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产业空心化
搜索文档
48:47,美国投票结果出炉,特朗普收到噩耗,他要支付351亿巨款
搜狐财经· 2025-09-19 11:20
美联储政策与特朗普的干预 - 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在首次议息会议上投票主张降息50个基点,但美联储最终仅降息25个基点[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当前担忧在于就业市场疲软,而政府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不支持大幅降息[6] - 特朗普试图干预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努力未能动摇其独立性,控局尝试落空[6] 美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大豆协会指出,农民种植大豆几乎无利可图,原因是中国市场订单基本流失[8] - 巴西大豆出口量已大幅超越美国,并且欧盟与南共市签署自贸协定将使巴西大豆更便捷进入欧洲市场,进一步挤压美国大豆份额[8] - 农业领域面临困境,农民依赖政府补贴,此前补贴规模达351亿美元[10] 美国财政与债务状况 - 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面临债务上限危机,政府存在停摆风险[10] - 政府近期签署了4.5万亿美元的减税法案,进一步挤压了财政空间,导致应对农业等内部困局的资金短缺[10] - 经济面临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增长模式依赖财政和债务支撑[14] 国际贸易关系与盟友态度 - 美国政府试图让欧盟购买更多美国大豆,但欧盟明确表示不会为配合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而牺牲自身利益[12] - 中国商品占欧盟进口的20%,欧盟与南共市的自贸协定使其拥有巴西大豆作为更划算的选择,不愿接盘美国大豆[12] - 美欧此前达成的贸易框架协议中,欧盟承诺增加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农产品,但执行态度消极[12] 经济结构性风险与前景 - 美国产业日益金融化,实体经济未能同步发展,依赖借债导致债务问题恶化[14] - 贫富差距等结构性问题加剧,减税和施压降息等操作可能使根本经济问题更严重[14] - 未来几个月需处理债务上限、美联储人事调整及农民补贴等难题,若仅关注短期选举利益,经济困局可能深化[16]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中方80天内不签协议就征税,美国信用却先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6-01 21:07
中美贸易战动态 - 特朗普政府给予中国90天贸易谈判期限,否则将加征关税,但当前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削弱其谈判筹码[1][3] - 美国暂停加征关税的90天缓冲期被解读为给本土企业囤积中国货的时间,而非实质性让步[3] - 美国同时对18个国家发出类似关税威胁,但日本、欧盟、印度等国采取拖延策略,认为其政策可能反复[5] 美国财政与债务危机 - 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主因国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1.1万亿美元超国防预算[9] - 美国债务占GDP比重预计2035年达134%,两党政策加剧债务:共和党减税法案新增4万亿债务,民主党补贴政策增加4.3万亿[9][11] - 财政支出中73%为医保、养老金等刚性支出,2035年将升至78%,压缩政策调整空间[11] 美国税收漏洞与财富分化 - 富人通过资本利得税(最高20%)、基金会捐赠、离岸账户等方式避税,如马斯克2014-2018年实际税率不足1%,贝索斯曾获退税4000美元[13][15] - 最富1%人群持有45.9万亿美元资产,疫情三年财富增长1万亿,而底层90%面临医疗负担,亚马逊工人时薪30年未涨仍为15美元[15][17] - 企业外包加剧产业空心化,美国制造业转移至中国等低成本地区,形成中西部"铁锈带"[17][19] 政治与资本捆绑 - 政治献金影响政策:马斯克向共和党捐款7500万美元,盖茨向民主党捐款5000万美元,石油公司游说致环保法案搁浅[22] - 军火商通过推动战争获利,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耗资2万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股价翻三倍,乌克兰冲突中3500亿美元援助仅1000亿到账[22][24] - 国防部7年未审计,1.9万亿美元经费存在滥用嫌疑,如单杯咖啡报销2000美元[24]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对美贸易战态度明确:愿谈判但不惧对抗,联合声明显示其战略定力[26][28] - 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对美国单边关税政策采取强硬态度,削弱特朗普政府施压效果[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