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
搜索文档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10-26 06:12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实践 - 专家下沉基层坐诊,使患者在“家门口”的镇卫生院即可接受县医院专家主刀的手术 [1] - 先进医疗设备在基层“安家落户”,并推广远程诊疗、建设中心药房等举措 [1] - 改革实践让基层获得更优质医疗资源,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1] 医疗资源下沉与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深化医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仍有进一步努力空间 [1] - 未来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1] -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加快健康中国建设步伐 [1]
看病不用出远门 “家门口的医改”如何进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8 09:28
县域医共体改革成效 - 金寨县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实现从"看病难"到"家门口就医"的转变,改革前县域内三分之一患者外流,医保基金亏损近8000万元[1][7] - 改革后县牵头医院门诊量和住院量均下降10%以上,基层诊疗量上升20%以上,县内住院率从68.32%提升至82%,医保资金县内使用占比从45%提升至71.32%[14][24] - 医改四年后医保基金结余3316.44万元,利用结余资金外请专家3585人次,恶性肿瘤县内住院补助21496人次[24][26]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 将7家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为医疗次中心,更新设备投入人才,使一级卫生院能开展20多项二级手术和血液透析[7] - 采取"医疗版图重构"策略,将23个乡镇卫生院整合为2个医疗中心和7个区域医疗次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9] - 实施外请专家制度,2024年5月有20多名来自北京、南京、合肥等地三甲医院专家到县医院坐诊手术[18] 惠民政策实施 - 出台外请专家手术报销政策,患者县外手术需自费6万元,县内手术两次仅花费7500元[20][22] - 新建22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为村医购买养老保险并发放生活补助,使村医年收入达6万元以上[34] - 实施"县招县管乡村用"机制和村医免费培养制度,与大专院校联合培养本地户籍医学生[34] 医疗水平提升 - 曾经连阑尾手术都做不了的乡镇卫生院,现在能开展20多项二级手术[5][7] - 上级医院专家定期下沉指导,开展门诊、教学查房和手术示教活动[14][15] - 建立村医培训机制,通过跟师学习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28][34] 人才队伍建设 - 通过提高待遇吸引流失村医回流,如王剑峰从外出务工重返村医岗位[30][32] - 实施定向培养计划,医学生服务满6年后可通过考试进入上级医疗机构[34][36] -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村医持续提升专业能力[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