技服务业企业纳入"沪科专贷""沪科专贴"支持范围以降低贷款成本 [3] - 提高"履约贷"保费补贴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 [3] - 推动保险机构为企业提供研发投入、成果交付等风险保障 [3]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上海发展AI实效 沪上高教人有信心有方向更有行动
解放日报· 2025-05-02 10:49
文章核心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实效,上海高校积极响应,发挥科创策源作用,推进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和工程技术升级 [1][2][4][7] 发挥高校科创策源作用 -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周亚明认为需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和科研范式变革,精准开展“一校一策”综合改革,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以科学智能推动高校科研范式变革 [2]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高校应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将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作为破解“卡脖子”困局的“金钥匙”,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2] -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称将强化以国家战略急需牵引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加快布局未来学科,建设新兴学科,推动AI赋能学科转型提升及相关变革 [2] -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表示将全面深化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范式,推动系统性协同 [3] 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表示学校获批建设未来学科,即将成立五大研究院,打造数智融合驱动下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范式 [4] - 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称复旦系统布局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着力培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4]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已建成169门AI融合课程,覆盖全部47个本科专业,部分课程对接产业需求,2024级新生全员必修相关课程 [5] AI推动工程技术跨越式升级 -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谭帅认为人工智能是推动传统工程技术跨越式升级的重要引擎,如在盾构施工中可提升风险可控性与自动化程度 [7] -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新军透露学院团队研发仿生鱼,将推动渔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开展新应用场景示范工作 [7] - 上海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赋能重塑,承担AI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试验区”改革探索任务,实施相关计划营造活跃氛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