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治理思维
搜索文档
小清河的新故事(我家门前有条河)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今年60多岁了,打小就住在北京海淀区树村。我家附近有一个很漂亮的地方, 叫清河之洲,旁边一条小河,从我的少年时代起,大家都习惯称之为小清河。 小清河里满是故事。她坐落在三山五园中的圆明园以北,西起安河桥北的龙背村,东至二河开。河面原 来最宽的地方有近百米,窄处有几十米,河道曲曲弯弯。河南岸有座土山,似一条土龙守在岸边,可以 防止水患侵扰三山五园地区。小清河的水系灌溉着周边百十亩水田,水田里生长着非常有名的京西稻。 稻花飘香的季节,那画面仿佛江南水乡。 后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小清河沿岸建了不少工厂,水质受到影响,小清河变成了"小浑河",没人再愿 意靠近这条脏水河。 最大的变化发生在两年前,海淀区政府重新铺设污水管道,岸边运来新土,播下花籽、栽下树苗,步道 沿着河岸慢慢铺就,最终形成了"京西北的生态绿带"——清河之洲。 傍晚时分的清河之洲。 何 丽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以系统治理思维推进水岸共建,定期举办农耕体验、河畔影院等活动,不仅丰富 了市民生活,更激活了区域文化活力。小清河的变迁,是北京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缩影。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3日 04 ...
第一观察丨领悟总书记抓土地工作的系统思维
新华社· 2025-06-25 21:08
土地资源保护与系统治理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土地观",强调土地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多功能性,将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3] - 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凸显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3] - 耕地保护需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3][4] 土地资源类型与功能 - 森林被定位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强调其多功能联动价值 [5] -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具有基础性生态作用,破坏后修复困难 [6] - 湿地是"地球之肾",开发应以生态保护为主,贵在原生态 [6] - 沙地治理是滚石上山的过程,需要持续努力防止反复 [6] - 5亿亩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6] 土地资源利用原则 -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6] - 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田则田、宜湿则湿、宜沙则沙,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7] - 土地要素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需要兼顾科学保护和高效利用 [7] 系统治理与生态保护 -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需要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4] - 土地保护与生态保护统筹推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的美丽国土 [5] - 各类土地资源都承载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