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甲醇
icon
搜索文档
探索绿色甲醇特色发展之路丨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9月24-26日,大连)
DT新材料· 2025-08-02 06:05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液态阳光技术是利用绿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的关键路径 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平稳可行的技术方案 [2] - 2025年国家能源局推动绿色燃料技术攻关 江苏 浙江等重点省份布局绿色甲醇产业 全链已实现规模化项目投产 生物质气化中试 船燃加注等突破 [2] - 行业当前痛点包括规划多落地少 消纳难 市场待突破 论坛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宏观趋势与政策 - 论坛将邀请发改委等政府单位解读政策 探讨绿色甲醇发展方向 国际港口 船东及生产企业将分享规模化发展经验 [6] - 国家能源局2025年发布绿色燃料技术攻关通知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布局 首个规模化绿氢耦合生物质绿醇项目已投产 [2] 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 - 论坛聚焦绿色甲醇及SAF规模化制备 生物质气化 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 推动"技术攻关+场景"闭环落地 [2][6] - 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将讨论制备绿色燃料 高性能材料等技术 采用"10分钟报告+5分钟交流"模式促进产学研对接 [8][9]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设置绿色甲醇国际对接专场 邀请国际港口构建"1对1"精准对接平台 促进中国绿醇产品出海 [11] - 多企已签下绿醇国际订单 多个港口实现首单船燃加注 产业国际化进程加速 [2][11] 论坛活动与影响力 - 往届累计吸引1500余位行业代表 100位院士专家演讲 800余家知名企业参与 包括中石化 国家能源集团 巴斯夫等 [15] - 本届设置产业创新展览 实地参观 供需对接等互动形式 覆盖400+上下游企业 媒体触达百万行业群体 [6][12] 科研成果转化 - 现场设置科研成果展示区 征集液态阳光领域科研团队成果 海报展示规格80cm*120cm 截稿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 [12] - 青年科研工作者将参与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技术研讨 突破思维限制解决科学难题 [9]
吉电/上海电气/远景加速绿色燃料规模化
势银能链· 2025-07-31 11:42
核心观点 - 中国北方三大绿色燃料项目(国家电投吉电大安、上海电气洮南、远景赤峰)投产,标志着氢基能源产业进入规模化示范阶段 [3][4][11] - 项目具有全球领先规模和技术创新,包括全球最大绿氨工厂、国内首个商业化绿色甲醇项目等 [3][4] - 项目将推动绿氢全产业链技术验证、成本下降和基础设施建设 [4][6][7] - 绿氢应用拓展至化工原料、交通燃料、炼化等领域,助力行业深度脱碳 [9][10] 项目规模与技术突破 - 国家电投吉电大安项目创造4项全球之最:最大规模一次性投产绿氨、最大碱液与PEM混合制氢系统、最大直流微电网制氢工程、最大固态储氢装置(48000立方米) [3] - 上海电气洮南项目是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的绿色甲醇项目,首期年产能5万吨,通过欧盟ISCC认证 [3] - 远景赤峰项目是全球最大绿氨工厂的中国方案,首期产能32万吨,已实现大连加注 [3][11] 产业影响 - 规模化示范效应:验证ALK/PEM电解槽制氢、多种储运技术(管道/高压气态/液氢/固态)及合成氨/甲醇应用的全链条可行性 [4] - 成本下降:远景赤峰计划采购超1000台电解槽,刺激制造商扩产降本,推动全生命周期成本(LCOH)降低 [6] - 基建加速:配套风光发电基地建设拉动可再生能源装机,探索氢能储运网络模式 [7][8] 应用场景拓展 - 绿氨/绿甲醇作为零碳燃料应用于航运、重卡、工业供热等难以电气化领域 [9] - 远景赤峰项目探索绿氢炼化示范,未来可能延伸至绿氢直接还原炼铁等前沿应用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设备商、风光企业、基建供应商将获得直接订单加速扩张 [12] - 中小企业需聚焦细分领域:催化剂/膜材料/BOP部件等核心技术,或分布式制氢/加氢站运营等场景 [12]
嘉泽新能(601619):小而美风电运营商进军绿色燃料打开增长空间
华源证券· 2025-07-28 21: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募集接近尾声,定增完成后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提升 与宁夏嘉泽集团共同进军绿色化工类业务,有望大幅打开公司增长空间 主业坚守风电运营,在手及拟建装机约 2GW 保障未来持续增长 风电 REITs 有望落地贡献短期业绩,同时改善公司现金流[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报告日期为 2025 年 07 月 28 日 收盘价 3.80 元,年内最高/最低为 4.18/2.64 元 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 92.5058 亿元,总股本 24.3436 亿股 资产负债率 69.35%,每股净资产 2.83 元/股[4] 投资要点 - 