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甲醇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航运减排大势所趋,绿色甲醇大有可为
华安证券· 2025-09-30 19: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航运业碳减排迫在眉睫,绿色甲醇凭借其良好的燃烧特性、储运安全便捷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接近零甚至负值的优势,或将成为关键解决方案 [3] -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净零排放框架草案有望在2025年10月通过,将强制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使用零碳或净零燃料替代传统燃油是最重要的减排手段,绿色甲醇是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4] - 绿色甲醇行业正处于从示范走向商业化的关键阶段,随着项目投产、绿电成本下降及工艺优化,其经济性有望持续提升,从而刺激需求 [8] 航运业减排驱动与绿色甲醇需求 - IMO净零排放框架草案要求航运业2030年碳排放比2008年减少至少20%,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并可能对未达标船舶征收每吨100-380美元CO₂eq的罚金 [4][20] - 欧盟已将航运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要求进入欧盟港口的大型船舶自2024年起为其排放支付碳配额,支付比例从2024年的40%逐年提升至2026年的100% [4][21] - 相较于其他低碳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LNG、绿氨),绿色甲醇在储存运输、港口改造难度和现有船舶改装成本(仅需300-500万美元)方面具有优势,全球已有50多个主要港口具备甲醇加注能力 [25] - 目前全球在运和有订单的甲醇燃料动力船已达390艘,其中集装箱船228艘 [4][29];基于现有订单,预计到2030年仅集装箱船对绿色甲醇的年需求量就将超过900万吨,罗兰贝格管理咨询进一步预测2030年全球需求将达到1200万吨 [4][29] 绿色甲醇产业现状与产能规划 - 当前绿色甲醇生产处于起步阶段,2025年全球产能仅170万吨,但规划和在建项目众多,预计2030年产能将快速扩张至3930万吨,其中高概率项目产能为1310万吨 [6][39] - 中国在绿色甲醇产能规划和建设方面全球领先,国内已有超过60个项目正在推进,产能规模超过800万吨/年 [7][58];乐观情形下,2026-2027年中国产能可能占全球的80%左右,到2030年占比约为60% [7][58] - 绿色甲醇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生物质甲醇(气化路线和发酵-甲烷路线)和电制甲醇(绿氢+可再生碳源) [6][46];生物质甲醇当前成本较低,电制甲醇则被认为是长期有前景的路线,其成本下降依赖绿电成本降低和碳源(直接空气捕集或生物质来源)获取技术的突破 [6][7][52]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配套 - 中国积极推广绿色甲醇应用,2025年十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的目标 [5][35] - 港口加注业务配套加速,上海港于2024年4月完成国内首单绿色甲醇船对船加注作业,青岛、宁波、深圳等港口也在积极推进 [5][36];中国船级社已发布相关指南,标志着船用绿色甲醇燃料及加注技术链基本建成 [34] 投资建议与相关公司 - 报告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拥有绿色甲醇产能或技术储备的企业,二是相关的工程及设备企业 [11][63][64] - 报告列出了多家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供参考,包括复洁环保、金风科技、东华科技、嘉泽新能、中集安瑞科、吉电股份、华谊集团、航天工程、中国化学 [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