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稀土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对价利好频出,稀土企业有望受益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为稀土行业,涉及公司包括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广晟有色、MP Materials、Linus公司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供需矛盾与价格趋势 - 2025年包钢稀土精矿产量预计增加3.4%,远低于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40.61%,渗透率44.13%)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翻倍)的需求增速,轻稀土供需矛盾推动7月价格上涨[1][3] - 北方稀土公布的价格持续提升,到2025年第三季度已接近2万元每吨[7] - 海外MP Materials公司获美国国防部补贴,轻稀土价格被低估,有望进一步上涨[7] - 7月北方稀土金属竞价销售结果显示报顶价全部成交,反映市场情绪[7] 中重稀土市场 - 中国在全球中重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中占比高达89%,预计2029年降至64%,因海外产能增加且国内暂无新增[1][4][14] - 中国对镝和铽相关物质实施出口管制,限制了整体磁材出口,预计政策落地后3-6个月内,中重稀土价格将随出口恢复而迎来趋势性上涨[1][4][9][17] - 中重稀土主要应用于磁性材料,钐、镝和铽元素至关重要[9] 资源分布与开采 - 白云鄂博稀土矿的中重稀土含量较低(1.2%),无法满足中重稀土元素的需求[1][11] - 丰富的中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具备成熟的开采技术[1][12] - 缅甸克钦邦宣布到期停止稀土开采许可证,扰动了全球稀土供应稳定性,尤其是对中国以外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矿供应地产生影响[1][8][13] 新兴需求领域 - 人形机器人(每个约需4公斤稀土)和低空经济(低空飞行器需大量电机和磁材)是稀土行业的新兴需求领域[2][6] - 预计未来稀土行业将继续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2][6] 政策与市场影响 - 中国多次实施战略金属出口管制,提升了对战略金属资源的重视程度,并引发产品价格上涨[1][4][15][16] - 钨的第一批配额同比去年下降了6.45%,进一步表明轻稀土供应增量有限[3] - 从2023年至今,中国实施了四次战略金属资源出口管制措施,这些措施逐渐提升了对战略金属资源的重视程度,并引发相应产品价格上涨[4][15][16] 其他重要内容 全球冶炼分离产能 - 2024年,中国冶炼分离运行产能占比接近九成,为88.56%,即40.7万吨中的九成来自中国[14] - 预计五年后或2029年,中国仍将占据64.17%的份额[14] - 新增冶炼分离产能大部分为轻稀土,而重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仍然非常有限[14] 价格走势预测 - 根据历史经验,在政策落地后的3至6个月内,随着金属出口量逐步恢复,中重稀土价格预计将迎来趋势性上涨[17] - 目前迪特处于横盘震荡阶段,但随着政策效应显现,其价格可能会明显启动,与轻稀土形成共振,从而推动整个行业行情上行[17] 上市公司受益情况 - 在当前轻、重稀土行情下,广晟有色和中国稀土可能受益最明显[18] - 需要注意系统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因为供需平衡与政策相关性极高[18] 数据与单位换算 - 2025年包钢稀土精矿产量预计增加3.4%[1][3]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40.61%,渗透率44.13%[1][3] -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翻倍,其中5月份单月新增容量同比增长近800%[3] - 北方稀土公布的价格持续提升,到2025年第三季度已接近2万元每吨[7] - 海外MP Materials公司获美国国防部补贴,按照每公斤110美元的价格补贴轻稀土市场价差,约合人民币79万元每吨,而目前轻稀土价格为54万元每吨[7] - 钨的第一批配额同比去年下降了6.45%[3] - 中国在全球中重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中占比高达89%,预计2029年降至64%[1][4][14] - 2024年,中国冶炼分离运行产能占比接近九成,为88.56%,即40.7万吨中的九成来自中国[14] - 预计五年后或2029年,中国仍将占据64.17%的份额[14]
谁掌握了24万吨稀土产量?中国3大省份争夺"稀土之王"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53
