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分离串级萃取理论
搜索文档
世界稀土之都与中国稀土之父 ——追星徐光宪院士包头之行随笔之九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53
徐光宪院士的科学贡献 - 创建了稀土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解决了全球性的稀土元素分离难题 [5] - 该理论在包钢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稀土分离工业生产线,使分离纯度和效率跃居世界前列,改变了世界稀土格局 [3][5] - 串级萃取理论后续被应用于选矿领域,创建了串级选矿理论,实现了对白云鄂博尾矿中铁、稀土、钍、萤石、铌、钪等多种资源的综合回收,稀土回收率达到86%,铁的总回收率达到90% [8] 包头稀土产业地位与发展 - 包头被誉为“世界稀土之都”,其稀土储量与产业规模位居全球之首 [1] - 稀土因其特有的声光电磁特性,是提高设备性能的关键材料,任何国家若不重视稀土就拿不到现代化国家的入门券 [1] - 当前包头产出的稀土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航天航空精密材料等现代工业诸多领域,应用水平名列国内前列 [10] 稀土产业的历史沿革 - 中国对稀土的探索可追溯至1927年丁道衡发现第一块铁矿石,以及1935年何作霖化验出第一粒稀土 [5] - 在掌握分离技术前,中国只能以极低价格出口稀土矿物,再以比黄金更贵的价格进口精制品 [3] - 徐光宪院士带着串级萃取理论奔赴包钢三厂,在简陋条件下通过反复试验,最终实现了稀土分离工艺的简化与突破 [5] 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影响 - 徐光宪院士被尊称为“中国稀土之父”,其事迹在包头博物馆、包钢博物馆及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学院被广泛展示和纪念 [5][6][10][13] - 其科学火种得以代代相传,例如包头稀土研究院原院长马鹏起沿着徐光宪开辟的道路持续探索,完善工艺并取得业内专家认可 [8] - 徐光宪的科学情缘已融入包头城市记忆,其精神激励新一代学子投身稀土事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精神财富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