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苜蓿
icon
搜索文档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草牧乐章——来自沿黄省份的一线调研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各项 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这条流经9省区的母亲河,提供了占全国50%的奶类、40%的蛋类、30%的肉类,同时,也面临着 生态本底差、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等问题。草牧业是黄河流域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 业。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为期3年的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由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实施, 探索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并举之路。近日,记者顺流而下,一路探访青海、甘肃、河南等沿黄省份,看 草牧业如何奏响生产生态生活兼顾的乐章。 ——编者 【黄河源头区】 增草节粮,牛羊吃上"营养餐" 据测算,混播后的饲草粗蛋白含量可达到13%,比燕麦单一种植提升近50%。"我们帮养殖户确定最佳 精粗比配方,舍饲期间粗饲料占比由30%增加到60%以上,牦牛出栏时间缩短了10—15天。后期,牦牛 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直接还田,形成'畜—粪—草'的生态循环。"王伟说。 初夏时节,青海省湟源县寺寨乡,祁连山脉下绵延着青青草原。 草原村养殖大户郭菊兰刚拉了800多头牛回来,她从食槽里抓起 ...
一棵草”带动“一条链
金融时报· 2025-07-01 12:59
走进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六坝镇的富宏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平整而广阔的耕地上人头攒动,机械隆 隆,远处的现代化耕作农机像骏马在草原上驰骋。 永昌县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北纬38度的充足光照、明显的昼夜温差与纯净的水源让这里生长的 紫花苜蓿蛋白质含量高、纤维细腻,是全国优质牧草的核心产区。近年来,金昌市围绕甘肃省产业倍增 行动,聚力打造高品质菜草畜百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牧草产业。中国人民银行金昌市分行制 定印发《关于推动开展永昌县"一县一业一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提升行动的工作方案》,联合当地 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召开"一县一业一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暨融资对接 签约会,促成8家银行机构与15家县域菜草畜产业链上企业签约1.27亿元。金昌市分行主要负责人先后3 次带队深入示范银行和菜草畜产业链企业开展调研督导。2024年,该行累计在县域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 30余场,银企签约6.32亿元,落地6.4亿元,惠及40余户企业。其中,永昌农商银行创新推出设施农业抵 押贷款,为荣光腾博草业有限公司发放1000万元循环贷款,支持其收购优质饲料;兰州银行(001227) 永昌支行量身定制" ...
从“寸草不生”到牧草丰盈 戈壁小镇以草为媒振兴高原乡村
央视网· 2025-06-22 13:38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戈壁滩时,牧民伊国凯正忙着把自家的羊赶出羊圈,今天他要给家里的羊剪羊毛。这几年,村里家家户户养羊的数 量都成倍增长,剪羊毛就成了一项"大工程",一家忙不过来,于是村民们就自发前去帮忙。 央视网消息:青海省德令哈市尕海镇地处柴达木盆地,这里常年降雨量小、蒸发量大,特殊的地质条件造就了大片戈壁滩和盐碱地,被人 们称为"寸草不生"的"荒凉小城"。这几年,一家企业不仅在这片盐碱地上成功种植了大片优质牧草,还带动周边农户更新技术、种草增收,为 冬季常面临"草荒"的当地牧民带来新的致富机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一线调研·民企见闻》将带您了解他们的故事。 伊国凯告诉记者,今年他一共养了1000只羊,每一只都膘肥体壮,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以前家里每年就养100多只羊,冬季遇上极端 天气,还会饿死不少。 伊国凯家所在的尕海镇郭里木新村是传统的牧业村,家家户户以养羊为生。每年冬天,大家最犯愁的事就是家里的羊没有草吃。 2019年,这片盐碱地上迎来转机和变化。这一年,一家来自西宁的农牧业龙头企业落户了尕海镇,在当地专注草业发展,将这片盐碱地变 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场。通过逐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条件,青贮玉米、燕麦 ...
USDA干旱报告:美国大豆受干旱影响区域比例缩小 天气炒作窗口何时才能打开?
