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率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微董事长何小龙:功率芯片为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0:01
行业市场规模与地位 - 2025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55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占291亿美元(38.6%)[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推动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 尤其在电驱系统、车载充电(OBC)、DC-DC转换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核心模块[2] - 第三代半导体器件(SiC、GaN)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落地[2]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绩 - 华润微在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排名第二 MOSFET规模排名第一[1]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电子及新能源业务营收12.48亿元 同比增长37%[2] - 车规级产品通过认证102颗 入选工信部《汽车芯片推荐目录》74颗(数量行业第一) 近百款车规级功率芯片实现量产[2] 技术布局与创新 - 以"第三代半导体+第四代半导体"为双轮驱动 6英寸SiC中试线稳定运行 SiC SBD和1200V SiC MOSFET核心产品批量供应[6] - 氮化镓GaN领域布局D-Mode和E-Mode双工艺平台 外延生产基地通线[6] - 重点提升智能功率模块(IPM)、功率集成模块(PIM)和先进功率模块(APM)等产品附加值[6] 产业链模式与产能 - 采用IDM模式 具备"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能力[7] - 重庆功率半导体封测基地已建设 12英寸晶圆制造线本月实现满产[7] - 为智能家居、AI服务器电源等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7] 生态合作与战略 - 与比亚迪、吉利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 深度嵌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2] - 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车企联合开发车规级芯片 参与国家标准制定[7] - 推动从"单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解决方案商"转型 打造"能效解决方案"系统化能力[3] 竞争优势与挑战 - 在高端IGBT、SiC沟槽MOS、车规级MCU等领域与国际巨头存在性能差距[4] - 系统方案能力和全球生态品牌影响力较国际企业薄弱[4] - 具备IDM模式贴近本土客户的优势 能快速响应定制化需求且成本竞争力强[4] 未来发展方向 - 围绕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工业自动化等场景提升产品竞争力[6] - 通过联合创新体模式与车厂协同开发系统解决方案[4] - 以"技术自主化、产能全球化、生态协同化"构建全链条生态[7]
黄山谷捷股价涨5.01%,中信保诚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1.91万股浮盈赚取3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4:2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5日股价上涨5.01%至57.03元/股 成交额7800.13万元 换手率7.01% 总市值45.62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研发生产和销售 铜针式散热基板占比75.63% 边角余料占比21.65% 铜平底散热基板占比0.40% [1] 机构持仓情况 - 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A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1.91万股占流通股0.6% 当日浮盈32.4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12.45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5.59% 近一年收益70.89% 成立以来收益129.59% [2] 基金管理团队 - 基金经理江峰管理规模57.82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09.51% 最差回报2.54% [3] - 基金经理王颖管理规模38.35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45.18% 最差回报-8.42% [3]
华润微董事长何小龙: 产品落地要“扎进场景里”
证券时报· 2025-09-05 02:3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能效解决方案"提升模块化系统化能力 服务高端汽车电子与新能源市场 实现从单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解决方案商转型[2] - 公司聚焦功率半导体前沿技术 持续加码氧化镓等新材料研发[3] - 公司坚持IDM模式优势 具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能力 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定制化服务[3] 业务发展成果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电子及新能源领域营收达12.48亿元 同比增长37%[1] - 车规级产品累计通过认证102颗 入选工信部《汽车芯片推荐目录》74颗 数量居行业第一[1] - 近百款车规级功率芯片实现量产 稳定供货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车企[1] 