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
搜索文档
诚迈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5.89亿排行业17,净利润亏损排82
新浪财经· 2025-11-01 08:21
诚迈科技成立于2006年9月1日,于2017年1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 省南京市。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移动智能终端软件技术提供商,在移动智能终端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领域 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57% 截至2025年9月30日,诚迈科技A股股东户数为5.17万,较上期减少1.5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 4199.58,较上期增加1.60%。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持股437.29万股,相比 上期增加247.99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五,持股158.9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60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位居第九,持股94.3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648.00股;广发中证1000ETF (56001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中泰证券指出,2025 - 2027年诚迈科技营收预计分别为24.93/31.28/38.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10/0.81/1.46亿元,整体维持"增持"评级。业务亮点如下:1. 2025年上半年智能终端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较 快增长,该领域收入4.84亿 ...
联影医疗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88.59亿行业第二,高于行业平均3.5倍,净利润11.02亿排名第三
新浪财经· 2025-11-01 00:12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二,净利润第三 2025年三季度,联影医疗营业收入为88.59亿元,在行业42家公司中排名第2。行业第一名迈瑞医疗营收 258.34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9.68亿元,中位数为5.61亿元。同期,联影医疗净利润为11.02亿元,行业排名 第3。行业第一名迈瑞医疗净利润78.14亿元,第二名鱼跃医疗14.66亿元,行业平均数为3.19亿元,中位数 为6869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联影医疗资产负债率为30.08%,高于去年同期的26.10%,也高于行业平均的 27.21%。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7.02%,低于去年同期的49.41%,且低于行业平均的 48.67%。 董事长张强薪酬265.21万元,同比减少53.13万元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3月21日,于2022年8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上海 市。该公司是国产医学影像行业领军者,具备全产品线和全产业链优势,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领域打破海 外垄断。 联影医疗主营业务为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 ...
行业聚焦:全球过敏类疾病靶向药物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 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10-31 18:48
过敏类疾病靶向药物产品定义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正常无害物质产生的不适当反应,一般起病急、反应强烈、消退也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目前,过敏 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影响着全球约 25% 的人口。 2 型免疫途径异常是诱发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2 型免疫途径是指 以 Th2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 2 )为关键作用的炎症途径, IL-4 、 IL-5 、 IL-13 、 TSLP 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根据炎症反应发生的部 位, 2 型免疫通路异常可诱发不同的过敏性疾病,如皮肤(特应性皮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等)、呼吸道(慢性鼻窦炎、哮喘、慢性阻塞性 肺病等)、消化道(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心血管(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 生物靶向药物主要通过与 2 型免疫通路中的特定调控因子等靶点结合,降低免疫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活性;小分子靶向药物包括 JAK 抑制 剂、 TYK2 抑制剂,通过阻断 JAK/STAT 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与传统抗过敏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在重症或耐药患者中疗效更佳,药物本 身更安全,逐渐成为抗过敏药物研发的主流趋势。 过敏类疾病靶向药物市场概述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 ...
荣联科技涨2.51%,成交额1.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3.1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1 11:28
荣联科技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精准医疗、智慧政务、基 因测序、智慧物流、国资云等。 截至9月30日,荣联科技股东户数10.17万,较上期增加34.69%;人均流通股6505股,较上期减少 25.75%。2025年1月-9月,荣联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减少23.14%;归母净利润640.43万 元,同比减少38.87%。 10月31日,荣联科技(维权)盘中上涨2.51%,截至11:24,报8.97元/股,成交1.09亿元,换手率 1.86%,总市值59.3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583.13万元,特大单买入476.64万元,占比4.39%,卖出0.00元,占比 0.00%;大单买入1102.36万元,占比10.14%,卖出2162.13万元,占比19.90%。 荣联科技今年以来股价涨25.45%,近5个交易日跌0.88%,近20日跌9.49%,近60日涨14.71%。 今年以来荣联科技已经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9月15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54亿元; 买入总计2.48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4.83%;卖出总计9382.49万 ...
艾德生物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8.66亿行业排12,净利润2.63亿行业排5,均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13
艾德生物成立于2008年2月21日,于2017年8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福建省厦 门市。它是国内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全流程技术平台和丰富的产品管线。 艾德生物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所属申万 行业为医药生物 - 医疗器械 - 体外诊断,涉及基因测序、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12,净利润行业第5 2025年三季度,艾德生物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在行业39家公司中排名第12。行业第一名新产业营收 34.28亿元,第二名安图生物营收31.2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7.08亿元,中位数为3.3亿元。主营业务构成 中,检测试剂4.83亿元占比83.43%,药物临床研究服务5698.83万元占比9.84%,检测服务3250.49万元占比 5.61%,其他(补充)651.67万元占比1.12%。当期净利润为2.63亿元,行业排名第5,行业第一名九安医疗 净利润15.88亿元,第二名新产业净利润12.05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1亿元,中位数为2618.92万元。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 ...
