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强弱逻辑
icon
搜索文档
外汇市场发展及分析框架
2025-09-10 22:35
外汇市场发展及分析框架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外汇市场及汇率分析框架 [1] * 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 [2] * 美元、人民币及主要货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瑞郎、澳元、加元、纽元) [1][8][10] 核心观点和论据 汇率分析框架 * 汇率变动受跨境资金流动因素影响 包括商品 服务交流及投融资行为 需结合短期技术分析 中期宏观框架和长期估值模型综合研判 [1][3] * 短期分析侧重技术指标 美元已跌破过去三年震荡区间下限(100-105) 转为偏空头行情 反弹空间受限(前高100或上升趋势上界101-103面临阻力) [5] * 周度动量指数可辅助判断短期超买超卖现象 当周度变化小于3个标准偏差或大于2个标准偏差时 可能出现美元底部或顶部 [1][7] * 中期需将美元视为资产和负债双重属性 美国经济相对优势 金融情绪及条件影响美元走势 [1][6] * 长期通过估值模型分析两国商品 服务及资产相对价格 [1][4] 美元走势分析 * 2025年4月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美元下跌并破位 形成跌穿过去三年交易区间下限趋势 [5] * 美元强弱既与其资产属性有关 也与其负债属性有关 在美国经济强于其他地区且金融条件收紧时表现较强 全球金融条件收紧或衰退担忧增加时也支持强势美元 [12] * 2025年由于特朗普关税政策 美国经济领先优势正在改变 加上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宽松金融条件 属于弱势美元状态 [12] * 美元处于长期趋势线上方 估值偏高 中长期随着美联储可能进一步宽松以及美国经济相对优势减弱 还有一定下行空间 [15] * 判断2026年美元走向需考虑美国经济相对优势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 [13] 人民币汇率框架 * 人民币汇率受交易主题 市场和央行信号 美元指数 利差 季节性行为及外生风险事件影响 具有趋势性和波段性 [3][17] * 交易主体包括央行 银行外汇自营部门和贸易商 受短期因素及央行政策影响更大 [16] * 中长期估值取决于跨境资金流动 包括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逆差 中国目前经常项目顺差但资本项目逆差 [3][24] * 2025年货物贸易顺差重新回到基础设置偏正情况 有助于小幅度升值 [24] 利差影响 * 利差在外汇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不同币种间的利息差进行套利交易 [18] * 目前中美利差可能还有150个基点左右的收窄空间 对人民币形成正面作用 [19] * 中长期来看 大的利差与趋势性变化有很大关系 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26] 市场流动性影响 * 市场流动性对汇率有显著影响 可用SOFA 99减SOFA衡量流动性状况 [9] * 2025年6月底流动性相对紧张 导致7月份美元反弹 [9] * 外汇期货非商业头寸提供指引 欧元成为对冲美元下跌风险的重要标的 [1][10] 货币相关性 * 风险货币(英镑 澳元 加元 纽元)与股票指数呈正相关 与避险资产呈负相关 [8] * 避险货币(日元 瑞郎 美元)与风险资产没有明显正相关或甚至呈负相关 [8] * 2025年4月份美元和风险资产由负相关变成正相关 市场定价逻辑发生变化 [8] 季节性因素 * 夏季期间境内上市公司需要购汇分红 导致市场偏向贬值 [20] * 秋冬季尤其是春节前夕出口商回款倾向结汇 市场偏向升值 [20] 外生风险事件 * 地缘政治局势 供应链问题 关税政策等成为市场交易主题 [11] * 2025年俄乌局势缓和预期使欧元受益 [11] * 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时 每月通胀数据显著影响市场 [11] * 2025年8月初就业数据变化对美元产生强烈影响 [11] * 中美关系特别是关税问题成为重要主题 [21] 其他重要内容 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 * 中国经济对外需求依存程度提高 实体资金和金融资金出海 [2] * 在人民币资金成本较低情况下 海外资产回报与人民币融资成本形成可持续投资逻辑 [2] * 持有海外资产过程中 错币种的资产与负债交易对汇率变动敏感 [2] * 境外市场变化如港股容易受到外汇市场变动影响 [2] * 2025年包括港股 A股及国债收益变化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 [2] 跨境资金流动 * 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部分是旅行相关支出 与个人购汇5万美元额度有关 [25] * 直接投资流出较多但目前有所下降 [25] * 证券投资波动上升 对汇率影响力增加 [25] * 2025年净结汇数字逐月增加 表明企业结汇意愿增强 [25] * 结汇率总体稳定 购汇率显著下降 外贸企业屯汇意愿减弱 [25] 有效汇率分析 * 人民币有效汇率是一篮子国家货币间的相对价值 [27] * 202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从7.3升至7.1)但对欧元 日元 英镑等非美货币均贬值 有效汇率仍在下行 [27] * 有效汇率需要考虑实际物价水平 反映两个国家商品服务价格比 [27] * 目前中国物价涨幅慢 有效名义和实际有效均在贬值 使中国商品越来越便宜 人民币越来越低估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