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封锁
icon
搜索文档
不许中国产品冲击,脸真大,智库专家:中国要理解欧洲的贸易壁垒
搜狐财经· 2025-07-07 07:51
欧盟在2024年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其理由冠冕堂皇,声称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然而,此举却暴露了欧洲自身的困境:在新能源汽车 领域的技术落后和战略失误,使其难以在与中美两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法国更是率先提出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制裁,推动了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最终 导致了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局面。这并非个例,此前欧盟也曾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采取类似的措施,尽管未能有效阻止其在欧洲市场的推广。 欧洲的困境并非偶然。长期以来,欧洲制造业依赖于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俄乌冲突的爆发打破了这种依赖,能源成本的飙升直接冲击了欧洲产品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方面行动迟缓,错失了在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的良机。如今,他们却试图通过贸易壁垒来弥补自身的战略失误, 试图阻止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竞争,这更像是一种自我设限的博弈。 欧洲的经济困境与对华贸易壁垒:一场自我设限的博弈 欧洲,曾经的工业巨擘,如今却深陷困境。俄乌冲突的余波未平,能源危机挥之不去,其庞大的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 电动汽车品牌的强势入侵,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正挤压着欧洲传统 ...
金属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系列报告之小金属&新材料篇 战略金属重新定价,新材料迭代创机遇
2025-06-24 23:30
Q&A 金属行业 2025 年中期投资策略系列报告之小金属&新材 料篇 战略金属重新定价,新材料迭代创机遇 20250624 摘要 2025 年上半年,战略金属定价已充分反映实际金属价格,全球局势及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影响战略属性对金属价格。稀土磁材、钨、 锑矿等国内资源掌控力强的品种值得重点关注。 新材料领域,电子和军工赛道在 2025 年备受看好。电子行业关注上游 电子新材料升级,军工领域受益于需求反转。AI 快速发展推动电源电路 稳定性、电子元器件及散热材料需求。 中国对镓、锗、锑、超硬材料、钨、铋、钼、铟等小金属实施出口管制, 旨在应对美国科技封锁。管制后,海外市场价格涨幅显著高于国内,因 中国在这些品种供给侧占据绝对优势。 中国在全球工业金属冶炼端拥有显著产能优势,尤其在稀土、钨和锑等 金属冶炼技术上具备壁垒。尽管美国对中国实施科技封锁,但在战略小 金属上仍高度依赖中国。 稀土冶炼分离中国占比超 90%,中重稀土领域海外几乎没有相关能力。 2025 年配额指标或涵盖进口矿,以严格控制供给,缓解供需过剩,推 动市场回归紧平衡状态。预计未来几年内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并可能 从过剩转向短缺,从而推动 ...
美债最大“接盘侠”诞生,疯狂买走1.5万亿 既兴奋又欣喜,美专家:中国已摸透其心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2:53
截至目前,美债规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一路狂飙,每年光是还美债利息就得花上万亿,美国想靠正常的经济增长和财政盈余来还 这笔债,简直比登天还难。 没办法,美国动起了歪脑筋,把目光投向了虚拟货币领域。 起初美国华尔街那帮大佬们疯狂炒作比特币,比特币的价格从几分钱一路暴涨到数万美元。 美债最大的接盘侠诞生了! 短短18个月,神秘买家疯狂买走,约1.5万亿美元的美债,甚至超过了日本与中国持债量总和。 而投资者们为了跟风赚钱,纷纷把手里的欧元、日元、人民币换成美元,再冲进币圈。可等比特币价格暴跌,很多投资者为了避险,又会把钱换成美元,去 买相对安全的美债。 一来二去,美国既靠炒作比特币从全球韭菜兜里掏钱,又用比特币波动带来的资金流入,帮自己消化了一部分美债! 但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况且早有国家看清了比特币的套路,根本没掺和这事。美国只好给美债找个新的 "接盘侠",于是又盯上了稳定币这块"肥肉"。 稳定币这玩意儿,听着挺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把传统货币和数字货币硬绑在一起,重新包装美债。 发行稳定币的公司,得先拿真金白银去买美债,才能发行等额的数字货币。比如说,一家公司想发行100万的稳定币,就得先花 ...