公司近日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的公告》 近期向子公司上海嘉益荣源增资 4945 万元,持股比例由 70%上升至 95%[7] - 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12 亿元,发行对象为博荣益弘,发行价格 2.51 元/股,发行股票数量 4.78 亿股,发行完成后,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从 31.69%提升至 44.30%[7] - 2025 年 4 月,宁夏嘉泽集团投资的绿氢醇航油化工联产项目在黑龙江鸡西开工,投资额 80 亿元,建成后可年产绿色甲醇 45 万吨、绿色乙醇 15 万吨、绿色航煤 12 万吨,预计年产值约 6 亿美元(43.8 亿人民币) 2025 年 5 月,嘉泽新能孙公司黑龙江嘉益荣源绿色化工有限公司同步成立,与该项目一脉相承[7] - 至 2050 年航运业传统化石燃料市场份额将减少到 15%,绿色甲醇使用率将升至 42% 可持续航煤到 2050 年将承担航空业 65%以上的减排贡献 黑龙江生物秸杆资源丰富,平均气温低,对生物发酵有优势[7]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拥有在运风电装机 2GW,在建及待建风电装机 2GW,主要位于广西、黑龙江等地,未来两年陆续投产有望保障公司持续成长[7] - 公司电站出售单瓦净利维持在 0.8 - 1.2 元,2023 年底公告计划开展 REITs 项目申报发行工作,预计该项目有望逐步落地,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回笼现金流[7] 盈利预测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3|2422|2529|3003|3853| |同比增长率(%)|30.53%|0.79%|4.43%|18.71%|28.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03|630|909|1020|1219| |同比增长率(%)|49.98%|-21.53%|44.20%|12.28%|19.48%| |每股收益(元/股)|0.33|0.26|0.37|0.42|0.50| |ROE(%)|12.29%|9.14%|12.25%|12.74%|14.00%| |市盈率(P/E)|11.52|14.68|10.18|9.07|7.59|[9]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报告给出 2024 - 2027E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数据 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账款、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 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损益项目[11] - 报告还给出 2024 - 2027E 年主要财务比率 如营收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等[11]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点评:绿色甲醇项目陆续投产,为绿电消纳提供新方向
国信证券· 2025-07-26 1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全球绿色甲醇项目陆续投入运营,绿色甲醇在交通、化工、能源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绿醇制备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新的方向,建议关注金风科技、运达股份 [3][8] 相关目录总结 全球首个规模化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 - 7月14日,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5万吨正式投产,预计下半年启动二期,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25万吨 [4] - 项目建设2×300吨/天纯氧生物质流化床气化装置、67.2MW风电、8200Nm³/h制氢装置、10万Nm³储氢装置、5万吨/年绿色甲醇及合成装置,是国内首批符合ISCC - EU绿色认证要求项目,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均由上海电气自研自产 [4] - 项目将农林废弃物与风电就地消纳转化为高附加值绿色甲醇,实现生物质能与风能的高效利用 [4] - 项目是国家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吉林省百亿级重点工程之一、“氢动吉林”“吉氢入沪”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有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绿色新能源 + 绿色化工”产业链,为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新路线和商业模式 [5] 香港中华煤气布局绿色甲醇业务 - 7月23日,香港中华煤气向Golden Island Pte Ltd交付5000吨ISCC EU认证绿色甲醇用于新加坡加注业务 [6] - 香港中华煤气是香港最大管道燃气公司,业务涵盖天然气全产业链,是综合性跨行业集团,其内蒙古工厂用自主研发技术将废旧轮胎和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绿色甲醇,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获欧盟ISCC EU及ISCC