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范式

搜索文档
推进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09:43
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意义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被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 - 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技术变革、制度创新、市场体系的系统性协同重构绿色发展范式 [1] 技术变革的驱动作用 - 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在2024年达到28.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9.8% [2] - 计划至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2035年达到30%以上 [2] - 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首位,为全球提供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2] - 截至2023年单位GDP能耗较2012年下降26%,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60% [2] - 技术融合催生出虚拟电厂、产品碳足迹追踪等30余种新业态 [2] 制度创新的保障机制 - 2024年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确立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 [3]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累计成交量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 [3] - 2024年1月1日起实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 [3] - 2024年全国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1.9万件,判决生态赔偿资金共计96亿元,同比增长87.5% [3] 市场体系的载体功能 -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 [4]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35%,共享经济规模突破3.8万亿元 [5] - 2024年国内发行绿色债券共计6814.33亿元,托管规模达2.09万亿元,同比增长5.57% [5]
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
中国环境报· 2025-10-14 11:26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环节,也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25年政府工 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重强调质的有效 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我国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 传统工业文明的高碳发展模式导致气候危机、生态退化与资源衰竭,根源在于自然资本廉价化与生态损 耗不可逆,其本质是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形成不可持续的路径依赖。而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国 家"先污染后治理"和殖民式掠夺的老路,经由系统性变革重构发展范式,即通过技术变革、制度创新、 市场体系的系统性协同,以技术变革重塑生产函数,以制度创新矫正市场失灵,以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 置,重构"资源—生产—消费—再循环"的绿色发展范式,实现生产力系统的绿色跃迁。 技术变革是全面绿色转型的动力内核 市场体系是全面绿色转型的实现载体 替代效应重构了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技术群、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替代传统能源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