技术研发方向 - 重点提升智能功率模块 功率集成模块 先进功率模块等产品附加值[3] - 围绕新能源汽车 光伏储能 工业自动化等刚需场景开展技术落地[3] - 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攻关材料生长和器件设计等关键技术[3] 产业合作生态 - 与吉利 比亚迪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 深度嵌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1] - 与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车企深度合作联合开发车规级芯片[3] -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力带动整个产业升级[3] 行业机遇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为功率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增长机遇[1] - 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对高效高可靠性功率器件需求显著增加[1] - SiC GaN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在电驱系统 车载充电 DC-DC转换 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模块加速落地[1]
东微半导(688261):把握数据中心结构性需求 重回业绩增长通道
新浪财经· 2025-09-04 14:38
2Q25业绩表现 - 公司2Q25实现收入3.33亿元 同比增长35.1% 环比增长17.7% [1] - 毛利率18.0% 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4.4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0.20亿元 扣非净利润0.09亿元 同环比均大幅增长 [1] - 业绩低于预期 主要因功率半导体产品价格竞争持续 [1] 业务发展趋势 - 高压超级结产品批量出货维谛技术、台达、世纪云芯、超聚变数字、欧陆通等核心客户 [2] - 工业及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相关收入同比快速增长 收入占比提升 [2] - 优化25V-150V中低压屏蔽栅MOSFET全规格段产品性能 量产多颗高难度产品 [2] - 功率半导体行业下游需求调整临近尾声 公司有望通过高压大电流器件优势把握数据中心增长机会 [2]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1H25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 研发人员同比增长20% [3] - 第六代高压超级结MOSFET研发进展顺利 高速低导通电阻SGT产品已实现AI电源、新型机器人等领域销售 [3] - 第二代、第三代650V/1200V平台SiC MOSFET进入稳定交货阶段 [3] - 完成对电征芯片的收购并表 有利于加快推进服务器、车规等重点产品线扩充 [3] - 拥有近20亿元充足在手现金 2026年经营现金流有望转正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收入预测 下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50%至1.0亿元 [4] - 首次引入2026年收入预测16.3亿元 净利润预测1.9亿元 [4] - 上调目标价25%至94.00元人民币 对应60倍2026年市盈率 [4] - 当前股价交易于59倍2026年市盈率 [4]
固收:转债下跌后的应对策略
2025-09-02 22:41
固收:转债下跌后的应对策略 20250902 摘要 转债估值已回调,若股市震荡或上行,部分转债性价比凸显,或优于三 月末,尤其 90-100 平价区间股性强转债,当前价格约 125 元,与年初 机器人/AI 行情相近,具备反弹潜力。 高溢价率转债回调幅度大,主要集中于前期热门和新增基金涌入领域。 股性转债溢价率已脱离极值,债性转债仍偏贵。剩余期限三年内、余额 大于 50 亿的大票资产估值压缩明显,或存投资机会。 中国制造业中上游周期产业(钢铁、光伏等)及新兴消费领域景气度改 善,若股市向好且成交量维持在 2.5-3 万亿,将利好底部资产定价,转 债或有反弹空间,但需关注增量资金动向。 选择转债应关注低估值因子、低拥挤度、偏股性(无强赎压力、低溢价 率)资产,以及钢铁、光伏等反内卷细分行业,这些行业预期乐观但转 债溢价率偏低,有望表现出色。 文泰公司是功率半导体龙头,汽车业务占比 60%,半导体业务毛利率 37%,净利率 15%。受益于汽车行业需求增长和欧洲汽车补库周期, 预计三季度经营改善,文泰转债价格相对便宜,同平价溢价率较低,预 计未来有较强的向上预期。 Q&A 近期转债市场出现下跌,您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
日本功率半导体,大撤退
半导体芯闻· 2025-09-02 18:39
当下,AI芯片在大模型浪潮推动下需求井喷,HBM以其高带宽特性在数据存储领域大放异彩,先 进制程与先进封装也在持续突破,抢占着行业的聚光灯。 半导体行业的赛道热度,从来都是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共同催生的动态图景。 相比之下,一度被全球资本追逐的"明星赛道"——功率半导体行业的"光环"逐渐被这些新兴热点覆 盖,显得些许冷清。 在这波热度更迭中,全球功率半导体的竞争格局也正发生微妙变化。曾经手握技术与产能优势、计 划大力扩产以巩固地位的日本厂商,其扩产进程屡屡陷入"拖延"困境,从项目启动到产能落地的节 奏远不及预期,往日的行业主导力渐显疲态;与之相对,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则抓住机遇加速突 围,在技术攻坚、产能建设与市场份额争夺中持续发力,以强劲的"反扑"姿态逐步打破原有格局, 为全球产业竞争注入新的变量。 不难看到,从热点退潮到格局生变,功率半导体行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日本功率半导体,疲态尽显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推 广,功率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 日本厂商在功率半导体领域一直以来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高峰时,三菱电机、富士电机、东芝、瑞 萨、 ...