中美这场较量,终于迎来大结局?特朗普算盘全落空,美国自身难保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26
军工厂(资料图)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G20峰会问题上的"变脸"。此前美国宣称高级官员不参加南非G20峰会,可特朗 普却突然决定亲自出席,原因无他,就是想在峰会上与中方见面。美国当前的处境实在不妙,6万亿美 元国债即将到期,稀土进口受限导致军工制造业"存货"告急,一旦稀土储备耗尽,众多军工产业将陷入 减产停产,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军事计划也将面临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不得不放下身段,试 图通过与中方接触来解决问题。 但美方真的有诚意改善中美关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边是特朗普迫切求和,另一边美国却依旧在 台海、南海不断拱火。联合菲律宾、日本、韩国在南海搞联合军演,副总统万斯还叫嚣要集中全力对付 中方。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彻底暴露了美国的傲慢与虚伪。中方早已明确表示,中美关系必须建立在 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可美方始终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依旧秉持着将中方视 为"最大敌人"的错误观念。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美国的失败远不止于关税战。在科技领域,美方对中国的围堵更是频繁出招,却收效甚微,反而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要求EDA软件巨头暂停向中国客户供货,这一招直 指中国 ...
美高官沮丧承认一事实,特朗普不是中国对手?美国该死心了
搜狐财经· 2025-05-31 19:17
据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众议院一场听证会上,无奈表示美国对中国内政影响力甚微,中 国有着强大政府,难以从内部"攻破" 。这一表态,犹如一记重锤,让国际社会再次聚焦于中美关系这 一复杂且关键的议题上。 鲁比奥此番言论,实则是对美国过往一系列对华干涉政策失败的变相承认。长久以来,美国妄图凭借自 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优势,干涉中国内政,影响中国发展走向。其手段花样百出,从政治 上的无端指责、抹黑,到经济领域的贸易战、技术封锁,再到文化层面的价值观输出、舆论渗透,可谓 无所不用其极 。 鲁比奥(资料图) 特朗普执政时期,发动对华关税战堪称典型案例。他起初妄图依靠关税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市场无条件 向美国开放,还要求中方在芬太尼等问题上满足美方诸多无理要求。可现实却给了美国沉重一击,关税 战仅仅持续一个月,美国便不得不老老实实回到谈判桌前。这一结果,彰显出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 坚定立场与强大韧性,也让美国通过经济胁迫手段达成政治目的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 在科技领域,美国同样动作不断。为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美国企业与中 国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将众多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妄 ...
专访王义桅:中国经济韧性足够抵御外部冲击 中美合作未来应有突破口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09:15
中新网5月23日电(记者 陈彩霞 张东方)"中国经济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韧性强,应用场景广阔,这是 使中国能够抵御外部冲击,保持高质量增长,成为吸引投资的关键因素。"5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 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2025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现场接受中新网专访时如是说道。 当前,全球经济正遭受来自美国大规模保护主义的政策压力,中国也不例外。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指 南,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企图在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 王义桅表示,"美国政府无论是科技封锁,比如通过对芯片、半导体的限制还是发动贸易战也好,本质 上是想限制中国发展,但最终无法阻止中国自立自强。" "美国有两句话,一句叫做'美国的事业就是商业(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美国总统特朗普 是个生意人,他很喜欢做交易,但做交易之前你得有实力。" 其一,核军控合作。特朗普政府高度关注中国核力量发展及核扩散风险,若中美能在核问题上达成协 议,有望实现"竞争性共处",而非对抗; 其二,货币体系改革。中国可倡议构建"超主权" 的新国际储备货币方案(如"n+1"模式),从根本上解决 美元霸权引发的"特里 ...
