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纪巡审联动
icon
搜索文档
“纪巡审”联动释放叠加效应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聊城市通过制度、人员、任务和成果运用等多维度协同,构建了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的高效工作格局,旨在提升监督质效 [1][2][3] 联动工作机制建设 - 从试点到深化,在供销系统、粮食购销、国有企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实践,十三届市委第八轮巡察与乡镇经济责任审计同步联动,移送问题线索16条,处理处分21人 [2] - 出台《巡审联动暂行办法》等制度,2024年9月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的工作流程》,细化计划衔接、线索移送等环节 [3] - 组建“联动人才库”,选取财务、招投标、大数据等专业人员,开展联合培训以促进业务互补 [3] 监督任务与重点领域协同 -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十四届市委第一轮专项巡察发现问题331个、问题线索64条 [5] - 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十四届市委第五轮巡察对50家国有企业开展专项监督,发现问题792个,移交问题线索31条 [6] - 巡察前互通信息,纪检监察提供信访举报情况,审计部门提供审计报告,为明确监督重点提供参考 [7] 人员协同与监督方式创新 - 专项巡察时审计组组长兼任巡察组副组长,常规巡察时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负责人作为“不驻组的副组长” [6] - 统筹运用巡察“12+N”工作方法、审计查账盘存及纪检监察初步核实等措施,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快速锁定疑点 [7] - 优化联合编组,确保各方力量既协作又独立,提升监督权威性和互补性 [6] 成果运用与整改治理 - 十四届市委以来联动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107件,边巡边查移交72件,立案审查调查33人,移送检察机关6人 [9] - 联合督促整改,年初至今选派69名骨干参与第五轮、第六轮巡察整改实地评估,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207个 [10] - 对普遍性、行业性问题制发巡察建议书,推动集中整治,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11]
业务丛谈丨打好“纪巡审”联动组合拳
监督机制协同 - 深化纪检监察与审计、财会、统计监督的协作配合机制 [1] - 研究出台举措促进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协调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1] - 采取先审后巡、先巡后审、巡审同步等联动工作模式,强化巡审深度衔接配合 [1] 监督执行流程 - 建立重要情况通报机制,在巡察启动前交流问题线索和审计情况,巡察完成后通报发现的“活情况” [2] - 建立“不驻组副组长”会商研判机制,由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负责人指导疑点问题线索的分析和取证工作 [2] - 建立“机动审计组”协同监督机制,在专项巡察中开展协同审计,运用信息化手段发现疑点问题 [2] 监督成果应用 - 推动成果共用,将巡察和审计发现的问题作为日常监督和政治生态分析的重要参考 [3] - 推动问题共治,针对联动监督发现的共性问题,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3] - 推动巡察整改共评,抽调纪检监察和审计专业干部参与整改评估,检查线索处置和资金使用情况 [3]
构建治理基层腐败问题长效机制
反腐败工作框架 - 坚持系统思维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一体化治理格局 [1] - 通过常态长效制度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基层监督网络实现监督无死角全覆盖 [2] - 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并注重源头治理减少腐败发生 [3][4] 监督机制建设 - 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检查 [2] - 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岗位及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严格过程管控 [2] - 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并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监督效能 [2] 案件查办与协同 - 深化"纪巡审"联动整合公安、社保、住房等系统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壁垒提高线索精准度 [3] - 加强"室组地"联动通过纵向上下联动与横向协同配合提升办案质效 [3] - 健全以案促改促治机制推动问题多发行业完善制度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闭环 [3] 源头治理措施 - 将廉政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开展精准化培训提升廉洁从政意识 [4] - 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4] - 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专题片等形式增强警示教育感染力筑牢思想防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