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中山医院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解放日报· 2025-08-07 09:57
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由中山医院承担建设"国家人工 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的任务。该基地以"聚焦临床科研、破解行业痛点、 构建生态标杆"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打造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 记者 顾泳 基地将建设国产化算力支撑平台,通过自建微调/推理算力集群,严格保障隐私数据"不出域",为 安全高效的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提供坚实基础。基地将打造全链条模型服务体系,以国产自主可控的基 础大模型和AI框架为底座,构建涵盖模型工程、Agent(智能体)工程、AI资产管理在内的全流程服务 能力。开发开放工具链,打造模块化应用开发组件,提升医疗多智能体系统构建效率,并向行业开放共 享。 在具体应用层面,基地将面向医学科研、智能诊疗能力提升,智能医疗器械开发,智能医用机器人 研发等方向,落地不少于49个特色应用场景,并发布超过10项配套标准规范。这些创新将显著提升诊断 精准度和效率,使医务人员能够更专注于复杂病例的攻关和治疗方案的优化。同时,患者也将受益于更 高效的诊断流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从诊前咨询到术后随访的全流程优化服务。 ...
预算1.05亿元!上海交通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23 11:37
上海交通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上海交通大学近期发布33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5亿元,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5-8月 [1][2] - 采购涉及多个高端科研设备领域,包括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等前沿研究方向 [2] 主要采购设备类别 生物医学研究设备 - 高灵敏全光谱细胞分选仪:用于单细胞水平高参数分析和分选,具有多路分选能力,预算500万元 [5] - 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用于单细胞水平基因表达分析、免疫学研究等,预算180万元 [6] - 非靶向代谢组学高灵敏度高分辨率质谱仪:分辨率≥42,000FWHM,灵敏度达1000fg利血平S/N≥100:1,预算450万元 [9] - 实时细胞分析系统:可非侵入性检测细胞增殖、粘附力、形态变化等多种指标,预算210万元 [8][10] 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设备 - 高分辨高衬度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04nm,加速电压20-120KV,预算410万元 [9] - 化学机械抛光机:用于IC制造中复杂平坦化工艺,预算430万元 [5] - 磁控溅射设备:可实现4-6英寸各类薄膜沉积,预算130万元 [5] 能源与环境技术设备 -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电解及试验系统:用于可再生合成燃料制备研究,预算380万元 [5] - 高温高压湍流燃烧实验台:模拟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燃烧环境,预算350万元 [5] 特色采购项目 - 超瞬态实验装置磁铁电源系统:包含134台高稳定性直流电源,为0.5GeV强流储存环关键部件,预算280万元 [5] - 生物分子AI打印仪:打印面积≥150*150mm,6通道反应试剂,预算315万元 [12] - 全自动化单克隆挑选系统:用于人体肠道菌群库建设,预算1438万元 [14] - 高通量大尺度空间转录组解析系统:用于代谢性脑肠互作机制研究,预算362万元 [14] 采购时间分布 - 大部分设备计划在2025年5-7月完成采购 [2][5] - 部分设备如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系统计划2025年6月采购 [5] - 存储系统等基础设施计划2025年7月采购 [14]
细胞新图谱揭示关键DNA对癌症进化的作用
环球网资讯· 2025-06-19 10:47
核心观点 - 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首次揭示了染色体外DNA(ecDNA)在癌症进化中的关键作用,为精准医疗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1] - ecDNA的环状结构违反传统生物学规律,成为驱动癌症发生与演化的强大引擎 [1] - 研究发现ecDNA与致癌因子共同存在时会引发肿瘤微环境缺氧状态,这与癌症进展、治疗耐药性及临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1] 研究方法 - 结合空间转录组学和基因组数据,成功识别出源自同一祖先但获得额外突变的不同细胞群落 [2] - 通过批量RNA测序、肿瘤/正常DNA测序及空间转录组学分析,识别出肿瘤微环境中的共性特征与独特模式 [2] - 构建了可供其他科研团队参考的整合分析框架 [2] 技术应用 - 空间转录组学方法和基因组测序技术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各类癌症的个体化治疗 [2] - 研究成果为精准医疗研究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推动创新技术应用以实现更优疗效、更低副作用的治疗目标 [2] 临床意义 - 理解ecDNA在可遗传与非遗传细胞附近的分子行为有助于揭示潜在治疗靶点 [2] - 研究成果可评估癌症复发风险 [2] - 有望为癌症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