英诺赛科再涨超6%破顶 上半年实现毛利率转正 公司在高端业务布局进展飞速
智通财经· 2025-09-02 11:30
股价表现 - 股价再涨超6% 高见104.2港元创上市新高 截至发稿报103.5港元 成交额6.04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53亿元 同比增长43.4% [1] - 毛利率为6.8% 对比2024年同期实现转正 大幅提升28.4个百分点 [1] - 净亏损同比收窄12.16% [1] 业务进展 - 面向AI及数据中心的销售同比增长180% [1] - 基于100V氮化镓的48v-12v应用进入量产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全球唯一覆盖15V-1200V全电压谱系的氮化镓功率半导体供应商 [1] - 覆盖消费电子 数据中心 新能源车及工业电源等核心应用场景 [1] 增长驱动因素 - 受益各下游应用中GaN渗透带来的业绩增长 [1] - 高端业务布局进展飞速 在数据中心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关键领域实现全面突破 [1] 机构观点 - 华创证券上调公司25-27年营收预测及归母净利润预测 [1]
英诺赛科(02577):2025年半年报点评:毛利率转正里程碑,与英伟达联合推动800V直流电源架构落地
华创证券· 2025-09-01 19: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英诺赛科的投资评级为"强推"且评级被上调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53亿元,同比增长43.43%,毛利率达到6.8%,较去年同期-21.6%大幅提升28.4个百分点,实现毛利率转正里程碑 [1][8] - 公司与英伟达合作推动800V直流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的规模化落地,提供从800V输入到GPU终端、覆盖15V到1200V的全链路氮化镓电源解决方案 [8] - 作为全球首家大规模量产8英寸晶圆的氮化镓IDM企业,公司产能为每月1.3万片,良率超95%,计划扩充至每月2万片,晶圆芯片产出量提升30%以上 [8]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及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前期推动氮化镓器件渗透率提升,公司覆盖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车及工业电源等核心应用场景 [8] 主要财务指标 - 营业总收入预测:2024年实际8.28亿元,2025年预测15.42亿元(同比增长86.1%),2026年预测29.92亿元(同比增长94.1%),2027年预测47.55亿元(同比增长58.9%) [3] - 归母净利润预测:2024年实际亏损10.46亿元,2025年预测亏损7.92亿元(亏损收窄24.3%),2026年预测盈利1.96亿元(扭亏为盈,增长124.7%),2027年预测盈利9.78亿元(增长400.2%) [3] - 每股盈利预测:2024年实际-1.19元,2025年预测-0.89元,2026年预测0.22元,2027年预测1.09元 [3] - 毛利率预测:2024年实际-19.5%,2025年预测17.8%,2026年预测44.4%,2027年预测54.4% [9]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8.944亿股,流通股本:5.048亿股 [4] - 总市值:774.1亿元,流通市值:436.9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3.04元,资产负债率:54.3% [4] - 当前股价:86.55港元(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 [3]
黄山谷捷8月29日获融资买入800.24万元,融资余额7745.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6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下跌2.90% 成交额达1.14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800.24万元 融资偿还1557.54万元 融资净流出757.30万元 [1] - 融资余额7745.04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6.57% 融券余额为0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14万户 较上期减少12.53% [2] - 人均流通股1751股 较上期增加14.33%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75亿元 同比增长34.4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781.06万元 同比减少37.60% [2] 业务构成与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铜针式散热基板75.63% 边角余料21.65% 其他业务2.33% 铜平底散热基板0.40%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12日 2025年1月3日上市 [1]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5600万元 [3] - 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1.91万股 [3] - 易方达环保主题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皇庭国际:子公司融发投资名下资产将被拍卖
搜狐财经· 2025-09-01 10:13
债务重组与资产出售进展 - 公司与合作方正筹划债务重组及重大资产出售 尚未签署任何协议且具体细节需进一步协商[3] - 晶岛国商购物中心(深圳皇庭广场)等资产将于2025年9月9日至10日公开拍卖 目前处于司法拍卖公示阶段 成交结果及价格存在不确定性[3] - 曾尝试挂牌转让深圳融发投资及重庆皇庭珠宝广场各不少于51%股权 但未征集到有效购买意愿[3] - 与连云港丰翰益港物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及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因债务重组涉及方众多未能按原计划完成[3] - 正与其他金融机构商讨债务重组合作可能性 合作存在推进可能但亦有终止风险[3][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5年1月19日 注册资本11.83亿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郑康豪 注册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4] - 主营业务涵盖商业管理业务 物业管理业务及功率半导体业务[4] - 董事长为邱善勤 董秘为吴凯 员工人数730人 实际控制人仍为郑康豪[5] - 参股公司达56家 包括成都皇庭商业管理 深圳皇庭云物业等多家子公司[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3亿元 11.72亿元和6.58亿元 同比变动-12.09% 76.68%和-43.86%[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1亿元 -11.27亿元和-6.40亿元 同比变动-6.36% 8.25%和43.16%[5]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2022-2024年分别为79.28% 88.95%和96.00%[5] 风险概况 - 天眼查显示公司存在自身风险322条 周边风险1528条 历史风险41条 预警提醒风险268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