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配额管理

搜索文档
稀土:最新政策解读及点评
2025-08-26 23:02
行业与公司 * 稀土行业 涉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出口管制及市场供需分析[1][2][4] * 包钢股份 公司预计2025年计划产量39万吨 同比增长3.4%[4] * 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中国稀土、广晟有色 被列为上游资源端主要企业[10][27] * 金力永磁、宁波韵升、正海磁材 被列为中游磁材端主要企业[10] 核心政策变化与解读 * 年度配额不再向社会公开 由工信部直接通告省级政府 可能增加市场不确定性[1][2] * 稀土开采及冶炼定义和适用范围拓宽 删除"境内"限定 简化为"稀土矿产品" 国家将对更多类型稀土矿产品进行严格管控[1][2][6] * 分解指标工作由工信部直接执行 不再由各省区市主管部门或稀土集团执行 加强集中管控力度[2][3][7] * 产品流向制度细化 新增每月10日前完成流向信息录入的要求[7] * 问责惩罚新增刑事责任条款 表明监管力度加大 有利于打击非法行为[7][8][9] 市场配额与供应基本面 * 2025年包钢预计产量39万吨 同比增长3.4%[4] * 2025年钨金属第一批配额同比下降6.45%[4] * 结合包钢增速与钨配额降幅 推测2025年整体市场配额增速在3.4%到-6.45%之间 远低于行业约6%-8%的整体增速 对市场基本面形成支撑[4] * 国家对稀土配额端增量持谨慎态度 通过减少信息公开、扩大管控范围和出口管制等措施 预期稀土配额端增量有限[1][5] 价格走势与市场表现 * 轻稀土市场自2025年7月开始价格上行 目前价格已达60万元/吨高点 市场预期下一步将达到80万元/吨[1][19][26] * 中重稀土市场仍处于价格启动阶段 从2025年6月开始价格一直在横盘整理 没有明显上涨迹象[18] * 出口管制措施引发产品价格上涨 政策落地后3-6个月内 随着金属出口逐步恢复 价格通常会迎来趋势性上涨[17] 需求端分析 * 钕铁硼磁材是主要下游应用 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电动二轮车、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19][20]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约为3公斤[20] * 预计到2026年钕铁硼需求量将达6.6万吨 2022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20]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较高 5月单月风电装机量增长770%[19] * 工业永磁电机渗透率仍低 2024年渗透率约为7% 预计到2026-27年提升至10% 未来潜力巨大[21] * 人形机器人单机使用3-4公斤钕铁硼 比新能源车用量更大 市场预期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将拉动1.7%的钕铁硼需求[22][23] * 飞行汽车(低空经济)单机稀土消耗量显著高于新能源汽车 例如EVOTO单台消耗量预计将达到12公斤[24] 中重稀土特定分析 * 中重稀土需求相对较弱 受新技术(晶界扩散技术、无重稀土技术)影响[13][18] * 中重稀土矿主要依赖离子型稀土矿 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江西、广东)及东南亚国家(缅甸、老挝、马来西亚)[14] * 全球中重稀土供应高度依赖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但缅甸战事导致供应不稳定[14][15] * 冶炼分离技术壁垒高 2025年6月以前中国以外无重稀土冶炼生产线 2025年6月后莱纳斯在澳大利亚成功投产全球唯一一条非中国的重稀土冶炼生产线[16] * 因其稀缺性、技术壁垒及矿端和分离端壁垒 中重稀土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 导致海内外价差[18] 估值参考 * 美国MP公司(Mountain Pass)市值接近900亿人民币 其年产量45,000吨REO 对应市值约850亿人民币 可作为国内主要稀土公司估值参考[27] * 从市值弹性角度看 盛和资源与广晟有色更具进攻性[27]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冶炼分离产能2024年约为40万吨 其中中国占36万吨 占比88% 预计五年后全球产能将增至56万吨[16] * 2023年至今中国已四次实施战略金属资源出口管制 2025年的两次管制无窗口期 措施落地速度加快[17] * 工业永磁电机更换动力强 虽初次购买成本高 但通过降低使用成本可在1-2年内收回投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