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我们将有更好的机遇
观察者网· 2025-06-04 21:53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 - 东盟与中国贸易总值2024年达9823.4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5865.2亿美元(增长12.0%),进口3958.1亿美元(增长2.0%)[3] - 东盟与中国及海合会贸易额2023年超9000亿美元,是东盟对美国4530亿美元贸易额的两倍[3] -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主张深化东盟对华贸易以对冲美国保护主义影响,并强调需加强与印度、金砖国家的贸易联系[1][3] 中国市场潜力 - 中国市场规模超过欧美总和,具备持续增长的技术能力和劳动力优势[5] - 马哈蒂尔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其繁荣将为东南亚国家提供更大市场机遇[1][4] - 中国作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持续巩固,双边贸易结构呈现出口增速显著高于进口的特点[3] 地缘经济策略 - 东盟近期强化与中国及海湾国家关系,例如举办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3] - 马哈蒂尔批评美国关税政策损害自身经济,认为中国通过劝和促谈展现与西方对抗策略的差异[4][5] - 马来西亚历史性"向东看"政策借鉴日韩经验,推动其经济增速领先多数东盟国家(除新加坡外)[3]
专访王义桅:中国经济韧性足够抵御外部冲击 中美合作未来应有突破口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09:15
中国经济韧性分析 - 中国经济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韧性强、应用场景广阔,能够抵御外部冲击并保持高质量增长[1] - 经济韧性来源包括:中华文明的持久性和适应力、中国制度的灵活性和政策弹性、中国人处事稳健避免极端化[1] 美国对华政策影响 - 美国通过科技封锁(如芯片限制)和贸易战试图限制中国发展,但无法阻止中国自立自强[3] - 美国对华策略核心逻辑为"打不倒就合作",心理认知经历忽视、否认、污蔑到被迫接受中国发展的五个阶段[3] 中美合作潜在领域 - 核军控合作:中美若在核问题上达成协议,可能实现"竞争性共处"[3] - 货币体系改革:中国可倡议构建"超主权"新国际储备货币方案(如"n+1"模式)解决美元霸权问题[4] - 芬太尼治理:中美可借鉴历史禁毒合作模式,将芬太尼问题转化为务实合作契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