美国两千多项研究资助终止,临床试验突然叫停!数十名诺奖得主联名抗议
第一财经· 2025-06-11 18:10
核心观点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因特朗普政府的预算削减和政策调整面临严重危机 包括研究经费终止 临床试验叫停和员工解雇等问题 [1][2] - NIH院长巴塔查里亚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希望与受影响大学达成和解 同时NIH已建立上诉流程应对拨款终止决定 [1] - 科研界强烈抗议政府干预 300余名NIH职员和40多名外部科学家联名呼吁恢复被政治因素影响的科研拨款 [1] 预算削减影响 - 特朗普政府计划在2026年将美国医疗健康支出削减25%以上 NIH预算可能减少180亿至270亿美元 降幅达40% [2] - 2025财年NIH BRAIN计划预算为3.2亿美元 较2024财年4亿美元减少8000万美元 降幅20% [2] - 自2025年1月以来 NIH已终止2100项研究经费资助 总额约95亿美元 并暂停26亿美元科研合同 [1] 机构重组与抗议 - NIH开启彻底重组 近5000名员工和承包商被解雇 [2] - 白宫要求将NIH"间接经费"削减至预算15% 引发强烈不满 [2] - 24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科学家联名抗议 指出临床试验突然叫停导致患者安全受威胁 包括突然停药和无人监控的设备植入 [1][2]
脑机接口走进现实!华中首位患者在同济医院完成大脑信号采集
长江日报· 2025-06-06 08:48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成为全国第二家启用脑机接口专病门诊的医院,标志着湖北在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医疗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1] - 该门诊采用无创大脑信号采集技术,结合32通道电信号系统和90通道近红外信号系统,将信号采集准确率提升至75% [5] - 团队正在研发在线分析技术,未来可将脑信号分析时间从2-3天缩短至10分钟 [5] 临床应用案例 - 首例患者夏女士因脑出血导致左侧偏瘫,在接受30分钟脑信号采集后,有望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改善运动功能 [2][4][5] - 门诊通过行为学评分系统(满分57分)评估患者运动能力,夏女士左侧上肢仅得13分,被判定为中度偏瘫 [4] - 脑电帽实时捕捉患者"意图—执行—感知"闭环信号,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人工复核双重解读生成治疗建议 [4][5] 行业发展趋势 - 脑疾病占人类已知疾病总负担的23%,脑机接口技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6] - 同济医院将开展首例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意念指挥受损肢体 [10] - 技术未来可能扩展至截瘫、失语、失明、睡眠障碍及抑郁症等疾病治疗领域 [10] 医院战略布局 - 脑机接口门诊面向全国开放,提供评估与治疗咨询,优先纳入临床试验队列 [10] - 同步启用研究型病房,聚焦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疾病的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技术并行探索 [10] - 医院强调技术转化目标为解决患者生存质量难题,而非追求"科幻级"应用 [10]
预算1.11亿元!中国医学科学院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5-20 14:32
中国医学科学院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核心观点 - 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11亿元,涵盖高通量细胞分析、生物样本库建设、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采购时间集中在2025年3月至9月 [1][2][3] 采购项目分类 药物研究所科研设备采购 - 采购7台设备,包括高通量自动化细胞监测分析仪、全自动磁性细胞分选仪、平行生物反应器等,预算793万元,计划2025年3月采购 [3] 中国人全生命周期共病队列研究项目自动化样本库 - 购置19台套设备,用于生物样本库搭建,包括样本库保温系统、自动化机械手、监控系统等,预算400万元,计划2025年9月采购 [3] 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呼吸疾病与共病动物模型研究设备 - 采购31台设备,涉及组织代谢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小动物成像系统等,预算1826万元,计划2025年5月采购 [3]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资源研究中心建设 - 拟购置25台设备,包括单细胞拉曼光镊分选仪等,预算2321万元,计划2025年6月采购 [3] 基础医学研究所科研平台建设 - 