利德曼涨2.06%,成交额4761.2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9.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58
分红方面,利德曼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44.01万元。 今年以来利德曼已经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8月8日。 资料显示,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海路5号,成立日期1997年 11月5日,上市日期2012年2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体外诊断试剂(生化、免疫、分子)、诊断仪器、 生物化学原料。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体外诊断试剂67.84%,诊断仪器14.17%,其他(房屋租赁/物业管 理等)13.21%,生物化学原料4.78%。 利德曼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辅助生殖、体 外诊断、冷链物流、精准医疗等。 截至10月20日,利德曼股东户数3.36万,较上期增加1.96%;人均流通股16170股,较上期减少1.92%。 2025年1月-9月,利德曼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减少10.49%;归母净利润-713.48万元,同比减少 765.83%。 10月31日,利德曼盘中上涨2.06%,截至10:41,报7.44元/股,成交4761.22万元,换手率1.19%,总市值 40.47亿元。 资金流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重组蛋白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趋势研判: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重组蛋白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1 09:20
内容概况:我国重组蛋白行业虽起步相对较晚,但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与引导,国内企业在 重组蛋白的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推动产品技术指标持续提升,产能规 模稳步扩大,综合成本竞争力不断增强,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逐步缩小,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使中 国快速崛起为全球重组蛋白市场的重要力量。相较于传统小分子化学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凭借其治疗效 果显著、靶向性强、毒副作用低等独特优势,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 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生物制药产业整体蓬勃发展及后疫情时代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的背景下,中国重 组蛋白行业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实现快速扩容。据统计,2015-2024年中国重组蛋白行业市场 规模从51亿元增长至2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34%。未来,随着创新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精准 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中国重组蛋白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并 进一步向高质量、国际化方向迈进。 相关上市企业:百普赛斯(301080)、义翘神州(301047)、诺唯赞(688105)、迈威生物 (688062)、近岸蛋白(688137)、 ...
美国出资10亿美元研发AI超级计算机,攻克癌症难题
财富FORTUNE· 2025-10-30 21:09
美国政府AI抗癌投资与合作 - 美国政府投入10亿美元,与AMD合作建造两台全球最先进的AI超级计算机Lux和Discovery,旨在加速癌症治疗等领域研究 [1] - 美国能源部长表示,该计划目标是在未来五到八年内,将多数癌症转变为可控疾病 [1] AI抗癌的核心挑战与瓶颈 - 癌症研究领域最大的挑战是数据短缺,而非算力不足,需要整合基因序列、组织切片、身体影像等多模态数据 [2] - 与拥有互联网数据的大语言模型或拥有数百万小时道路数据的自动驾驶相比,癌症研究只能获取医院愿意共享的数据,数据获取受限 [2] - 专家强调必须在数据采集和关联方面投入与算力建设同等的资源 [3] AI在医疗中的实际应用模式 - AI被视为医疗团队中的辅助角色,如同会议室里安静的助手,能阅读所有文献和试验结果,为医生决策提供建议,而非最终决定治疗方案 [4]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已围绕此模式开展临床试验,预计肿瘤学家在疑难病例中会乐于接受这种辅助 [4] 精准医疗的未来展望 - 到2030年代初,预计几乎每位患者都能针对其特定肿瘤获得现有的最佳疗法,实现精准医疗 [5] - 为耐药癌症实时设计新药预计在2030年前还无法解决,但需要提前开始思考此问题 [8] 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议 - 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将新的AI计算能力与真实的医院数据系统连接起来,以真正惠及科学 [6]
Nature Medicine:张康/陈香美合作开发AI生命时钟,准确预测从婴儿到老年的生物学年龄及疾病风险
生物世界· 2025-10-29 16:3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为什么有些人年近七旬仍精神矍铄,而有些人才三十出头却已显老态? " 实际年龄 " ( Chronological Age,CA ) 显然无法完全解释这种差异。相对于 实际年龄 ," 生物学年龄 " (Biological Age,BA) 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实际衰老 程度, 目前,主要通过 衰老时钟 ( | Aging Clock ) | | 来评估一个人的生物学 | | --- | --- | --- | | 年龄,然而,这些研究通常是在成年人中进行的,这导致了我们在 | | 理解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 | | 生物学时钟方面仍留有关键空白,尤其是在 | 婴儿期 | 和 儿童期 | 。 作,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 A 2025 年 10 月 27 日,温州医科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张康 教 授团队与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陈香美 院士团队合 full life cycle biological clock based on routine clinical data and its impact in health and ...
佛慈制药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7.92% 经营性净现金流明显改善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16:15
本报讯 (记者刘欢)10月28日晚间,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慈制药")发布了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8.24万元。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78万元,同 比增长167.92%。 现金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报告期内,佛慈制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350.52万元,同比转 正,这一关键指标的改善为企业后续的日常经营、研发创新、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佛慈制药是一家集药材种植与加工、天然药物与保健品研发、中药现代剂型及保健食品生产销售于一体 的西北地区中医药行业骨干企业。"佛慈"品牌创建于1929年,为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入选 中国消费名品"时代优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今年以来,佛慈制药持续优化营销架构与市场布局,加强渠道开发与管理,全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网络布局方面,该公司在巩固深耕西北存量市场销量的同时,加大对华南、华东、华北、西南以及海外 市场的开发覆盖,不断提升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销售渠道方面,佛慈制药商业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