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秦创原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渭南】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陕西日报· 2025-06-26 07:07
产业链群建设 - 渭南市锚定2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智能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布局新兴产业领域[1] - 印刷包装产业链通过2024"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大会签约24个项目,获得249亿元投资,实现创新链、科技链、合作链全链条发展[2] - 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采用"西安研发、渭南转化、园区落地"模式,培育大批科技型企业,促进西渭融合与跨区域创新要素整合[2] 科技创新布局 - 以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整合政策资源支持科技企业发展,重点建设增材制造、羊乳产业创新聚集区及农业创新谷[3][4] - 规划打造秦创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行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4] 重点项目建设 - 截至4月底渭南40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4.5亿元,投资完成率33%[5] - 2025年计划推进40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1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50亿元,实施"专班推进、一线帮扶"机制[5] - 各县(市、区)每年需引进至少1个10亿-30亿元产业项目,建立三级问题处置机制保障项目落地[5] 消费与贸易 - 渭南策划全年87场次促消费活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71类商品,带动2180家企业参与,核销金额2.26亿元,直接拉动消费15.28亿元[6] - 常态化开行"渭西欧"班列,建设中亚(陕西)霍尔果斯果蔬交易中心,出台跨境电商产业园认定支持办法拓展国际市场[7] 就业与人才 - 累计组织289场招聘活动,帮助1.73万人次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53.8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7] -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作为"智力引擎"激活产业升级内生动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