金十数据· 2025-06-05 23:37
核心观点 - 美国多个主要农产品产区正经历中度至更严重级别的干旱,对谷物、经济作物及畜牧业产生显著影响 [1] - 干旱影响程度因作物和地区而异,部分作物如硬质小麦、甘蔗受影响较大,而水稻、花生受影响较小 [3][11][10] - 干旱对全球粮食和饲料市场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尤其是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 [15] 谷物方面 - 硬质小麦:41%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3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6个百分点 [3] - 春小麦:19%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1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 [4] - 冬小麦:12%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 [5] - 玉米:21%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 [6] - 大豆:16%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 [7] - 大麦:24%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8] - 高粱:15%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百分点 [9] - 水稻:2%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 [10] 经济作物方面 - 棉花:6%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 [11] - 花生:2%产区受干旱影响,与前一周及去年同期持平 [11] - 向日葵:8%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1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 [11] - 甜菜:21%产区受干旱影响,与前一周持平,较去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 [11] - 甘蔗:49%产区受干旱影响,与前一周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 [11] 饲料与牲畜方面 - 干草:19%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 [12] - 苜蓿:27%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前一周下降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12] - 牛:21%存栏量位于干旱地区,较前一周下降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 [12] - 羊:25%存栏量位于干旱地区,较前一周下降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12] - 奶牛:15%存栏量位于干旱地区,较前一周下降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 [12] 分析与展望 - 玉米和大豆:干旱可能减少产量,影响全球粮食和饲料市场,21%玉米产区和16%大豆产区仍受干旱影响 [15] - 棉花:7%产区受干旱影响,可能对相关产业产生一定影响 [15] - 春小麦和冬小麦:29%春小麦和16%冬小麦产区受干旱影响,可能影响粮食供应 [15] - 苜蓿和牛:23%牛和26%羊存栏量位于干旱地区,可能增加畜牧业生产成本 [15] - 其他作物:大麦、高粱、甜菜和甘蔗等作物受干旱影响,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 [16]
从盐碱荒滩到塞外粮仓:河套灌区探寻耕地保护“密码”
新华社· 2025-06-04 19:31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6月4日电黄河水悠悠东流,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三盛公水利枢纽被拦截 分流,一股清流注入总干渠,开始了滋养千万亩良田的使命。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电子幕 墙上灌区总干渠及各灌溉渠道的实时监控画面和水位流量监测数据一目了然,工作人员通过现代化调度 系统,实时监控着这场夏日"润田"大戏的每一个细节。 河套灌区,这片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土地,承载着2000多年的农业文明传承。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 灌区之一,河套灌区引黄河水灌溉面积达1100多万亩,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2024年,巴彦淖尔 市粮食产量达58.7亿斤,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 然而,在这片丰饶土地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土地盐碱化。据2023年全国第三次土壤普 查初步成果显示,巴彦淖尔市1370.2万亩耕地中有近一半为盐碱化耕地,是内蒙古盐碱化耕地面积最大 的盟市。 "地固泽卤,不生五谷。"早在《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说明河套平原在秦汉时期土地盐碱化就较为 严重。如今,河套灌区正从"大水漫灌"向"量水而行"转变,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盐碱地综合利用、高效 节水、科技创新相结合,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
内蒙古点亮绿色好物地图 蒙草生态创新草种科技助力产业振兴
全景网· 2025-05-31 12:23
草种科技创新 - 公司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收存各类种质资源2300余种、6.5万份,标本17万余份,土壤165万份 [3] - 公司已选育295种乡土植物,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其中25个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 [3] - 公司研发的"草原3号杂花苜蓿""中苜10号紫花苜蓿"等20余个苜蓿品种具备优质高产、抗旱、抗寒性强等特性 [3] 生态修复应用 - 公司利用规范化精细管理及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应用于28万亩良种繁育、饲草基地 [4] - 公司选育的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巴尔虎羊草等优质乡土草种成为"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中坚力量 [3] - 牧民栽种华北驼绒藜修复草场成效明显 [5] 产品创新体系 - 公司创新产品体系覆盖生态治理、草种生产、经济生活各个领域 [7] - 公司研发的种子魔方、小草娃娃、植物水晶球、种子书等系列文创产品让用户亲手种出一片草原 [11] - 公司主张"生态科技生活化",让科技创新走进生活为每个人提供绿色方案 [12] 生态经济成效 - 公司修复的敕勒川草原、乌拉盖草原成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带动周边设施农业、采摘经济、旅游产业发展 [9] - 公司利用沙地治理种子包、种子绳治理的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带动沙漠经济发展 [9] - 公司利用北方小院种子包建植的呼和浩特小草公园满足人们观赏、休憩、运动、生态教育等多种需求 [9] 市场推广成果 - 公司"内蒙古好物蒙草童梦专场"直播带货节目全网曝光量突破3000万 [1] - 公司文创产品种子书、种子魔方获推荐 [13]
新华每日播报|5月28日
新华社· 2025-05-28 19:41
