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公示

搜索文档
“算法公示”不是逃避责任的挡箭牌|外卖大战,战而不休为哪般?
新华网· 2025-09-15 11:23
平台算法透明化举措 - 美团开设算法公示专区,饿了么进行算法公开和主题调研,京东承诺搭建简单透明的补贴机制,为各方提供了解平台运行逻辑的窗口[1] - 算法公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1] 当前算法机制存在的问题 - 各平台算法逻辑依然复杂,标准模糊,企业在参与活动和承担费用上仍缺乏议价能力[1] - 部分平台收费和流量机制不透明,导致商户在成本分析和经营决策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无法准确计算盈利情况[1] - 部分平台通过复杂算法将本应自行承担的成本、运费等转嫁给商户,进一步挤压商户生存空间[1] - 商户面临两难抉择:接受规则则增收不增利,拒绝参与活动则订单骤减[1] 算法治理的未来方向 - 算法公示的目的应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而非成为企业转嫁运营成本、逃避社会责任的挡箭牌[1] -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不能止于规则公示,关键在于确保规则本身的合理公平[1] - 平台有责任建立更加开放多元的共治机制,以算法公开推动算法治理,让商户、骑手、消费者有效表达诉求、优化体验[1] - 助力制定更合理公正、有温度的算法规则,实现多方共赢[1] - 算法公示应助力平台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使平台经济行稳致远,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2]
算法公示的治理启示
人民日报· 2025-09-11 16:17
近日,北京市网信办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有关要求,指导和推动抖音、百度、美 团等首批6家属地主要网络平台公示算法规则原理,引发高度关注。这一举措,直指长期以来饱受诟病 的算法"黑箱",为构建一个透明、公平、可问责的算法治理体系迈出重要一步。 算法"黑箱"的社会危害性不容小觑。算法"黑箱",会悄悄研究和引导你的喜好,让你只看它想让你看 的,买它想让你买的。久而久之,人们被它"养"在了信息茧房里,逐渐失去接触多元观点、更新自我认 知的机会。人们也可能因算法"黑箱"而权益受损:"大数据杀熟"带来"千人千面"的定价策略,无形中让 人多掏腰包;"精准营销"跨越隐私边界,让人不知不觉成为"被算计的对象"。更值得警惕的是,算 法"黑箱"可能助长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为追求用户停留时长,算法往往优先推送煽 动性、情绪化内容,使理性声音被淹没,情绪变得极端化。 治理算法"黑箱",必须首先打开"黑箱"。过去,一些平台常以"技术机密"或"算法复杂"为由,规避监管 和社会监督。算法公示不仅要求掀开这层"技术面纱",还有助于倒逼平台审视其算法的公平性、合理 性、安全性,从源头加强自我规范,将合规要求内嵌于 ...
算法公示的治理启示(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07
监管政策动向 - 北京市网信办指导推动抖音、百度、美团等首批6家属地主要网络平台公示算法规则原理 [1] - 该举措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旨在构建透明、公平、可问责的算法治理体系 [1] 算法“黑箱”的行业影响 - 算法“黑箱”会引导用户喜好形成信息茧房限制接触多元观点和更新自我认知的机会 [1] - “大数据杀熟”带来千人千面的定价策略可能使消费者权益受损 [1] - 为追求用户停留时长算法优先推送煽动性、情绪化内容可能助长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传播 [1] 算法公示对行业规范的意义 - 算法公示要求平台掀开“技术面纱”倒逼其审视算法的公平性、合理性、安全性 [2] - 公示将合规要求内嵌于技术设计从源头加强平台自我规范 [2] - 算法规则公开为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进行审查认定和依法追责建立清晰路径 [2] 算法治理模式的演进 - 算法公示将监管环节大幅前移是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优的治理模式 [3] - 该举措为社会监督、行业监督、专业监督打开大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3] - 算法公示是运用法治思维进行数字治理的实践标志数字治理体系完善迈出坚实一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