采购32台/套设备,涵盖灭菌器、显微操作系统、AI大语言模型运算系统等,预算1679万元,计划2025年7月采购 [5] 系统医学研究院技术平台升级 - 拟购置高速多肽合成仪等设备,预算758万元,计划2025年4月采购 [5] 血液病医院设备采购 - 包括气相液氮罐(275万元)、细胞分选设备(100万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20万元)等12类设备,总预算超2000万元,计划2025年7-9月采购 [5][6][7] 其他专项采购 - 针灸研究所采购多维生物信息采集系统等,预算636万元 [5] - 血液病医院追加采购基因分析仪(360万元)、流式细胞分析仪(400万元)等高端设备 [7] 行业趋势 - 采购清单显示对高通量自动化设备(如细胞分析仪)、生物样本库解决方案、AI辅助科研系统(如大语言模型运算系统)的需求显著 [3][5][7] - 单项目最高预算达2321万元(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反映微生物药物研发领域投入加大 [3]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在深启动 北大深圳医院牵头“解题”
深圳商报· 2025-05-13 07:31
项目概述 -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专项中的重点课题"减轻子宫损伤的相关术式优化与技术创新"在深圳正式启动 [1] - 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 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作为牵头单位 妇产中心主任李长忠担任负责人 [1] - 联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等子课题承担单位共同推进科研落地与技术转化 [1] 技术方向与创新 - 课题包含4个子课题:弥漫性子宫病变PUSH术式标准化 光动力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HIFU治疗子宫肌瘤保育优势研究 干细胞技术在宫腔粘连修复中的应用 [2] - 北大深圳医院首创PUSH术式 通过三维肌层重建将保宫率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3] -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 将子宫肌瘤术后避孕期从6-12个月缩短至3个月 [3] - 中山六院开发"手术松解+干细胞移植"疗法 促进子宫内膜增殖与修复 提高临床妊娠率 [3] 临床价值与战略意义 - 项目旨在构建"技术优化-功能评估-妊娠管理"一体化临床转化路径 打造中国特色的子宫保护型诊疗体系 [4] - 通过多中心研究推动创新技术指南化与标准化 助力实现"生得出 生得好"的国家公共卫生战略目标 [4] - 项目汇聚全国10余家协作单位 已开展标准化流程与质控体系培训 [4] 专家支持与机构定位 - 中国工程院顾瑛院士为光动力治疗子课题提供技术指导 [4] - 北大深圳医院院长梁真表示 课题承载着推动结构性子宫疾病保育性治疗模式创新的使命 [4] - 项目启动标志着国家重点课题全面实施 将为女性生育力保护提供更安全优质的解决方案 [5]
过于离谱!妇科论文惊现“子宫肌瘤男性患者”,院方:记过处分、降级处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7:05
学术不端事件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士霍文静发表的关于子宫肌瘤护理干预的论文中,出现男性患者数据,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医院对其给予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五年内晋级晋升资格[4][9] - 论文发表于2017年《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研究对象明确为女性,但数据显示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共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包含55例男性[9] - 该杂志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郎景和院士担任主编,是我国唯一妇科内分泌领域学术期刊[11] 医学界学术不端现状 - 国家卫健委2022年2月通报11起医学科研诚信案件,涉及辽宁省肿瘤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等机构[11] - 山东省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吴志莲、安贤因篡改数据、编造研究过程被取消5年内科研项目申报资格等处罚[12] - 第三方代写代投形成灰色产业链,有机构宣称专注医护论文11年,2024年中文核心期刊通过率超90%,平均录用周期2.8个月[12] -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曾一次性撤销107篇中国作者涉嫌造假论文,涉及多家三甲医院和重点高校[12] 职称评价体系问题 - 我国注册护士522.42万人,学历结构显示研究生仅占0.3%,本科32.7%,大专48.0%,中专18.7%[16] - 职称结构中正高占0.5%,副高3.5%,中级19.7%,师级30.4%,士级43.9%[16] - 78.63%医生发表论文为晋升职称,仅22.30%出于科研兴趣,34.34%认为论文对医术提升不重要[17] - 安徽省卫健委2024年改革职称评审,允许用临床病案、手术视频等替代论文,破除唯论文倾向[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