PLUS国际认证,目前年产10万吨,计划2025年底前提至15万吨 [6] - 2025年4月,韩国“HMM Green”货轮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加注2903吨香港中华煤气生产的绿色甲醇,是国产绿色甲醇首次大规模加注作业,也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绿色甲醇加注项目 [6] - 7月,香港中华煤气与佛燃能源共同设立合资公司VENEX,各自持股50%,香港中华煤气将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注入VENEX,双方计划在多地投资建设绿色甲醇生产基地,目标年产能100万吨,广东佛山中华煤气绿色甲醇项目(一期)已签约,预计年产30万吨,总投资50亿元 [8] 相关公司盈利预测 | 代码 | 公司简称 | 市值(亿元人民币) | 归母净利润(亿元人民币)2024A | 归母净利润(亿元人民币)2025E | 归母净利润(亿元人民币)2026E | PE2024A | PE2025E | PE2026E | P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202.SZ | 金风科技 | 421 | 18.6 | 26.6 | 36.6 | 22.6x | 15.9x | 11.5x | 1.1 | | 300772.SZ | 运达股份 | 101 | 4.6 | 7.0 | 9.6 | 21.8x | 14.4x | 10.6x | 1.6 | [10]
Neuralink预计“心灵感应”脑机设备将于2029年获批;日本新构型H3运载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25 11:11
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Neuralink预计"心灵感应"脑机设备将于2029年获得美国监管部门批准,2030年推出复明设备"盲视"[1] - 公司计划到2031年每年为2万人植入芯片,创造至少10亿美元年收入[1] - 2029年目标完成2000例手术,年收入1亿美元 2030年手术量扩大到1万例,年收入超5亿美元[1] 四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突破 - 首台全链"四川造"土压平衡盾构机川山甲1号在成都下线,标志四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迈出关键一步[2] - 设备由中铁智能装备自主研发,在四川完成研发、设计、生产、组装全流程[2] - 中铁智能装备由中国中铁牵头联合多家企业组建,2023年9月落户成都新津[2]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 - 全国首个规模化连续生产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洮南投产[3] - 产品主要销往法国达飞集团用于航运,满足国际航运碳减排需求[3] - 预计2023年绿色甲醇需求量突破50万吨,2030年达200万吨以上[3] 日本航天技术进展 - 日本新一代H3运载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采用"3-0"新构型降低成本[4] - 火箭全长57米,单次发射成本降至约50亿日元(2.4亿元人民币),为H2A火箭成本一半[4] - 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业公司联合开发[4]
全国首个规模化连续生产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洮南投产
快讯· 2025-07-24 13:59
近日,全国首个规模化连续生产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洮南正式投产。洮南生产的绿色 甲醇主要销往法国的达飞集团用于航运。为了实现国际航运碳减排的目标,和达飞一样,马士基、中远 海运等航运巨头也都拟定了以绿色甲醇替代燃油作为轮船燃料的方案。据预测,作为轮船燃料,今年绿 色甲醇的需求量将突破50万吨,到2030年将达到200万吨以上的需求。(央视新闻) ...
中华煤气5000吨绿色甲醇发往新加坡加注
势银能链· 2025-07-24 11:33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 - 5000吨绿色甲醇在天津大沽口港区成功装船发往新加坡,标志着绿色甲醇成为航运业脱碳转型的关键清洁能源 [4] -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与荷兰皇家孚宝集团战略合作,中华煤气拥有将废旧轮胎、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绿色甲醇的自主技术,是国内首家拥有ISCC EU和ISCC PLUS认证的企业 [4] - 中华煤气在内蒙古设有生产工厂,规划总产能100万吨,孚宝集团在天津港建有30万立方米仓储设施及专业码头设施 [4] - 两家企业构建"生产企业+物流枢纽+港口运营"的全链条绿色甲醇产业联盟模式 [4] 绿色甲醇产业链协同 - 5000吨绿色甲醇从内蒙古生产到天津港储存、装船,再到新加坡加注,全流程高效衔接,彰显产业联盟在绿色能源流通中的核心作用 [5] - 天津港成为绿色甲醇产业联盟的北部集散中心,大沽口港区拥有专业化液体化工码头、铁路专用线及突出的甲醇储运能力 [5] - 天津港将借助绿色甲醇储运业务、加注业务的开展,提升在国际航运绿色燃料供应链中的地位,吸引更多新能源船舶进行货物转运与燃料补给 [5] 政策支持与监管 - 市港航管理局通过批复企业危险货物作业资质、优化危险货物申报流程、强化仓储安全监管等举措,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与保障 [5]
东北亚绿色甲醇供应链全线贯通
科技日报· 2025-07-24 09:58