特朗普对华服软晚了一步,一架专机降落北京,来截胡美国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5-13 19:48
虽然还有些关税壁垒没拆干净,但这总归是给紧绷的全球贸易体系松了口气。毕竟,这场号称"21世纪以来最凶的经济博弈",哪怕只闹腾了四十几天,也把 世界贸易搅得够呛。 贸易战打了四十多天,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就传导至白宫。紧接着,中美在日内瓦的谈判就传出消息: 美国在加征关税上做出了超出预期的重大调整,取 消了大部分已加征关税。 可就在美国示好的同时,南巴西总统卢拉"碰巧"到访北京,并且高调签下合作协议,巴西此举难道是为了抢美国订单?美国这场迟到的善意,又能否挽回中 方的态度? 日内瓦会会谈后,中方用了三个词——"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还说双方有了共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甚至同意搞个后续磋商机制。这话听着就挺 有分量。 美那头儿也挺配合, 财政部长贝森特给谈判点了个赞,说进展"实质性",还顺道谢了瑞士东道主。贸易代表格里尔更是放眼未来,指望新协议能帮美国削 减那高达1.2万亿美元的全球贸易逆差。 谈判桌下的细节很快就传了出来:双方在关税上动真格了。美国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中国也对等地撤了自己的反制措施。 美国还同意,另外24%的对 等关税,先停90天,中国同样跟进。 日内瓦的"和风":谈出来的"意外"让步 ...
“美国技术封锁迫使中国全速发展”
观察者网· 2025-05-13 16:38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比尔·盖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美国针对中国的科技 禁令起到了截然相反的效果,正迫使中国在芯片制造业等领域"全速发展"。 在CNN于5月12日发布的采访中,主持人法里德·扎卡里亚提到,"你认为美国对华科技封锁有用吗?还 是说让中国更坚定去研发自己的本土产品,比如Deepseek和华为昇腾芯片,是不是起到了截然相反的效 果?" "绝对是这样,"盖茨回应说,"这些措施迫使中国在芯片制造等所有领域全速发展。" 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开源软件遍布的世界里,限制中国进步是"很难的"。他说,中国不会大幅领先美 国,美国也不会大幅领先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将面向全世界,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发展。 "我们让他们意识到必须自主生产芯片,而他们正在这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盖茨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4月末的一场论坛中也称,中国正成长为美国在技术领域的强 大竞争对手。他称,中国本土企业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计算能力,在网络技术和软件能力方面也同样出 色,这些都推动着中 ...
中美最终加征多少关税? 美国是被迫 “低头”还是赢麻了?
搜狐财经· 2025-05-13 13:35
关税调整 - 中国将美国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 美国同步将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 但美方对芬太尼额外加征的20%关税未调整 中方2月3月反制的农产品能源关税也未纳入谈判范围 [1] 美国经济压力 - 美国通胀压力显著 加州货船拥堵严重 超市货架缺货 若维持145%关税 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3800美元 中西部农场破产率或超50% [3] - 4月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暴跌47% 特斯拉上海工厂零件库存仅够两周 [3]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稀土管制和美债减持可作为谈判筹码 SpaceX火箭零件依赖中国供应 [3] - 中国手机在非洲市占率突破60% 美国超市70%日用品为中国制造 [5] 全球贸易格局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国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达35% 欧盟东盟反对美国单边关税 德国表态不选边站 [3] - 中国与拉美贸易额首次超过中美贸易规模 进博会签约额达780亿美元 [5] 地缘政治影响 - 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歼-10C战机在实战中表现优于印度阵风战机 中俄联合声明批评美国亚太军事部署 [3] - 多国联手抵制美国单边主义 全球棋局不再由美国主导 [3] 中国战略定力 - 中国明确表态核心利益不容谈判 历史证明逆全球化举措终将失败 中国经济具备应对关税飓风的实力 [5]