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疆
搜索文档
沙漠育草、戈壁追光、疆算东送!看科技如何赋能新疆向新向绿
南方都市报· 2025-10-03 16:16
农业科技与苜蓿产业 - 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研发地下滴灌水沼液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使种植大户钱志明一人可管理600亩地,亩产干草达1.2吨,相比传统大水漫灌亩产提高200-300公斤[4][5] - 该技术将滴灌带埋于地下10-15厘米,解决传统地上滴灌带易被收割机械碾轧损坏的问题,实现节水省工且灌溉更均匀[7][9] - 张树振团队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两灌一保"沙地种草技术,通过微喷灌保湿降温后转地下滴灌,使沙漠保苗率从40%提升至90,支撑南疆苜蓿种植面积从10万亩扩大至30多万亩[10][12] - 刘海军研究苜蓿种子低损耗收割技术,预计推广后可使牧民收种增产20%-30%[12] 光热发电行业 - 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配备14500面定日镜和13小时储热系统,可实现昼夜连续发电,年发电量约1.98亿千瓦时,可满足24万人一年生活用电[13][16] - 电站采用国内首创五边形巨蜥式定日镜和自主可控定日镜控制系统,光热转化效率是普通光伏电站的2至3倍,年节约标准煤6.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48万吨[16][19] - 全站占地6600亩(相当于616个足球场),镜场维护需隔周清洁一次,运维团队克服大风尘暴等恶劣环境保障运行[19][20] 算力产业与能源转型 - 哈密(伊吾)云上丝路融合算力中心实现哈密至北京8055公里传输时延仅35毫秒,传输4T文件耗时7分40秒,建成新疆首张"三网合一"示范算力网[24] - 伊吾先进计算集群一期算力规模150P,采用国产V2V协议体系打破美国IP互联网技术垄断,二期已入驻15家企业,计划算力规模超62000P[26][27][29] - 当地依托亿吨级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煤电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的电力优势,发展算力经济,推动"疆算入渝""算电协同"等国家战略[24][25] - 2025年1月伊吾人工智能大模型智算中心1000P算力点亮,6月与重庆渝中区共建算力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基地[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