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转录组学

搜索文档
东南大学/华大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实现器官发生早期完整胚胎的数字重建
生物世界· 2025-06-19 11:07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胚胎发育 包含一系列错综复杂且分层次的细胞命运转变,包括胚层形成以及随后的器官发生。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原肠胚形成而来的三个胚层——外 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相互协作,启动器官原基的形成。早期器官发生阶段尤为关键,它为器官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蓝图。这一阶段具有广泛的细胞命运程序化指 定事件,并且对发育干扰的高度敏感性,使其成为研究正常胚胎发育和先天性畸形潜在机制的关键窗口。 2025 年 6 月 18 日 , 东南大学 林承棋 教授 、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方晓东 研究员、东南大学/南通 大学 罗卓娟 教授、福建医科大学 曹华 教授 、 香港中文 大学 (深圳) 刘瑾 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 Digital reconstruction of full embryos during early mouse organogene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 器官发生早期 (E7.5-E8.0) 以 单细胞分辨率 重建了完整的 3D " 数字胚胎 " ,为早期器官形成提供了重要见解,也为研究 发育和疾病提供了一个独 特的空 ...
细胞新图谱揭示关键DNA对癌症进化的作用
环球网资讯· 2025-06-19 10:47
核心观点 - 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首次揭示了染色体外DNA(ecDNA)在癌症进化中的关键作用,为精准医疗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1] - ecDNA的环状结构违反传统生物学规律,成为驱动癌症发生与演化的强大引擎 [1] - 研究发现ecDNA与致癌因子共同存在时会引发肿瘤微环境缺氧状态,这与癌症进展、治疗耐药性及临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1] 研究方法 - 结合空间转录组学和基因组数据,成功识别出源自同一祖先但获得额外突变的不同细胞群落 [2] - 通过批量RNA测序、肿瘤/正常DNA测序及空间转录组学分析,识别出肿瘤微环境中的共性特征与独特模式 [2] - 构建了可供其他科研团队参考的整合分析框架 [2] 技术应用 - 空间转录组学方法和基因组测序技术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各类癌症的个体化治疗 [2] - 研究成果为精准医疗研究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推动创新技术应用以实现更优疗效、更低副作用的治疗目标 [2] 临床意义 - 理解ecDNA在可遗传与非遗传细胞附近的分子行为有助于揭示潜在治疗靶点 [2] - 研究成果可评估癌症复发风险 [2] - 有望为癌症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