行业动态 - 东北地区完成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加注量为500吨 [1] - 绿色甲醇供应链在东北亚地区实现全线贯通 [1] - 东北地区在建及规划的绿色甲醇和绿氨生产项目达75个,占全国产能80%以上 [2] - 预计到2030年东北地区绿色甲醇产能将超过3100万吨,绿氨产能达550万吨 [2] 技术发展 - 绿色甲醇采用可再生资源或低排放工艺生产,具有负碳排放特性 [1] - 与传统甲醇相比,绿色甲醇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性等优势 [1] - 绿色甲醇可应用于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燃料 [1] 企业动态 - 中远海运集团建造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 [1] - 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完成本次绿色甲醇加注业务 [1] -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计划将该船投运至美洲航线 [1] 政策创新 - 海关试点"两仓功能叠加"政策,简化作业流程为"一进一出" [2] - 新政策使甲醇无须进行实际倒罐作业,通过清单申报实现账册间结转 [2] - 政策创新降低供船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供船效率 [2] 供应链建设 - 本次加注的绿色甲醇全部采购自黑龙江及内蒙古项目 [1] - 从生产运输到仓储加注全流程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 [1] - 东北地区正加速成为全球主要低成本绿色船舶燃料生产基地 [2]
三方力推“双绿”联产技术落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7-23 10:12
合作背景与技术突破 -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与北京禾能时代生物科技、华东理工大学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绿色纤维素乙醇联产绿色甲醇等产品的工艺技术攻关与联合推广 [1] - 该技术通过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与湿法气化工艺耦合,实现原料成本降低、废弃物零排放及综合能效提升的多重目标 [1] - 采用生物质发酵乙醇湿法联产甲醇,将生物质浆料中的氯离子含量控制在1800ppm以下,有效降低气化炉氯离子浓度 [1] - 通过装置设备优化节省投资降低能耗,同时实现酶国产化,为降低绿色甲醇/SAF可持续航空燃料等产品成本奠定基础 [1] 技术特点与行业影响 - 技术解决生物质干粉气化制绿醇能耗高和投资高的难题,提供兼具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的全新路径 [1] - 破解生物质高氯气化腐蚀难题,节约设备投资并降低运行成本 [1] - 攻克生物质预处理与国产化生物质发酵酶技术难题 [1] - 实现绿色甲醇与绿色乙醇"双绿"联产是该领域重大创新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化工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2] 合作意义与行业评价 - 三方将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推进工艺技术攻关与推广 [2] - 乙醇和甲醇联产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项目经济性和竞争力 [2] -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专家表示期待该技术在行业内实现更大发展 [2]
势银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绿醇项目建设加速,预计年底建成产能将达87万吨
势银能链· 2025-07-22 11:39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概况 - 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的通知》,标志着绿色甲醇产业进入"技术突破-产业化验证-规模化推广"关键阶段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有进展的绿色甲醇项目共83个,其中已开工占比16.9%,已建成3.6%,废止4.8%,较2024年底新增51个项目 [4] - 当前全国绿醇总规划产能近6000万吨/年,已建成产能22.1万吨,2025年预计新增65万吨产能来自中集绿能、上海电气等4个重点项目 [5] 区域分布与政策影响 - 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甘肃为绿醇项目规划前五省份,其中内蒙古规划产能达1837.01万吨/年占全国31% [7] - 除上海、湖北等沿海省份外,其他地区项目开工率不足50%,主因交易平台缺失、认证壁垒及加注网络滞后 [9] - 内蒙古因新政要求风光制氢项目1年内完成45%投资进度,导致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项目撤销备案 [9] 技术路线与项目特征 - 生物质甲醇项目数量多但规模小(平均产能0.5-5万吨),二氧化碳加氢项目数量少但单体规模大(10-100万吨) [13] - 生物质路线受原料分散限制发展成熟但难扩产,二氧化碳路线依赖绿氢集中供应需规模效应实现经济性 [13] 下游应用与市场驱动 - 欧盟航运碳法规及IMO净零框架推动绿色甲醇需求,DNV预测2050年航运业60%燃料将为碳中和燃料 [16] - 国内项目已与马士基、达飞集团等10余家船运企业签约消纳,上海电气洮南项目7月建成后将实现"生产-加注"闭环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