中国稀土产业格局 - 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24万吨,占全球近七成 [2] - 内蒙古、江西和四川构成中国稀土产业三大核心区域 [2] - 稀土在高科技产业中具有关键作用,应用于手机、电动车、风力发电机及导弹导航系统等领域 [1] 内蒙古稀土产业 - 白云鄂博矿区占全国83%的稀土储量 [5] - 北方稀土贡献全国一半以上稀土产量,实现集中化高效开采 [7] - 该地区最初以铁矿开采为主,稀土作为副产品意外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7] 江西稀土产业 - 专注于中重稀土生产,包括铽、镝、钇、铥等高价值元素 [9][10] - 中重稀土单位价值可达轻稀土的十几倍 [10] - 采用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技术,具有污染少、易提纯的特点 [12] - 赣州被称为"中国稀土之都",技术含量全国领先 [12] 四川稀土产业 - 凉山地区是全国三大轻稀土核心区之一 [14] - 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发展势头迅猛 [14] - 在环保和智能开采方面具有后发优势,更接近国际标准 [14] 区域竞争格局 - 内蒙古以规模和储量优势保持龙头地位 [17] - 江西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与内蒙古相当的产值 [12][17] - 四川凭借政策支持和现代化开采技术展现追赶态势 [14][17] 行业发展趋势 - 《稀土管理条例》将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19] - 行业竞争重点转向技术、环保和产业链整合能力 [19] - 产业发展方向从"挖得多"向"用得好"转变 [19]
稀土永磁:供给优化大方向不改,短期再迎情绪催化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 稀土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供给侧改革加速**:国家政策推动大型稀土集团整合矿端与冶炼分离端,提升供给效率和质量,全流程监控有望杜绝灰黑产能,加速供给优化。2024年6月颁布的系统管理条例在10月正式实施,清理废料回收的灰黑产能,供给端明显收紧;2025年2月出台贯彻系统管理条例的细则,规定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须是大型稀土集团及其所属企业,推动矿端到冶炼分离端的整合与优化[1][2]。 - **出口管控政策影响**:2025年4月起对中重稀土及磁材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初期虽有阻碍,但许可证审批逐步放开,核心国家已获许可,基本面呈现修复态势,海外客户备货需求强烈。预计二季度受一定影响,三季度边际修复,全年瓷材出口量有望小幅恢复[1][4]。 - **投资方向聚焦**:关注拥有优质矿产资源及冶炼分离能力的大型集团,以及具备全流程监控能力、符合政策要求且具有战略地位优势的企业。大型集团主导下矿端到冶炼分离端整合与优化将提升供给效率与质量,全流程可监控加速供给优化,出口管控使海外客户备货需求增加[1][5]。 - **中重稀土价值凸显**:出口管控提升中重稀土估值,资产注入预期强烈,中国稀土和广晟有色具备较高弹性空间,轻稀土龙头北方稀土也将受益于钍钕价格中枢提升[1][8]。 - **基本面修复预期**:四五月份现货基本面受出口管制影响较差,普铝价格从最高45 - 46万降至40万左右,但权益端已反映出口管制和战略地位。随着许可证发放,基本面存在修复预期,现货价格已恢复到45万元以上水平[1][9]。 - **磁材公司受益**:出口逐步修复过程中,补库需求增加,中重稀土溢价能力提升,正海磁材、金力永磁、宁波韵升等磁材公司将受益于基本面的修复[3][10]。 - **大周期尚未到来**:目前尚未兑现实质性的供给侧变化,短期情绪降温,但大国博弈持续,当下可利用时机进行更多细节研究与关注[3][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进口矿纳入指标管理的预期逐步明确,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稀土价格企稳回升[2]。 - 分离厂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价值量将逐步提升,并向头部大集团集中,核心上市公司的利润在长周期内会有较大的弹性[7]。
美国处在无法摆脱对中国依赖的“绝望”中
金投网· 2025-05-16 13:58
中美稀土贸易协议 - 中国同意暂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实施的所有非关税反制措施,同时降低两国互加的大部分关税,为期90天 [1] - 协议暗示中国将取消4月4日对七种"中重"稀土金属出口的限制,同时保留对其他关键矿产的限制 [1] - 美国制造商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尽管过去两年在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寻找替代矿产 [1] 稀土市场供需与价格 - 自4月4日中国采取限制措施以来,部分"中重"稀土元素海外市场价格飙升200%以上 [1] - 中重稀土金属如铽和镝(用于磁铁和数字存储)因稀缺性格外珍贵 [1] - 中国拥有全球60%的稀土储量和90%的精炼量,是全球最大关键矿产供应国 [1]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美国稀土公司MP材料与沙特矿商马登签署初步协议,探索在中东发展稀土产业 [2] - 美国现有替代方案有限,因中国掌握最先进的稀土提炼技术及完整产业链 [2] - 美国进口商可能欢迎中国放松出口管制,认为能带来短期缓解 [2] 行业技术壁垒 -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和MP材料等外国企业仅具备轻稀土分离能力,无法处理中重稀土 [1] - 稀土金属是汽车、手机、风电及军工领域的关键战略物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