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定位服务

搜索文档
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居全球第六,华大北斗正式闯关港交所
巨潮资讯· 2025-06-13 15:23
6月12日,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 由于越来越多采用基于北斗的解决方案,及市场对高精度导航的需求不断扩大,华大北斗已展现强劲的财务增长,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698.0百万元略减 至2023年的人民币645.1百万元,但于2024年大幅增至人民币840.3百万元。华大北斗的研发投资仍占公司总开支的主要部分,突显了华大北斗对技术突破的 长期承诺。随着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并提高成本效益,华大北斗预期未来几年收入将进一步增长,并继续迈向持续盈利的道路。 其中,GNSS芯片、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的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193.4百万元减少13.4%至2023年的人民币167.5百万元,主要是由于2023年销售GNSS相关 解决方案的收入减少。GNSS芯片、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的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167.5百万元增加42.2%至2024年的人民币238.2百万元,主要是由于(i)2024 年客户对GNSS芯片及模块需求增加及(ii)销售GNSS相关解决方案的收入增加。 综合芯片及模块业务的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504.6百万元略微减少5.3%至2023年的人民币477.7百万元,主要是由于20 ...
国家队华大北斗冲刺“港股空间定位服务第一股”
和讯财经· 2025-06-12 18:44
公司概况 -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成为"港股空间定位服务第一股",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平安证券(香港)[1] -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在导航定位芯片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高集成度一体化SoC设计技术等优势[1] - 公司为央企背景、国资为主的企业,股东阵容豪华,战略股东国资占比近70%,投资方包括比亚迪、格力、TCL、中电、中船、上汽、江铃、中金、招银、鼎晖、德国博世等[2] 业务与技术 - 公司身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朝阳产业,技术能赋能消费电子、交通、低空经济、环境监测预警等多个领域[4] - 公司标准精度芯片及模块销量从2022年的340万件增长至2024年的1090万件,高精度芯片及模块销量从200万件增长至510万件[6] - 以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计,公司为全球第六大和中国第二大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4.8%;以双频高精度射频基带一体化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计,公司为全球第四大和中国最大全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10.5%[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和8.4亿元,2023年收入同比减少7.57%[6] - 公司2022至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9261.2万元、2.89亿元和1.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5.23亿元[7] - 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的12%下降至2024年的9.8%,GNSS芯片相关业务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但占营收七成以上的综合芯片业务毛利率仅3%[7] 行业前景 -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将达到9540亿元,2023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14.5%,北斗芯片及模块出货量预计达8.26亿颗,复合年增长率16.2%[5] -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射60颗卫星,与GPS等其他系统形成互补,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5] - 消费电子设备更新换代、汽车智能化、低空经济发展将为GNSS空间定位服务市场需求提供增长动力[4] 竞争与挑战 - 国产芯片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如纳芯微连续亏损2年且毛利率三年内减少20%,中芯国际也面临毛利率下降[9]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升级实现GNSS产品和解决方案迭代,提高高毛利率GNSS产品(如高精度芯片、车载前装行业芯片)的收入占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