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招商引资

搜索文档
三大动因驱动,地方国资并购上市公司热潮持续
证券时报· 2025-08-15 12:38
地方国资并购上市公司热潮 - 今年以来地方国资通过产业并购基金和创投平台掀起收购上市公司热潮,旨在强化产业整合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 - 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国资18.51亿元入主康华生物、湖北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控股凯龙股份和台基股份、安徽马鞍山国资入主蓝黛科技 [2] 上海国资生物医药领域整合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通过万可欣生物战略控股康华生物并收购微创医疗股份,推动本土疫苗研发(要求康华2025-2026年研发投入不低于2.6亿元)和医疗器械产业链集聚 [4][5] - 上海市国资委组建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其中生物医药基金首期规模50.1亿元,采用"国资+产业资本"架构,出资方包括上实集团、上海医药、君实生物等 [5] 地方国资并购三大战略动因 - 核心目标是服务地方产业"强链补链",通过并购培育新质生产力 [7] - 将上市公司作为精准招商新杠杆,替代传统土地政策招商模式 [7] - 承载国企改革任务,优化公司治理并提升运营效率,如湖北长江产投通过台基股份整合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 [7][8] 行业趋势与未来热点 - 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模式将持续升温,因政策支持("并购六条")和产业升级需求,成为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的探索 [10] - 下一轮并购热点预计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及生物医药行业,案例包括安徽黄山国资推动光洋股份落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