5月28日,在江苏农垦三河农场,收割机在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三夏"时节,在位于江苏盱眙的江苏农垦三河农场的农田里,农机来回穿梭,农人们 抢抓农时,进行夏收、夏种等作业。据介绍,三河农场4.1万亩小麦目前已收获七成。 新华社发(许昌银 摄) 02:20 ·新华图片精选· 江苏盱眙:三河农场夏收夏种忙 中欧班列"东通道"滨绥铁路"国门隧道"全线贯通 5月2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滨绥铁路交通咽喉——新建绥芬河隧道全线贯通。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境内的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扩能改造工程新建绥 芬河隧道于2024年5月开始挖掘。隧道全长602米,是绥芬河出入境铁路通道重要的控制性工程。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采收苜蓿 5月27日,大型饲草收割机在采收成熟的紫花苜蓿(无人机照片)。日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畜牧产业园内优质饲草基地里的苜蓿开始采收,大型饲草收 割机、自走式粉碎机、运输车等来回穿梭,场面壮观。 新华社发(成林 摄) 渝万高铁珍溪河双线大桥合龙 5月27日,工人在渝万高铁珍溪河双线大桥建设现场进行大桥合龙后的收尾作业。当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渝万高铁珍溪河双线大桥顺利合龙,为全 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 ...
用光影记录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新时代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12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伊利奶牛 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在对学员进行奶牛养殖技术培训。 图为受访者提供 山西省万雄牧场,技术人员在指导牧场制作高品质全株玉 米青贮饲料。 图为受访者提供 湖北省郧西县积极打造七夕文旅产业链,推动农文旅融合 发展。图为郧西县七夕茶定制生产基地内,当地工人在挑 选包装茶叶。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培育的"楚宝黑头羊"为高温高湿地区 山羊养殖用种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资料图片)。 赵 平摄(人民视觉)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苜蓿草种植基地,收割机在进 行作业。 资料图片 东港市孤山镇荟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草莓生产园区。 张苍健摄(人民视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 民常住的家园,农民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 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当前,各地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向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要食物;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 业,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让"人、地、钱"等要素加速向乡村 ...
奋斗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 与祖国同频共振,垦荒者,正青春!
央视网· 2025-05-01 10:52
央视网消息:百年岁月流转,青春热血未改。回望历史长河,一代代青年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时光奔涌向前,青春身影始终在 接力奋进。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奋斗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见证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南泥湾,曾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片荒 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它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来看第一集《垦荒者 正青春!》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温室舱里,科研团队正在对饲草作物——苜蓿的幼苗展开研究,这些"小草"却有着大作为。据中国科 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乐捷介绍,别看是个"小草",它的蛋白质很高,能替代大豆饲料作物。每年,我国进口的大豆一个作用就是榨 豆油,剩下的豆粕就是作饲料。苜蓿是非常好的饲草,而且可以利用盐碱地种饲草、养牛、养羊,人才有肉吃。一定要把饭碗端在自 己的手里。当下,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历久弥新。八十多年前抗战时期,4万爱国青年冒着炮火逆向而行,从各地奔赴延安,追寻救国曙 光。乐捷的祖父乐天宇就是其中一名。 垦荒者,正青春,一代又一代接力奋斗!2009年开始,派往曲周县的垦荒队迭代成为中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农大的研究生在这里 种田、 ...
奋斗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丨从“烂泥洼”到“陕北好江南” 垦荒者凭啥能行?
央视新闻· 2025-05-01 10:00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温室舱里,科研团队正在对饲草作物——苜蓿的幼苗展开研究,这些小草,却有着大作为。 百年岁月流转,青春热血未改。回望历史长河,一代代青年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时光奔涌向前,青春身影始终在接力奋进。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 《奋斗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见证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南泥湾,曾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片荒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 它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今天来看第一集《垦荒者 正青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乐捷:别看是个小草,蛋白质很高的,能替代大豆(饲料作物)。我们每年进口的大豆一个作用就是榨豆油,剩下的豆粕就 是作饲料的。苜蓿就是非常好的饲草,而且我们可以利用盐碱地去种,饲草去养牛养羊,然后人才有肉吃。一定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当下来说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要坚持这种优良的传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历久弥新。抗战时期,4万爱国青年从各地奔赴延安,寻求救国曙光,乐捷的祖父乐天宇就是其中一名。 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讲解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的军事进攻,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面对困难,边区的青年人以抗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